1.肛门先天性发育畸形
(1)神经系统发育缺陷
先天性腰骶部脊膜膨出或
脊椎裂
可伴肛门失禁。患者外
括约肌
和
耻骨直肠肌
失去正常
神经支配
,
无收缩
功能,处于弛缓状态。且由于感觉和
运动系统
均受影响,直肠黏膜在粪便充盈时缺乏膨胀感,不能引起便意及发动排便动作,直肠内粪便随时排出。此种患儿往往伴有
尿失禁
。
(2)肛门直肠畸形
肛门直肠本身及盆腔结构均发生改变,且直肠
盲端
越高,改变越明显,越复杂。高位畸形时直肠盲端位于
盆膈
之上,耻骨直肠肌短缩,明显向前上方移位;内括约肌缺如或仅处于雏形状态;外括约肌多处于松散状态,其间充满
脂肪组织
,
肌纤维
走行异常紊乱。其病因主要与畸形伴有感觉和
运动神经
组织结构
的缺陷有关。
由于外伤损伤了
肛管直肠环
,使括约肌失去了括约功能而至大便失禁。如刺伤、割伤、灼伤、
冻伤
及
撕裂伤
(主要为产妇分娩时的
会阴撕裂
)等。
3.神经系统病变
多见于
脑外伤
、
脑肿瘤
、
脑梗死
、
脊髓肿瘤
、
脊髓结核
、
马尾神经损伤
等均可导致大便失禁。
4.
肛管
直肠疾病
最常见的是肛管
直肠肿瘤
;如
直肠癌
、
肛管癌
,
克罗恩病
侵犯到肛管直肠并累及到
肛门括约肌
时,或
溃疡性结肠炎
长期腹泻引起
肛管炎
时,或
直肠脱垂
引起的肛门松弛,以及肛周的严重
瘢痕
影响到肛门括约肌,使
肛门闭锁
不全时均可引起大便失禁。
(1)肛管直肠测压
包括肛门内括约肌控制的静息压,外括约肌随意收缩时最大压力,舒张时刺激的知觉阈值。在大便失禁时肛门静息压和最大压力均下降。
(2)肌电图
是反映盆底肌肉及括约肌的生理活动了解神经和
肌肉损伤
部位与程度的客观依据。
(3)排粪造影
可记录排粪时的动态变化,通过直肠角改变,能推测耻骨直肠肌的状态和
损伤程度
。
(4)生理盐水灌肠试验
通过坐位时向直肠内注入1500ml的生理盐水,记录漏出量和最大
保留量
了解排便的
自控能力
。大便失禁时保留量下降或为零。
(5)肛管超声图
可准确判断肛门括约肌缺损部位和
不对称性
测量内括约肌的厚度。
2.
辅助检查
(1)视诊检查
可能见肛门处有原手术或外伤瘢痕畸形等。
(2)肛指检查
见肛管松弛或括约肌收缩功能差等,
临床诊断
可以确立原发病因在神经系统和结肠者,要通过神经系检查钡剂灌肠和
内窥镜检查
等来确立。近年来对
肛肠
功能检查
有一些新的进展,包括肌电
描记
可见到
肌肉张力
异常,
肛门反射
潜伏期
加长,肛门皮肤反射和
直肠
膨胀正常
反射消失
等。肛直肠腔内气囊测压描记可见到
压力图
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