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自己的学习过程所看的书来说一下哈~

基础理论学,学茶入门必读的硬核工具书

1、《茶叶全书》

美国人威廉·乌克斯撰写,它与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和日本建久时代高僧荣西和尚的《吃茶养生记》,并称世界三大茶叶经典。

书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茶叶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包括:历史方面、技术方面、科学方面、商业方面、社会方面及艺术方面,是一部关于茶叶的百科全书。

2、茶学专业四大金刚《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生物化学》

茶业专业用,高等农业院校教材,要了解茶、学好茶、懂得茶,制茶学,你必须要读的书。

茶学不是玄学是科学。初学者可以把《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先翻一遍,保准你功力大增。当然,这几本书最好还是搭配茶叶审评课程边练边看,如果报了考证班,这四本书能一直陪伴你考完高级评茶师,并终身受用。

3、《茶业通史》

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椽编著。

《茶业通史》汇总古今中外茶业大事,使它尽量起到《茶业辞源》的作用,因此对中外古今(截至20世纪50年代为止)茶业史迹,不得不穷尽手头资料,但以节录原文为主,以便读者查阅考证。

4、《茶经述评》

当代茶圣吴觉农主编,陆羽《茶经》都觉得太艰涩难懂吧?你可以不读《茶经》,但不能不读《茶经述评》。两代茶圣时隔千年的对话交流而成。

吴老从1979年开始撰写,中间几经曲折,花费了较预想多得多的时间对照它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整理完成。当时所写出的内容,就较侧重于《茶经》的注释,后业才陆续加入了一些新的评述的内容,出了第一稿。但这一稿的内容,有的已超越了评述的范围,所以,又加以精简,把述评突出出来,写成第二稿。最后,再加以修改补充,这便是现在出版的第三稿。同时,在第三稿修改过程中,又不时发现新问题需予解决。

从思考编著到成稿再几易其稿,可见内容的详实与写作精神。现代不日即可写出一本茶书的那些混混们可以汗颜。

5、《茶叶化学》

这是一本面向茶学专用的教材。主要对茶叶的生物化学进行研究,深入浅出。

书中知识点均为茶学干货,主要介绍茶叶中各种的物质及其性质,会让你对茶叶的内质了解更深,从而明白各种茶叶现象的机理。茶友如果想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就把这本书拿下吧。另外还有《茶叶生物化学》也能带给你相同的体验。

6、《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国家标准》

这不是一本书,是一份份文档,基本有点名气的茶都有,网上可以下载不用买。

很多人说茶叶分级混乱,但曾经我们也是有茶叶标准的啊,至少很多大型茶企还是在按照国家标准做茶的。

7、《中国茶经》

陈宗懋先生编著,一本不可多得的茶学百科全书。

是茶叶领域总结前人成果和近代茶科学、茶文化学研究进展的一部专著。该书涵盖茶的起源、茶性、茶类、茶技等茶学多个领域,包括茶史、茶饮、茶诗、茶画、茶歌、茶舞、茶事典故等茶文化学多项内容;既属自然科学,又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也重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不仅适于茶叶专业人员阅读,对历史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

各大茶类的入坑必读硬核工具书

因为我自己入门是在武夷山,所以当然是武夷茶在前面,书籍也会多一些,当然推荐只会推荐几本自认为比较有用的学习类的硬核工具书。

武夷岩茶

陈德华《武夷岩茶(大红袍)研究》

这本是陈德华老先生著的,不是黄意生的那本,要分辨清楚,黄意生的那本叫《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研究》,跟陈老这本有4个字的差距。

陈德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第一批还是很硬核的),对武夷岩茶从育种、栽培、制作到品鉴、文化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全书分为“武夷岩茶概论”、“武夷大红袍研究”、“武夷岩茶研究”、“武夷岩茶历史文化”等四个部分,介绍了武夷山优越的生态环境,武夷岩茶(大红袍)生产、加工工序、品质特征,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历史以及茶叶行家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评价和回顾。书中首次介绍了陈德华对正山小种红茶从20世纪70年代初成功进行的加工技术的改进过程(该技术沿用至今)。

