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明代南京都城城墙的十三座城门之一,坐北朝南,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横贯东西,南通长干桥,北连镇淮桥,不仅是南京老城南的交通咽喉所在,也是明代南京都城地理位置上的正南门。
明都城图(图片来自明 陈沂《金陵古今图考》)
传奇色彩的城门名称
提到聚宝门,许多老南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沈万三和聚宝盆。传说,明朝初年在修建这座城门时,屡建屡塌,工期一再被延误,朱元璋十分着急,于是派刘基到民间打探。在打探过程中,刘基听到一则童谣,唱道:“金陵城,金陵城,金陵有个聚宝盆,找到聚宝盆再找戴鼎成,戴鼎成头顶聚宝盆埋在城墙根,城墙笃定建得成。”因聚宝盆是江南首富沈万三的传家之宝,于是朱元璋与刘基便施计从沈万三处强行征借了聚宝盆,并找到名叫戴鼎成的人。说来也奇怪,当戴鼎成头顶聚宝盆埋在城墙下,城门居然真的顺利建成了。于是朱元璋便将这座城门命名为聚宝门。
其实,聚宝门的真正得名是因为正对城南聚宝山(即今天的雨花台)。在修建聚宝门的故事中,加入了聚宝盆这一传奇宝物,更突出了南京城墙修建不易。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政府认为聚宝门的名字具有封建意味,将其更名为中华门,一直延续至今。
拍摄:王腾
设计精妙的瓮城结构
瓮城是中国古代围建在城门处的军事防御设施,多呈半圆形,因其形状似古代生活器皿中的“瓮”,故称之为瓮城。瓮城有内外之分,其中筑于城门外侧的称为外瓮城,筑于城门内的称内瓮城。据文献典籍和考古发掘资料来看,中国古代城墙在城门外侧设置瓮城,大约源于汉以后,盛行于宋,并形成传统制式。不过,内瓮城的形制在南宋以前极为少见,尤其在城门内侧设置多道瓮城,则始创于明初的南京城墙。中华门瓮城,在城门内侧设置了三道瓮城,是国内现存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设计最奇巧的古代城门,有着“天下第一瓮城”之美称。
现存中华门瓮城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15168平方米,由主城台、三道内瓮城、27个藏兵洞、东西马道,以及一条登城曲道(上世纪80年代为方便游客登城游览而建)组成,从上往下看,整体呈“目”字形结构。中华门主城台是南京十三座都城城门中唯一一座两层结构的城台,其中一层正中为城门通道,两侧各设置3个藏兵洞,二层设置7个藏兵洞,加上东西马道下还各有7个藏兵洞,共计27个藏兵洞,据估算可以藏兵三千,藏粮万担。此外,中华门的主城门与三道内瓮城城门南北贯通,每道门都设有一门一闸,门是双扉包铁门,闸是千斤闸,平时千斤闸都是吊在上方的绞闸楼中,一旦敌军从城外攻入,四道千斤闸可以在几秒之内迅速落下,将敌人困在这三道瓮城之中,形成“瓮中捉鳖”、“关门打狗”的态势,守城的士兵在二层平台上居高临下向下射弓箭或投礌石,就可将敌人轻松歼灭。中华门的精妙设计使得城门从原来的军事防御弱点变成了“攻者难攻,守者易守”防御强项。
中华门瓮城全景(图片来自《中国明清城墙》)
不可估量的遗产价值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城墙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渐被大众所认识,1988年南京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和2012年,以南京城墙为首的“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项目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华门作为南京城墙保留至今的四座明代都城城门之一,不仅体现了明初精湛高超的筑城技艺,也见证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1937年12月,中华门是南京保卫战的主战场之一,几千名中国军人在此浴血奋战,谱写了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中华门城顶原有的一座三重檐歇山顶城楼也在侵华日军的炮火中被毁灭,从此再未复建。所以中华门瓮城既是中国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抗战纪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