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化肥农药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2021
年
6
月起价格上涨势头明显。目前,受原材料价格提高、国内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国内化肥和农药价格将
保持高位运行。
一、化肥与农药价格形势回顾
(一)化肥价格形势回顾
2021
年上半年,化肥类农资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态势,氮、磷、钾、复合肥等化肥产品行情持续向好,价格上涨势头明显,近期一直保持在高位。
国内农业生产夏季用肥主要以高氮肥为主,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氮肥、复合肥价格持续提升。
2021
年
1-7
月份,小颗粒尿素出厂均价为
2267
元
/
吨,同比上涨
33.27%
;大颗粒尿素出厂均价为
2255
元
/
吨,同比上涨
32.26%
;
45%
含量复合肥出厂均价为
2528
元
/
吨,同比上涨
15.8%
。
2021
年
7
月
30
日,碳酸氢铵、尿素和三元复合肥等化肥价格分别为
0.9
元
/
公斤、
2.74
元
/
公斤和
3.4
元
/
公斤,较年初分别上涨
45.53%
、
49.87%
和
38.78%
,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
28.78%
、
66.59%
和
36.00%
。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图
1 2020-2021
年中国化肥市场
价格走势图
从往年情况看,通常夏季农业生产对磷酸二铵的需求较少,但随着社会库存降低,企业、基层库存有限,今夏市场供应出现短缺,特别是无现货供应导致磷肥价格持续上涨。
2021
年
1-7
月份,
64%
二铵出厂均价
3012
元
/
吨,较去年同期上涨
41.08%
;截至
2021
年
7
月
30
日,
64%
磷酸二铵出厂均价
3300
元
/
吨,较去年同期上涨
54.78%
。
由于钾肥大型龙头企业控货能力较强,即使在需求淡季,市场“高价待售”情况也逐渐增多起来,推动钾肥价格上涨。
2021
年
7
月
30
日,氯化钾价格为
3.95
元
/
公斤,较年初价格上涨
61.08%
,较去年同期上涨
83.70%
。
(二)农药价格形势回顾
2021
年
1-7
月,草甘膦原药价格持续上涨。年初,农药重要原材料甘氨酸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草甘膦原药生产成本随之上涨;在成本端价格上涨的刺激之下,草甘膦价格缓慢上涨。春节过后,大部分基础化工原材料价格涨势强劲,草甘膦原药生产成本涨势加速,企业也纷纷调高出厂价格。同时,农药龙头企业装置负荷不稳,叠加国内农药原药企业库存见底,供应较为疲软。同时,很多外贸商不再继续观望并纷纷进货,整个市场活的跃度升温。年中,甘氨酸价格不断刷新新高,对草甘膦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生产厂家走货顺畅。
截至
2021
年
7
月
30
日,
95%
草甘膦原药价格在
51500
元
/
吨,同比涨幅
139.53%
;
1-7
月份
95%
草甘膦均价为
37603
元
/
吨,较去年同期涨幅
78.84%
。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
图
2 2021
年至今草甘膦市场价格走势图
二、原料价格高涨,国内供应偏紧,化肥农药价格或持续高位运行
(一)化肥农药价格上涨原因
1.
原材料价格上涨
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出口拉动、国内库存有限和需求增加等因素共同影响,化肥农药部分产品现货供应紧张,价格上涨。
上半年煤炭、硫黄、硫酸、磷矿石及合成氨价格不断上涨,
无烟煤洗中块价格涨至
1373
元
/
吨,较年初上涨
51.05%
,湖北地区硫酸价格涨至近
1000
元
/
吨,上涨
122.00%
,
28%
品位磷矿石价格涨至
530
元
/
吨左右,涨幅约
51.43%
,
拉动尿素、磷肥成本的不断增加
。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幅快且大,化肥企业储备原料不及时,未能及时缓冲压力,导致尿素价格较年初提涨
843
元
/
吨,磷酸一铵价格较年初提涨
1450
元
/
吨以上,钾肥价格较年初上涨
1800
元
/
吨以上,拉动复合肥价格持续上涨。
多数基础化工原材料行情偏强整理,与草甘膦相关的原料价格也处于上行通道,比如甲醇、液氯、醋酸、黄磷等。重要中间体甘氨酸价格由年初
15500
元
/
吨涨至
25000
元
/
吨,累计涨幅
61.29%
。草甘膦原药成本一再增加,厂家涨价意愿较为强烈
。
2.
国际需求上升
春季用肥过后,国际市场需求猛增且价格不断上涨,化肥生产企业的销售重心转向出口,面向国内的发货基本停滞。国际化肥生产产能受新冠肺炎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释放较为缓慢,导致印度等国家化肥库存水平降至低位,进口需求增加。
1-6
月我国磷酸二铵累计出口
321.84
万吨,同比上涨
58.42%
,其中出口到印度
82.71
万吨,占出口总量的
25%
以上。尿素累计出口
242.58
万吨,同比上涨
40.98%
,出口量的增加也来源于印度本国的公开招标。
农药龙头企业受极寒天气和飓风等影响,装置负荷不稳,影响正常供应,导致全球整体供应存在一定的缺口,对农药价格走高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3.
国内需求增加
市场需求方面,粮食价格提升和国家补贴利好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农产品耕种面积有所增加;下游
复合肥、三聚氰胺等行业生产在今年亦有一定幅度增长,生产和需求两端共同发力,助推化肥、农药价格不断创出新高。
(二)化肥农药价格走势
目前,市场正处于秋季备肥阶段,
7-9
月为集中备货期,国内需求增加,经销商采购量将不断增加,化肥企业生产将继续保持稳定,供货重心将从国外转向国内。由于上半年化肥供应紧张,即使
8-9
月份国内供应量增加,预计秋季也不会出现供应过剩的情况。
由于原材料成本继续高位运行,
10
月份秋季用肥启动后,市场价格或维持高位整理。在国家“保供稳价”政策作用下,预计价格上涨幅度将有所放缓。预计秋季备肥阶段,复合肥
45%
出厂参考价格在
3400-3450
元
/
吨,
45%
高磷肥出厂价参考
3200
元
/
吨左右;
64%
二铵主流出厂价格
3200-3600
元
/
吨;尿素主流价格
2700-2750
元
/
吨。
因部分草甘膦原药企业有陆续检修的计划安排,整体供应量将会收紧。进入第四季度,下游储备有限,预计草甘膦需求量增加,市场供求双方都比较活跃,且农药生产成本依然高位运行,因此,草甘膦原药后期行情或稳中偏强整理,预计
95%
草甘膦原药价格将涨至
55000
元
/
吨。
三、保证原料供应稳定,保障国内化肥农药生产可持续
化肥和农药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将其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内对保证农民种粮收益和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保证其生产原材料的供应,保障国内正常生产。
一是加强价格监测和走势预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避免信息混乱造成市场动荡;同时,加大对企业政策扶持力度,激活闲置产能,
保证市场供应。二是积极调控,保障化肥企业原材料供应稳定,例如,
通过
有效手段确保国内尿素企业用煤指标,保障尿素新增产能顺利投产。三是鼓励国内企业优先保证国内供应,受
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国际价格的抬升,企业大量出口导致国内部分产品供应紧张,应出台政策鼓励
企业优先保证国内供应。四是推动技术升级,
加快高毒高效和低毒高效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广化肥减量技术,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效率。
(作者:罗屹,韩静波
价格成本调查中心;刘强,刘欣
卓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