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power are thou,who from below 你是股甚麼力量,自地底深處
Hast made me rise unwillingly and slow 驅使我緩慢且不情願地起身
From beds of everlasting Snow? 從那永恆的雪床上?
See'st thou not how stiff and wondrous old 你看來並非僵化與出奇年邁
Far unfit to bear the bitter cold. 萬不能承受酷寒
I can scarcely move or draw my breath 我動彈不得且無法呼吸
Let me,let me freeze again to death. 讓我,讓我再度凍死。
Ah! bello a me ritorna 啊!親愛的,回到我身旁
Del fido amor primiero 隨你忠誠的初戀時光歸來
E contro il mondo intiero即使與世界為敵
difesa a te sarò 我必會保護你
Ah! bello a me ritorna 啊!親愛的,回到我身旁
Del raggio tuo sereno 帶著你容光煥發的臉龐
e vita nel tuo seno 和滿懷的生命力
e patria e cielo avrò. 我便有了天與地為家
Ah, riedi ancora qual eri allora 啊!如往昔地回來吧
quando il cor ti diedi allora 如同過往我獻給你的真心
ah, riedi a me. 啊!回到我身旁
Je crois entendre encore 我想我還能聽見
Caché sous les palmiers 隱藏在棕櫚樹下
Sa voix tendre et sonore 她的聲音溫柔而響亮
Comme un chant de ramier!如同鴿子歌唱
O nuit enchanteresse!噢,陶醉的夜晚
Divin ravissement,
O souvenir charmant!神聖的喜悅,迷人的回憶
那時我經常在山上長途跋涉,總是或多或少地遵循著相同的路徑前進。 下起大雪時,思緒在暴風雨中自由漫遊,所有的形狀都被寒冷剝去了,沒有了輪廓和顏色。 也許,這樣極致精髓的感覺就是這張專輯的起源。 我把所有東西都聯繫在一塊牽引著,重複走著相同路線的經歷,然而,每次都發現新的細節。 所以,最後我決定把它們串聯形成一個音樂迷宮,有點像踏入曲折再曲折裡去創作,了解音樂理念如何向多方向發展,並在聽到它的那一刻,再次改變。

電影裡收錄五首作品分別名為 〈冷風變奏〉(Cold Wind Var.) 〈低霧變奏〉(Low Mist Var.) 各兩首,以及作為電影末尾終曲: 〈我的旅程〉 (My Journey) 冷風與低霧,夾雜在反覆出現的三首歌劇作品中躡步跟隨,亦似時間孔隙的填補者,如幻如夢的調性,若不細聽難以辨別。這樣的巧思,讓整個電影流淌而出的音樂,形成一個「覆奏樂節曲式」(ritornello form)般的輪廓,如同是一種音樂裡的莫比烏斯環,是安東尼深陷生命迴圈轉化為聲音形體的呢喃。

電影末尾,安東尼發現自己置身在安養院,他哭著找尋母親:「我沒有可以睡覺的地方了!」照護師緊摟安東尼安慰著 :「 外面陽光普照,我們換好衣服出去散步吧! 」 。此時響起終曲 〈我的旅程〉 (My Journey) ﹝可聆聽上方音樂連結﹞,陽光穿透綠葉,像是弔慰。斜陽金暖般的光束灑落,也許吧,也許不久之後,他與家族前人們敞開歡天喜地的重逢,是世間旅程的終了,離塵旅程的起步。

前些天,注射疫苗後,斷斷續續高燒至三十九度;輾轉難入眠,索性起身選部電影來看。看著 《父親》,身體解熱出汗,眼睛也跟著出汗。太過於真實的劇情,讓我想起外婆曾身陷失智沉痾裡浮游,也有大段時序、聽覺、辨識完全渾沌的時空。我常說,她一生顛躓行來,用受苦肉身教會我許多道理;她過往已多年,我沒有夢過她,而觀影後的那晚,我夢見她了。容貌是最初期失智的模樣,那時的她一天到晚調皮犯錯搗蛋,嘴角總有耍弄妳的笑,但也開始叫錯妳的名。

失智對於罹病與照護者來說,都是長年的創傷,擱在心口的愛與苦。腦中的質變,使得他們思緒不再正常航行,需被迫入港滯留。

我醒來,夢境那麼清晰,居然燃起想要寫下這部電影音樂的熱切。許多年來,愛看電影,總以聲音記憶劇情,但懶病擺在前頭,玩歲愒時隨後,總沒有真正記下什麼。阿嬤夢裡對我說:恁緊去寫! 是那麼熟悉的彰化腔,字尾是浪,總要狠狠甩上去再拋下來,她講話就跟她的人生一樣,總在大浪裡衝,在小浪裡翻滾求生,從沒有輕鬆過。

阿嬤眼皮底下的事,總要卡緊做,於是我就寫下了。

影片“Father”香港譯作《爸爸可否不要老》。
當日看這齣影片,只是抱著很久沒看安東尼鶴健士演出的心情才走進影院的,沒想到「老人癡呆」的題材竟拍得如此感人兼迷人,再經你精緻評述影片的背景音樂出處和隱喻,得著不少。感謝你的分享!

Liked by 1 person

綺塔的文字真是把電影🎬描述得絲絲入扣, 我還未在YouTube 尋回那些曲目,單看文字已十分悲傷,整個人也沉下來。 給綺塔一個擁抱,外婆以自身成為了妳的教導者 , 當然她一直也是,外婆一定安好的! ❤️❤️❤️ 高燒退了嗎

Liked by 1 person

我看了「Nomadland」,倒是沒有看「父親」。 綺塔的書寫帶來一個清晰的窗口。
艾諾帝的音樂為這兩部闡述人類深沉心靈狀態的故事傳達更微細的情感。 人類的記憶與感情深深深深落入身體、肌理、細胞… 生生世世嵌在細胞裡的記憶,音樂懂,尋家的靈魂懂,遺忘的精靈懂。
綺塔,謝謝妳的書寫。

Liked by 1 person

奧斯卡的回應好美。覺得這兩部合併一起觀賞時,剛好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對於時間餘裕的接收。「Nomadland」裡那種無盡無邊的蒼漠,相逢總有時的道別,與「父親」恰恰形成對比;但都是人生散策的一頁,佩服艾諾帝,也佩服電影工作者。

Liked by 1 person

熱門文章與頁面︰

綺塔(沈裕祁)

綺塔(沈裕祁)

安居於台東這個靜美的城市,無事嗜啃書、熬電影、迷彈琴,真正有事的時間很少。喜愛音樂、建築、文學。任教於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通識中心藝術兼任講師,台東新生國中音樂班、馬蘭國小音樂班鋼琴術科教師。奧地利格拉茲市立音樂院鋼琴演奏文憑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