《武夷茶话》和《画说大红袍》

这两本都是林治写的,算是大红袍入门书籍,我刚接触大红袍就是先把这两本书读五遍以上,至少通俗易懂,篇幅不长,最多三天就能看完。

《岩茶手艺》

黄贤庚和儿子黄翊合著的《岩茶手艺》,全书配图180余幅,既解决了缺乏实物而难以还原的难题,又使《岩茶手艺》一书独具风格——图文并茂。

文末还附录了作者发表的两篇关于岩茶手艺的长期思考文章《解读“非遗”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和《武夷岩茶生产制作与营销的演变及思考》,不过这本书绝版了哈~

武夷红茶(正山小种)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

这本书是骆少君主编的《中国名茶丛书》中的一部,全名为《世界红茶的始祖:武夷正山小种红茶》,邹新球主编,担任编委的还有浙江大学博士、高级茶评师郭雯飞等。可以说是正山小种的入门书籍了。

本书以历史为脉络,讲解了正山小种红茶的起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各个时期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对外贸易和外销路线;解析武夷红茶的制作工艺、品质化学特征、特点与饮用,最后描述了正山小种红茶的品质、香气,与各个地区的红茶比较、如何冲泡。

《八闽茶韵:正山小种》

这本书也是 主要从正山小种的来龙去脉、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冲泡技艺、品饮鉴赏功夫等方面进行阐述,也算正山小种的入门书籍了。

这书我刚看,因为先看了第一本,再看这一本,有点感觉知识点重复。。。。。

红茶类的其他书籍我目前只看了两本:《祁门红茶》和《滇红》

《祁门红茶:茶中贵族的百年传奇》 是一本介绍祁门红茶的书,讲述了祁门红茶的生长环境、地理情况、红茶制作的方法和工艺,还介绍了红茶的功效和冲泡方法。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

汪云刚和刘本英主编的 《滇红》 对滇红历史发展、对云南茶树资源和适制红茶的品种、品系做了详细介绍推荐,对大叶种茶的生态栽培、现代化管理,对滇红工夫,红碎茶的生产工艺及其衍生产品,对滇红化学成分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对茶艺、茶产品和企业等做了系统科学的叙述。

乌龙茶

除开闽北乌龙茶代表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关于闽南乌龙茶代表铁观音、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的书籍我个人阅读较少,如果后来有读了专业性比较强的再补充推荐。

铁观音:《铁观音-安溪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中的一本,对安溪乌龙茶及其铁观音制作技艺历史和现实的描述,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安溪铁观音。

广东乌龙:

黄柏梓老先生的专著《中国凤凰茶》

这本书目前是绝版了,是凤凰单丛的首部大型专著。该书问世后,国内外茶叶界专家学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此书的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堪称罕见的一本具有乡土特色的茶业教材和科普书籍。

中国农业出版社的中国名茶丛书:《凤凰单丛》

本书是在黄柏梓老先生的专著《中国凤凰茶》的基础上压缩、修改和增补编著的。有老先生原著的底子,本书简洁、质朴,没有花哨的图片,有的只是对凤凰制茶技艺的真诚。体现出凤凰老茶人的朴素而专一的追求。很好的一本书。比其他畅销茶书更值得看。

白茶类

白茶才火这两年,写白茶的书还是比较少的

袁弟顺的《中国白茶》

数据性的东西比较多,专业性比较强,一般人看不了。

吴锡端,周滨的《中国白茶》

这本书内容稍显杂乱,但涉及白茶的方方面面,既是一本工具书,讲述了白茶的分类、鉴别、品饮方式、工艺流变等;也是一本茶文化书,呈现了白茶的起源、白茶故事、白茶对产区当地人文风俗的影响。

白茶:科学·技术与市场

叶乃兴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白茶的历史渊源、白茶的品质成分与保健功效、白茶的品种特性、白茶的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与深加工技术、白茶精加工厂与生产线设计等。

“八闽茶韵”丛书《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

因为白茶的书挺少,所以“八闽茶韵”丛书系列都有,可以当复习的工具书来读。

这个《中国好茶使用书》是个系列,好像还有其他品类的茶,适合当工具书手册来看

黄茶类

目前就只看了一本《黄茶加工与审评检验》

这书也是一个系列,是由一支包括本科、高职、中职院校教师及科研院所和茶叶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团队编写的,茶叶加工与审评检验的教材。

