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生长发育正常是健康的重要标志。这种“发育”有一定规律,既是连续的,又有阶段性,即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育标志。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一些标志,了解孩子0-3岁婴幼儿粗大运动发展状况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0~1个月
头竖立3~5秒钟:给予孩子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刺激,新生儿抚触刺激(被动运动)。
2~3个月
俯卧、举头、头竖立、抬头、有翻身的意识、可以进行触摸或抓握训练;婴儿操,帮助翻身,刺激够物行为发生以刺激婴儿主动和被动运动。
4~6个月
俯卧:抬头90º,经过训练可以一手支撑自己自由摆动头部,伸一只手拿东西。翻身:开始家长帮助以后自己翻身,可以逗小儿连续翻身。坐:6个月拉手坐起,靠坐(注意时间不能过长,防止脊柱弯曲)。
7~9个月
独坐,7个月独坐片刻,9个月稳定独坐和动作协调,坐着吃,转身爬,由原地打转或向后退→腹部不离主要床面→匍匐爬。扶站:拉着床栏杆和他人的手从仰面坐起并站立或双手放在腋下站立,但是时间不能过长;直立跳跃:告诉孩子“跳跳”,随着孩子跳动的节奏给予不同的支撑力度,掌握跳动技巧和锻炼下肢跳跃的力量。语言和动作关系,通过语言告诉孩子打打球,踢踢球。精细动作,捏取,从拇指与它指→拇指与食指准确捏取,双手玩玩具或传递物品或对击玩具。
10~12个月
独站片刻:可先扶站以后独站,扶栏杆行走,从站立到坐下。精细动作:投入、扔、训练手的控制能力将手中的物品投入到容器或小孔里;模仿大人用手能力,如:搅动杯中物、开盖关盖、扔物品。
1~1岁半
独立行走,独立活动,训练孩子身体灵活:侧着和倒退走;动手做游;搭积木:笔插各种笔帽;训练手的灵活性;涂画,教孩子学会乱涂画;学会翻书找自己喜欢看的东西,撕纸。
1岁半~2岁
扶栏上下楼;跑步:给孩子创造跑的机会,使小儿较好地控制平衡;动手更复杂。
2~2岁半
独立上下楼:独脚站立,训练身体的稳定性及下肢支持能力;双脚跳,训练身体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踢皮球。
2岁半~3岁
跳高、跳远、更稳的独脚跳,双脚交替跳和上下楼,骑小三轮车训练动作协调力量均衡。
当然,这些各月龄段的标志也并非绝对。由于它受多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的影响,又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孩子翻身早,有的孩子该爬的时候还不会爬,这其中有部分也属于正常的现象。儿科医生特别提醒,孩子的早期发育有极大的可塑性,同时也极易受损伤,当发现发育迟缓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早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