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中国有嘻哈》所赐,最近 Hip-hop 实在是太热了。从节目、音乐、文化、商业模式等各个角度切入的分析文章相信各位都已经看了不少,心里大概都有点数,我就不多展开了。我个人认为 Hip-hop 在公众领域的爆红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中国地下 Hip-hop 圈的长期累积深耕
2、中国公众在文化娱乐领域与美国(尤其是美国黑人文化)的长期接收与同步(流行音乐、电影美剧、NBA等体育赛事)
3、更年轻一代听众对多元音乐风格的渴求
不过这次想细聊其中的一个小点,在于音乐名词的翻译——就像题目里说的,最近 Hip-hop 火了,怎么翻译 Hip-hop 就又成了个引发争议的事儿。前两天一篇腾讯新闻的文章里还专门谈及了此事:
“中国的嘻哈到底是什么样?”当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遍北京、成都、广州等几个说唱“重地”的时候,几乎所有rapper都用明显嫌恶但又尽量保持礼貌的语气说,最好还是不要用“嘻哈”这个词吧。
“‘嘻哈’就是一个特别傻的,来自台湾的翻译,hip-hop一点都不嘻哈,黑人音乐源于痛苦,哪能嘻嘻哈哈?”说唱歌手KAFE.HU说。同样,说唱会馆成员TY在微博上说:“除了台湾朋友,一切说hip-hop为‘嘻哈’的均被我视为敌人。” 语调傲慢,不容误读。
(文末可见此稿)
那么,把 Hip-hop 翻译成「嘻哈」是不是一种误读、愚蠢乃至不尊重呢?我不这么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任何音乐风格都有一个发展、丰富且不断深化的过程,Hip-hop 也是一样。
Hip-hop 在 70 年代末纽约黑人区的公开舞会中形成。为了吸引客流,DJ 们开始尝试着用双唱机来播放音乐(使得一首歌曲播放结束后可以无缝接到下一首歌,避免音乐停顿造成舞池冷场),同时舞会的主持人(emcee)不满足于惯常的开场白,而是尝试着用有节奏的说唱配合着音乐从而带动舞会气氛。这种职能上的微妙转变,其实为 DJ 和 MC 赋予了音乐创作的可能,而这两个此前完全被排除在唱片产业之外的音乐执行者,逐渐地开始成为音乐的表演者和创作者。这也是 Hip-hop 音乐发展的起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 Hip-hop 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但早期的 Hip-hop music 还保留了很重的舞会痕迹和娱乐基因,很多作品的画风……确实还是蛮轻松欢乐的。所以 Hip-hop 这个词传到台湾时就被翻译成「嘻哈」了。(其实我觉得翻得相当精彩啊,既取了谐音又有意象关联)
第二,随着音乐风格的变化,对于音乐名词要逐渐抛弃其「字面意义」,而是把其当作一个整体,作为「专有名词」来理解。
举个例子。Rock and roll 最早用来形容船在海里不停地摇晃,然后就变成了描述男女之间的性行为(摇来滚去的)的俚语。与之相应的那时的老摇滚,歌曲都极其直白,歌词常常不离下三路(年轻人喜欢激情一点的东西)。而后随着摇滚乐的发展和丰富,其音乐内涵早已超越了当年单纯的感官冲击题材,而 Rock and roll 也成为专门形容早期摇滚乐(以及衍生出来的相关文化要素)的音乐术语,反而没有了当年的性暗示意味。
p.s 你们知道嘛早期的爵士是拼做 Jass 的,后来实在觉得 ass 不太雅观才改成了 Jazz
而且大多数音乐名词,尤其是描述音乐风格的术语,都不能机械地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比如:
- 流行(我这歌要是完全没热度没人气是不是就不能算流行歌了?)
- 民谣(这是人民的歌谣?还是农民的歌谣?)
- 电子(用电声乐器的都算电子乐咯?)
还别提很多被人当音乐概念来用但其实只是文化概念或者时尚概念的术语了(比如 Vintage,Old School,您复的是哪年的古啊?)
所以讨论音乐术语不能死扣字眼。严格按字面意义分析,大家都讲不通的。
第三,好像还没有比「嘻哈」更合适的词儿。
中文词儿里好像就没有比「嘻哈」更适合的了。「黑炮」听起来更垮更社会更不正经,「说唱」只是对技巧的描述而缺乏对音乐的概括(况且容易和大鼓、快书等传统曲艺混淆),翻成「蛤」的,你是想死吗?
如果不翻译,而是像 R&B Funk 那样直接用英文呢?(不难见到粗心人把 Funk 拼成了 Fxxk 呢这也是高危单词啊),也不妥当。首先,Hip-hop 是一种综合文化,包括了音乐(准确说来应该是 Hip-hop music)、DJ(Disc Jocky)、街舞(B-boying / Breakdancing)和涂鸦(Graffiti)这四个部分。直接用 Hip-hop 来指代 Hip-hop music 显然不够严谨(让人家 Dancer 和 Artist 怎么想?)。而每次都用全称 Hip-hop music 显然又太啰嗦(而且字符这么多,写微博多吃亏啊!)。
倒是可以用 Rap,Rap 特指 Hip-hop music(描述非 Hip-hop 的说唱的单词是 Chant)。可是大部分中国人还没养成中英文混排时加空格的习惯,文章里夹杂着没空格的English实在太影响阅读体验了。
相比之下,「嘻哈」一词不论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指的都是 Hip-hop 文化中的音乐部分(街舞、DJ、涂鸦另有术语),而且还和英文原文发音相近。从语音和文字表达上看,其实是相当精准而简练的。
以及,《中国有嘻哈》的英文名是《The Rap of China》,可丁可卯的,真的没有更恰当的翻译了。
传递信息是文字最重要的功能。尽管某些词汇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已经发生了偏差,但只要它能准确地传递信息,它就是活的词汇,是有用的词汇。我们甚至可以重新规定它的读音和意义(不然那么多通假字和新词是哪来的)。
「嘻哈」虽然看起来有点嘻嘻哈哈,但这是目前最通行的、也是最接近 Hip-hop music 的中文单词。尝试着接受它吧,这点字面意义上的偏差并不是决定你是否 real,是否 show your respect 的要素。
音乐才是。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腾讯娱乐文章《
忘了吴亦凡的freestyle吧!解锁中国说唱的地下江湖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