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雨城区教育系统三举措奏响美育教育“交响曲”。 近年来,雨城区教育局秉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美育教育改革创新,推动学校美育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唱响改革创新“主旋律”。 强化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构建“教学+实践+展演”三位一体的学校美育体系,依托乡村少年宫、第二课堂等阵地,组织开展书法、茶艺、黑砂等特色艺术社团活动50余场次。成功创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2所,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3所、四川省优秀学生艺术团3个,市级中小学生美育实践基地学校1所。 (2)谱好队伍建设“主题曲”。 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通过考试、考核、选聘公费师范生、招才引智、区外引进在编教师等 方式 招聘音乐、美术专职教师20名。开展美育教师素养提 活动,构建名师和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增强教师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通过“区管校聘”、集团化办学、名师工作坊送教下乡等方式,组织开展优质课展评、教师技能展示等教研教培活动30余次,参培人员1305人次。 (3)吹响平台搭建“集结号”。 完善班级、校级、区级“三层三级”学生展演体系,积极搭建“教师培训+学生展示+全区展演”的美育活动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近 年,组织参加书画、演讲等竞赛40余场次,开展诵读经典、戏曲进校园等实践活动150余次;定期举办全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小学艺术精英选拔赛等精品活动,参与中小学生8000余人次,累计报送作品800余件,获得等级奖480余个。 (雨城区教育局)

民生工程

石棉县做好三大工程确保中高山区学生温暖过冬。 (1)做好教育民生资助“兜底工程”。 落实学生资助帮扶政策要求,实现“应助尽助”,确保学生营养过冬。完成2800人学前教育 幼儿 减免保教费84万元 为3565名中小学住校生发放生活费补助212.96万元 为606名普通高中家庭贫困学生免学费20.604万元,为600名优秀高中生发放助学金60.6万元。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完善学生食堂管理机制159项,拨付到位营养改善计划秋季膳食补助资金231.6万元,拨付到位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工勤人员工资113.5万元。 (2) 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平安工程”。 落实师生冬季在校安全要求,加大“安全防护”力度,确保平安健康过冬。开足开齐体育课,全覆盖做好体育大课间活动,寄宿学校开设晨操、跑步、武术操等特色体育课, 确保 学生在校体育活动 时间 。针对“防火、防电、防冻”等重点,开展校园隐患大排查,整治食堂、寝室、教室等重点部位安全隐患70余处,增添和新装热水器50台,修缮寝室门窗30余处,上好防冻防病安全健康专题课650余堂。 (3) 做好社会共建共育“关爱工程”。 落实特殊群体学生关爱机制,开展暖冬爱心行动,确保学生温暖过冬。健全“家庭贫困、留守、孤残”等特殊群体学生台账,通过“部门联动、社会共建”,向学生送学业、送关爱、送健康。全县17所寄宿学校为8055名住校学生全天候提供热水暖手烫脚。爱心企业为30名地震重灾家庭贫困生每人捐赠500元,关工委希望助学项目为20名高中生发放每人1000元助学金,微光行动60名中学生每人发放2000元。 (石棉县教育局)

绿色校园

芦山县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共建绿色校园 (1) 拓宽宣传渠道。 线上线下联动宣传,通过公示栏 微信公众号、家长微信群推送爱绿、护绿、育绿标语和信息,将生态环境建设宣传范围从校园深入到家庭 校内校外紧密融合,设立 学校、 街道、场镇宣传点,扩大生态文明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 课内课外协作 延伸 ,制作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展板22个 黑板报2期。 (2) 加强课堂教育。 抓牢校园教育主阵地,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确保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举办环保主题班会、讲座等活动22场次,提高学生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充分挖掘各学科环境教育 元素 ,利用文学、艺术类课程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开设主题课堂200余节。 (3) 提升 实践能力。 大力推进以绿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实地参与环保志愿服务 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指导等,增强社会责任感 加大校园绿化力度,师生合作打造百花园、百菜园等各具特色校园绿色生态文化角,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营造绿色学习、办公的生活环境 积极参与“生态雅安 · 一木环保”等公益行动,获得先进学校称号2个、先进教师10名、公益小达人10名。 (芦山县教育局)

校园文化

宝兴县“六个一”活动让校园文化“红”起来。 宝兴县充分发挥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积极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1)一部红色影片我爱看。 定期组织师生观看红色电影,唤起师生的 红色情怀 。截至目前,全县组织观看红色电影200 场次,参与师生5000 人次。 同时 围绕 观看的电影 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一首红色歌曲我传唱。 充分利用音乐课堂,组建红歌合唱社团,定期开展排练和演出活动,指导学生传唱红色歌曲,让红色旋律在校园内回荡 营造出浓厚的红歌育人氛围。全县已有80% 以上 的学生能够熟练演唱3首以上的红色歌曲。 (3)一个红色故事我来讲。 开设“红色宝兴·传承经典”专栏,组织师生积极阅读红色书籍,开展“红色经典我诵读”、“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通过讲 故事 、情景剧等形式,生动再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开展红色故事讲述活动50 场次,参与师生超2000人次。 (4)一篇红色征文我乐写。 积极组织开展“党在我心中,我爱思政课”演讲、手抄报、征文比赛以及“强国有我”主题书画展活动 让学生深入了解了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全县 收集 各类作品超1000件,其中优秀作品超200件。 (5)一封红色家书我悦读。 坚持将红色家书的诵读学习融入学生每天的必读科目中 定期组织师生分享红色经典家书,鼓励阅读后多发言、多交流 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1000 名师生参与了红色家书的诵读和学习活动。 (6)一次红色研学我踏寻。 充分利用周末和重大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先后前往 灵关 革命烈士纪念园、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接受革命洗礼。3000 名师生参与了红色研学活动,进一步坚定了 师生 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 (宝兴县教育局)

