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可能郭台铭也听到了这个段子,富士康在印度还没开始赚钱,就已经提桶跑路了。
7月10号,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布声明称,
已退出与印度跨国企业韦丹塔(Vedanta)集团,合资的价值195亿美元(约1400亿人民币)的半导体企业。
这对于今年5月放言,要在未来4到5年内,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基地的印度政府来说,无疑是打了一记响亮地耳光。
提桶跑路的富士康
让“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一直是印度政府的愿景。在借助OVM之手完善手机产业链后,他们也开始规划更上游的半导体产业链。
半导体制造主要有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流程。
其中,印度在设计领域的成绩还挺不错,像英伟达、英特尔和AMD,都在当地成立了设计中心,锐龙处理器的Zen系列架构就有印度班加罗尔、海得拉巴等地AMD分公司参与。
但在制造这一关键流程上,印度却相当薄弱,连一个先进点的12英寸晶圆厂都没有。
为此,2021年底,
印度公布了一项约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甭管是印度资本还是海外资本,只要来当地建设晶圆厂,最高可获得项目成本50%的奖励。
还别说,这一“直钩”真就钓了条大鱼。
2022年2月,富士康和印度韦丹塔集团签署协议,宣布投资195亿美元(其中韦丹塔出资60%),在莫迪老仙的家乡古吉拉特邦,
建设28nm制程的12英寸晶圆厂及配套的封测工厂,预计2025年投入运作,初期产量将为每月4万片晶圆。
富士康的小算盘打得非常妙。一方面有最高50%的补贴在,大大降低富士康造芯计划的沉没成本;另一方面,印度本土的工厂能帮富士康组装厂,规避掉20%的电子元器件进口关税。
而且,合资公司是印度本土企业出大头,工厂还建在莫迪老家,不用担心被养肥了当猪宰。
但富士康没想到的是,还是猪崽的时候,刀就已经架脖子上了——
印度政府的补贴迟迟不能到账!
咱们习惯了手机行业动辄4nm、7nm什么的芯片制程,28nm工艺看上去似乎属于上世纪。
但它真不是落后技术,妥妥滴成熟制程,先进制造的分水岭,新能源汽车里大量芯片是用28nm工艺打造的。
所以,之前都没有搞过芯片代工的富士康和韦丹塔集团,没那能力直接上28nm工艺。为此,他们找到欧洲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寻求工艺技术许可。
但印度政府突然横插一脚,要求意法半导体也持有合资公司股份,这引起了富士康的不满。路透社此前报道称,谈判陷入了僵局。
没办法,这家合资公司,就只能用之前富士康买的夏普老旧的8英寸晶圆厂的技术,勉强推出40nm工艺了。
此时,印度政府又跑了出来,嫌弃40nm工艺不够先进,延缓了“百亿补贴”的审批。
一来二去,富士康也看明白了,印度政府压根就不打算给钱,赶紧提桶跑路。
印度与半导体制造八字不合
1400亿人民币的合作就这么凉了,印度官方却毫不在意,其电子及信息科技副部长Rajeev Chandrasekhar在推上发文反驳,表示富士康退出合作的决定对印度发展半导体的目标没有影响,完全没有。
但外界认为,这是对印度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重大打击。基本已经没有半导体厂商愿意再在印度投资了。
确实,从各种角度来说,印度都不是适合建造晶圆厂的地方。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印度最大的优势在劳动力成本,但芯片行业需要的不是密集的廉价劳动力,而是密集的人才、密集的博士、密集的工程师。
台积电最新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底,该公司全球员工数量已超过7万人。其中,近4%的员工拥有博士学位,超过40%的员工拥有硕士学位。
在严重缺乏产业工程师的印度建晶圆厂,前期需要高薪从国外引进大量人才,那成本上天了。
更大的隐患在于,印度本土随时可能崩溃的基础设施。
晶圆厂一旦停电,可能导致整批产品全部报废,后续还得停工整备。台湾“中研院”兼任研究员梁启源分析,“台积电停电1小时,须花2天换原料、调整机台参数,而台积电2天营收约90亿元(新台币,约20亿人民币)”。
而印度薄弱的基础设施,导致不少地方停电比有电的时间更长。富士康之前在钦奈的组装工厂,就曾多次因区域性停电而中断生产。
当然,最让外资害怕的,还是印度“外资企业坟墓”的名头。
《南华早报》曾发表评论称,在印度所信奉的“经济民族主义”面前,一旦外资支持的行业成熟起来,印度财团似乎都会突然想据为己有。 而印度税务局等部门则会开出天价罚单。
这一点,OVM都有血的教训。
外资企业的坟墓
去年7月,印度执法局以涉嫌违反《防止洗钱法案》为由,突击搜查了vivo在印度23个相关公司的48处地点,随后宣布冻结与vivo印度公司相关的119个银行账户,涉及资产价值达46.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9亿元)。
同一时间,印度税收情报局宣称,OPPO逃避关税近439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7亿元),且在计算进口货物的交易价值时并未包括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该机构已向OPPO印度公司发出通知,要求缴纳税款。
今年6月,印度执法局发布文件称,将没收去年以向外国实体非法汇款的名义,冻结掉的小米48亿人民币的资金。
当然,印度并不是针对OVM,它针对的是所有外资。
2008年,微软被印度重罚70亿卢比;2013年,IBM公司被印度重罚8.66亿美元;2013年,诺基亚被苹果打趴下的时候,印度从中途杀出来,罚了它3.83亿美元。
最惨的还是沃达丰,被印度以2012年修改的法律,对2007年发生的收购案开出天价罚单,最终失去了印度分公司35.8%的股份。
总而言之,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可能是“外资企业坟墓”的名头太响亮,以至于去年9月,印度电子和半导体协会表示,英特尔即将在印度建设一家晶圆制造厂,吓得英特尔在几个小时后就发出了否认声明。
7月12号外媒报道,迪士尼正在评估其在印度的战略选择,可能包括出售印度业务或寻找合资伙伴。
有意思的是,就富士康提桶跑路之时,苹果和特斯拉却在努力布局“印度制造”。
有消息称,印度最大的企业集团塔塔集团即将达成协议,最早将于8月收购苹果公司的一家供应商工厂,这标志着印度本土公司首次进入iPhone组装市场。
7月13日印媒报道,特斯拉已经开始与印度政府讨论一项投资提案,在该国建立一家汽车工厂,年产能高达50万辆电动汽车。
很想看看,库克和马斯克吃瘪在遇到印度铁拳时,会是怎样的表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