此外还有《绿茶加工与审评检验》、《红茶加工与审评检验》、《乌龙茶加工与审评检验》、《黑茶加工与审评检验》、《白茶加工与审评检验》及《名优茶加工与审评检验》。

关于绿茶和黑茶的独立专业类书籍暂无推荐的,在看基础理论的那些硬核工具书的时候基本都会有介绍,专业类的工具书有《绿茶加工与审评检验》、《黑茶加工与审评检验》,还有在《中国好茶使用书》、《中国名茶丛书》的系列里也有,普洱会比较复杂,我还没专门学习,所以就不误人子弟了,有人有好书可以给我推荐一下。

茶桌上彰显气质的必读文化历史类茶书

1、《日日是好日》

这本书是学茶人士值得读一读的好书,尤其是学茶艺的女孩们,书名的副标题是——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来过一缕阳光的朋友大概都被我或者老黎安利过《日日是好日》这本书,一缕阳光的入职手续基础就是把这本书读十遍以上。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读十遍?

老黎当年回复我:不要问,读,就对了。

四季流转的风景那么美,不悔过往,珍惜当下,一期只一会,日日是好日。

2、《茶之书》

这本书很有意思,在西方被誉为 “目前为止阐述日本茶道文化最好的一本小书”

经由《茶之书》,日本茶道开始受到世界关注,“和、敬、清、寂”的茶道美学也开始在世界传播开来。在日本,《茶之书》更是被誉为与荣西法师《吃茶养生记》相比肩的日本茶道不朽文献,并掀起了不断的冈仓天心研究热潮,足见这本小书的影响力。

3、《茶谱、煮泉小品》

这本书是明代朱权、田艺蘅的著,黄明哲、吴浩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回首中国文人文化,除了宋代,要属明代为辉煌。我们今天的饮茶方式,深受明人饮茶之道的影响;这本书讲茶讲水讲饮茶的情趣与格调,天然随性是,原文并不算深奥,搭配通俗易懂的解说,

便能进入当时文人的心理世界,与明代文人一起品悟生活之道。

4、《茶叶大盗》和《两访中国茶乡》

这两本书主要讲中国的茶叶是如何被偷到国外去的,《茶叶大盗》是别人写福琼的,《两访中国茶乡》是大盗福琼本人写的,人家不认为自己是盗,而是访,可以当小说来读,也算得上是历史了。

5、《茶 嗜好、开拓与帝国》

本书的主要作者是英国人罗伊·莫克塞姆 ,他曾经在非洲的马拉维替英国种植园主管理茶叶种植园,有着非常丰富的茶叶产业经验。

在书中,他从英国人如何爱上喝茶谈起,对英国茶产业从零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17世纪以前,英国人不知茶为何物,但是在茶叶成为本国的消费品后,英国人通过二三百年的时间,发展成了世界茶叶帝国。

6、《茶事遍路》

陈舜臣作品,一本有关茶史茶话的历史随笔,当茶事小品来看一看是不错的。

7、《茶之路》

这是我经常拿出来摆(zhuang)拍(bi)的一本书,此书涉及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台湾……等四十多座茶山,对于每种茶生长在怎样的水土,经历了怎样的各自区别的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以及茶人展现的制作工艺,均有详述。

8、《平常茶非常道》

林清玄的书,散文,这也是可以拿来摆(zhuang)拍(bi)的一本书。

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即使是一片茶叶的香气,也是在天地间寻找知味的人呀!“能把茶泡得那么好喝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吧!”

你品,仔细品品,是不是太适合摘抄了?

9、《茶道六百年》

这本书我在茶博馆里买的,还是日本茶人的著作,记述了日本这一独特的传统技艺——茶道的建立与变迁。本书概述了茶道这一传统技艺的规范、著名茶具的由来、茶会的变迁、茶道的精神等。

======================这是条手动分割线============

推荐两部茶叶纪录片:

一是《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二是《茶叶之路》

国内外有哪些关于茶的纪录片和电影?13 赞同 · 0 评论回答

鉴于有个朋友建议我落款写的郑重点,所以我就郑重点。

❤小妖,于武夷山,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八日凌晨撰写。

2020.4.9补充一本超级硬核的茶书!!!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

这本书看完,你就相当于把古代与茶有关的书籍基本都看了!!!

原创 | 2023-07-09 19:17:07 阅读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