基层学校动态

天全县第一初级中学“三个到位”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 1)提前部署,谋划组织到位。 召开2024年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工作会,制定《2024年质量提升年行动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有效新课堂建设实施方案》《天全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教”的常规》《天全县第一初级中学学生“学”的常规》等方案。分级分层召开年级会、教研组长会、教研小组会、班主任工作会等,精心部署教育教研、青年教师培养等各项工作。 (2)“题”练智慧,基础夯实到位。 组织语文、数学、思政等7个学科100多名教师按学科、分考场、定时间进行“学课标提质量”教师学新课程标准做质量监测试题活动,成立7个阅卷小组及时批阅,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制订 学生学科练习计划,分学科每周一次60分钟定时作业练习,及时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3)以研促教,总结反思到位。 定期召开学校半期分析总结会,从教师 学生2个层面分析教育教学工作,聚焦“试题情景设计、解决问题能力、学科融合”等方面,加强学生学科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采取“1+1”“1+N”结对模式,精挑16名学科骨干教师与40多名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常态化开展听评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他山之石

阆中市: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阆中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六个着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1)着力工作机制建设。 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工作专班,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合行动方案、工作督查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指导。 (2)着力教育阵地建设。 今年投资400余万元建立“阆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面向全市学校和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教学指导、课题研究和专业咨询。完成77所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点建设。建成两所四川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引领校”,1所南充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两所学校入选南充市“正心”健康工程示范点。 (3)着力师资队伍培育。 建强工作队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齐参与,志愿者做辅助”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全市学校全覆盖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遴选20余名志愿者组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教下乡、线上咨询、线下服务等活动30余次。加强师资培训。通过外派培训、跟岗学习、专家讲座等方式,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轮训和新入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德育工作者专训。增强教学研究。 (4)着力课程体系建设。 优化课程设置。开足上好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开展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评选,遴选优秀课例;建立全市“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推进学科融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5)着力心理健康管理。 抓监测,每班设心理委员2名,寄宿制学校设宿舍心理信息员1名,帮助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心理问题线索;每学期开展一次师生心理健康全覆盖筛查,建立正常、异常、高危三类台账和“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抓干预,对异常学生高关注、常关怀,进行心理访谈和对症疏导,帮助其渡过心理难关;对重症高危学生,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南充身心医院建立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实施转介诊断治疗。抓疏导,加强对留守学生、体质特异学生、心理异常学生、残障学生、家庭困难学生五类特殊群体的关爱与管理,做好开学季、中考高考季、毕业季等重点时段学生心理辅导疏导。 (6)着力教育合力构建。 深化部门协作。市教体局、市精神卫生中心、市检察院、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心理问题咨询服务。推进社区联动。建立社区特殊群体学生档案,依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力量,通过集会宣传、海报宣传、送教入户等方式,加强对社区心理异常学生的引导、服务和管理工作。强化家校共育。(四川省教育厅网站)

【简讯】

12月6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袁开勇主持,市政府副市长于冀川出席会议并讲话。 后勤管理科

12月9日,中共雅安市教育局党组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4年第八次(扩大)会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会议邀请重庆市政协常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谢金峰作专题辅导,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欣主持会议并讲话。 党建科

12月3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欣同志一行赴四川省档案学校、四川省贸易学校、名山区蒙顶山实验小学调研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工作。 基教科

12月10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系统2024年岁末年初校园安全工作专题视频会 市教育局副局长岑思猛出席会议并讲话。 安稳信科

12月7日-8日, 雅安市202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顺利举行。本次考试考点设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报名考生700人。 市考试院

12月7日下午 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高中男子篮球小组赛 雨城区第二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最后一轮小组赛中遭遇攀枝花花城三中 最终64:61取得胜利 以五战五胜、积15分、场均67.8分 小组第一名昂首进入总决赛 。( 体卫艺科

12月7日,雅安市第二届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技能比赛在汉源县职业高级中学举行。市教育局副局长岑思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后勤管理科

12月6日,“学在雅安”研学实践推介活动在成都顺利举办。此次活动由雅安市教育局、雅安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主办,对行走的课堂“学在雅安”全域研学课程进行了推介。 体卫艺科

近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九届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我市宝兴县实验小学学生杨艾珂代表四川省参加小学组演讲比赛,并荣获三等奖的好成绩。这是我市选手首次进入全国总决赛并获得比赛名次。 政策法规科

12月3日-4日,由省教育厅安稳信处副处长廖毅带队的校园安全生产专家组一行到我市调研校园安全工作。 安稳信科

12月1日-3日,2024年雅安市学校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在雨城区顺利举办。 安稳信科

11月30日—12月1日,雅安市2024年中小学生棋类锦标赛顺利完赛,本次比赛由市教育局、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共同主办,雨城区教育局、雨城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承办,市体育发展中心、市棋类运动协会、雨城区汉碑慈济小学协办。 体卫艺科

11月29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推进会议,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覃正顺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基教科

11月27日-29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政府教育督导团专职总督学赖永康带队前往名山区、天全县、芦山县调研民生实事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后评估等工作。 计财科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