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展件清單: 下載
對古代文人日常的想像,除了研習詩書外,最普遍的印象大概是琴、棋、書、畫等文藝活動。這檔展覽挑選不同朝代、題材、書體、形式與風格的書畫作品,希望可以邀請大家更細膩地感受並想像古代讀書人的生活。
此次展出不少園林齋室圖。園林齋室描繪文人的居所,常寄託著他們的自我認同,及對家園的眷戀。畫中閒坐、宴飲、觀花、賞月等場景,多有親友為伴,也是他們理想日常的寫照。竹石與菖蒲盆景等畫作,可能是園林造景或居家擺設的角落。文人為這些靜物寫形時,也傳遞它們所代表的瀟灑、磊落或清雅等特質。這些畫作不僅可作為欣賞之用,也是自勉、自寓的載體。
書寫是文人表達心志情感最簡易直接的方式。無論是創作的詩文、寄予親友的信札、抄錄的典籍,或是裝飾壁面的對聯,都能展現個人的性情與才學。碑版、鼎彝等拓片,反映他們對古代金石痕跡的收藏與學習。作品上的各式鈐印,則可讓我們想像這些文人當年摩挲著印石、翻轉把玩的模樣。
歡迎來到「翰墨空間」,與古代文人的書畫作品和收藏一同消磨時光,感受過去的閒雅生活。 8月24日翰墨空間-文人的閒雅生活展專題演講-劉宇珍-園居樂事-明代文人的畫中園林 翰墨空間-文人的閒雅生活展專題演講-古琴的人文氛圍 講者:黃鴻文 翰墨空間展專題演講「紙墨傳形-青銅器的記錄與拓片」 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 專廳導覽 翰墨空間展專題演講:翰墨空間—文人的閒雅生活 「適適圃」位於蘇州,是宰相申時行(1535-1614)1591年致仕後修築的園林。萬曆三十三年(1605)五月,應徽州友人項士瑞之請,由蘇州畫家黃炳中將園中杏壇、柳塘、桃塢、水竹居、牡丹亭、竹徑、蓮池、菊圃、賜閒堂繪成十開。左幅搭配申時行題詠園景的詩作。這類文人園林齋室的圖冊,在明代蔚為風潮。從中可以感受到文人對修築園林的興趣、對居處的珍視,也可以看出對文人理想生活的設定。
本冊申時行題跋筆畫粗率,疑為根據真跡所做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