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田里的银河
8月8日,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天文科普进草原主题活动。 来自北京、南京、深圳、浙江、福建等地的32名天文专家、资深天文科普者和学生组成的团队,与当地政府、科协领导、市民一起来到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当天,我们走进天文馆,聆听天文报告,交流天文奇闻,让科学与生活携手并进。 13日凌晨观测英仙座流星雨后,本次天文科普主题活动落下帷幕。
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界长184公里。 东与包头市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白云鄂博矿区、固阳县毗邻,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市、杭锦后旗接壤,西与乌拉特后旗接壤。 国旗东西长203.8公里,南北宽148.9公里。 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总面积23096平方公里。 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柳图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该旗总人口为14万。 是以汉族为多数、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的旗帜。 年平均气温4-6℃,年平均日照325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 年平均无霜期125天左右,年降水量200毫米。
乌拉特中旗因其年降水量少、大气湿度低、气候相对干燥而被天文爱好者公认为理想的观测平台。 此外,风能资源丰富,积云少,能见度极高。 而且,乌拉特中旗建有天文观测站,为本次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
8月8日下午,天文科普队一行32人在黄昏时驱车前往目的地乌拉特中旗海柳图镇,受到当地科协的热情接待。 我们的活动于8月9日正式拉开帷幕。上午10点,紫金山天文台原科普部主任葛永亮为政府领导和市民做了题为《我们身边的天文故事——天文与科学》的演讲。科技馆报告厅。 《生命息息相关》科普报告会,容纳500余人的报告厅人满为患,就连过道都挤满了对天文学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 葛老师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解了一些隐藏在生活背后的天文故事,帮助我们揭开天文学的奥秘。 由于葛老师的讲解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幽默风趣,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积极互动,让天文知识在不经意间成为生活常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普效应为天文学今后走进寻常百姓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这份科普报告是我们草原天文科普活动的一次预热。 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周全,再加上葛老师的精彩讲解,为整个活动营造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启发。 天文爱好者观测兴趣浓厚,热情不断高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普报告的圆满结束为本次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我们还为每一位小读者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中国国家天文学》系列入门册,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8月9日,考察组在天文馆进行实地观测。 当地政府和科协领导亲自与市民一起走进观测站,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观测作业。 乌拉特中央旗委常委宣传部和人大、科协领导通过望远镜看到了太阳白光下的太阳黑子。 老师们根据观察结果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分析和理论讲解。 北京师范大学张艳平教授指导乌拉特中旗天文馆教师如何更加规范高效地使用天文望远镜,传授了许多资深经验。 天文馆的望远镜非常精确,并配备自动寻星系统。 点击系统中电子星图中的太阳后,望远镜可以自动快速准确地找到太阳并进入主镜视场。 最让人感动的是,林澜老师看到天文望远镜时,总是像想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兴奋。 她说这是她的“职业病”,她对待望远镜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和杭州高中学生利用望远镜进行观测,与当地天文爱好者热情交流天文观测经验。 此次观测活动是天文馆成立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科普效果最好的一次。 许多市民带着孩子来熟悉望远镜、了解天文学。
8月10日,团队举行了一次多元化的集体活动。 杭高天文社的师生们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观测位置——报告厅大楼的屋顶。 视野非常开阔,观察角度也很好。 屋顶平台设有护栏,非常安全。 杭高社师生与当地市民一起开展观测活动,教孩子们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并向孩子们传授一些操作方法和技巧。 科协领导及天文台工作人员与我们团队、当地学校老师、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座谈,就如何激发孩子们学习天文的兴趣、提升学生水平进行了深入交流' 对学习天文科学的热情。 让孩子从小树立热爱科学、运用科学的理念,让热爱天文学成为他们不懈奋斗并最终实现的理想和梦想。 这就是我们要巩固的科普成果。 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科普活动,积极参与交流互动,成为本次科普活动的一大亮点。
8月11日,突如其来的降雨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活动安排。 原计划的户外实地考察观测被取消。 不过,我们及时调整思路,将活动移至室内,以便大家一起交流天文知识。 拍摄和仪器调试的经验也算是这次科普活动的意外收获。
8月13日凌晨,是英仙座流星雨达到顶峰的时间。 大家早早到达,寻找好观测点,架设观测设备,调试观测摄像设备和通讯设备,以完美地完成这次盛会。 记录了。 夜幕降临,整个银河出现在我们面前。 她是那么的清晰,清澈如水晶,就像一幅覆盖穹顶的立体画面,而且比画面更加真实、亲切,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地处高原,给人一种距离银河无限接近的感觉,仿佛伸手就能摘到一颗星星。 闪烁的星空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眨着眼睛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 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夏天辛苦劳作后躺在稻草堆上数星星的天真无邪的日子。 星空是如此的震撼和美丽,让我们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和银河合影。 通过对cmos曝光时间非常专业的技术处理,地面上的我们和银河星空可以同时成像在同一张照片上,从而完成我们与宇宙的亲密接触。 凌晨3点左右,英仙座流星雨进入高峰期。 我们的摄影团队全力以赴,拍摄到了许多极具天文观测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的高质量影像。 结果令人兴奋。 流星雨于凌晨四点结束。 我们收拾好了装备,收拾好了行李,为本次科普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们的乌拉特之行结束了,让我们欣慰的是,在科协的带领下,这里兴起了当地的天文热潮。 我们现在经常接到那边天文馆的电话,询问那天晚上的天象。 他们告诉我们在某个星座附近看到了流星,而且数量很多,还问我们有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