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8 月 27 日上市的全新宝马 X3M/X4M (含雷霆版)及其 83.99 万起的定价?

同属 M 阵营,X3M/X4M 该如何抉择?与 M3/M4 该如何抉择? 汽车之家报道: 2019 年 8 月 23 日,全新宝马X3 M / X4 …
关注者
116
被浏览
128,189

29 个回答

这个我在群里已经说过,大部分m车主也比较认可了,我就再说一次——车固然好,但x3m和x4m注定卖不好。其实不是m卖不好,是性能车中型suv就卖不好,同级glc63和rsq5也一样。

s58新发动机510匹+8at+xdrive,这套已经在m5验证的g底盘系统(命名还是f系列车号,实际是g底盘),同级已经无敌,吊打glc63和rsq7什么的,毫无压力,老外媒体实测零百甚至跑到3.5s。

那又如何呢…车是很好,但仔细考虑下,谁买?

先来结论——就驾驶趣味性,无论怎么调试,一台同三大件动力单元的suv性能车,不可能比一台一模一样的轿车好玩,物理极限很有限。而且外观依然是新m3完爆之。尤其x4m那点空间,比轴距加长的新m3能装多少东西?

所以如果是个从不接触m的新人,他会选择等新m3或者m4,要不搞台m2雷霆也行,谁会开m的suv接妹子参加聚会跑山?没有的。

如果是个m老用户,他八成已经有家用suv,不需要买这种小车。

如果正好是个m用户又正好想买宝马suv,拜托现在有全新X5配3.0的350匹六缸发动机,空间又大配置又好,百公里加速5.5路上随便超车,为什么非得买x3m?怎么看都是x5更符合家用。你非说x3m更强,当然更强,但你动力大了底盘悬挂更好了,你真能跑赛道跑山?最后还是街用,区别不大,而且舒适性还真不如x5…

只有真正的铁杆粉又特别喜欢小型suv也没有什么家用烦恼的,可能会买。

所以我觉得还是那句话,叫好不叫座,m主打销量全靠m2m3和m4,其他所有型号都是走量不起来的。

在这次去宁波之前,我对于宝马M POWER所标榜的“纯正赛道基因”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因为奥迪RS也是这么标榜自己的,而最后,还不是被我开成了一辆平均油耗11的家用代步车。不过说归说,我作为宝马4S店的员工,还是打心底里热爱这个品牌的,不仅仅是因为宝马一直用心打造的运动属性,更因为我能从宝马身上看到燃油车的希望。或许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是个异类,但是能如此的坚持,不忘初心,也是十分难能可贵。

这次创新X3M&X4M试驾会的举办地位于宁波国际赛车场。其实去年春天我曾跟随 @晓路考苏晓 去跑过宁波赛车场,当时坐在副驾晕头转向的我对于这条赛道唯一的印象就是:复杂。

通过这张图片可以大概的看出这条长达4KM赛道包含22个弯,还有一些上下坡的路段,最大高度落差24米。对于跑惯了天马这种小赛道且经验也不算丰富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过我也试着安慰自己,跑的快不快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是体验,要用心体会宝马想要传递给我们的“驾驶乐趣”的理念。

到达宁波的当晚是媒体沟通会,同时也是发布BMW创新X3M和X4M极其雷霆版的价格的夜晚。先来说说X3M和X4M这两款车吧~首先,这两款车型的面世,为M品牌开辟了高性能中型SAV/SAC细分市场,并展示了未来M的发展趋势,更是丰富了宝马M家族的产品阵容。

X3M和X4M使用的是全新的S58 3.0T直六双涡轮增压发动机,S58是替代S55的宝马新研发的更强心脏,最大输出功率可达510马力,峰值扭矩600牛•米。3D打印气缸盖,制作工艺更小巧精准,不仅为轻量化做出贡献,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发动机的散热能力。锻造的活塞,使其能够承受更高扭矩的同时,也对发动机的高转速特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对于一辆性能车来说,良好的散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X3M和X4M专门设计了一个中央散热器和两个位于两侧的散热器,以及一个附加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和一个单独的变速箱油冷却器。最令我期待的还是宝马的M xDrive智能全轮驱动系统,真可谓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此前这个四驱系统是搭载在M5上的,许多驾驶体验过M5的朋友提到M xDrive都是赞不绝口,然而这个四驱到底香不香呢?还是等试驾后再说~

在媒体沟通会的最后,就是公布价格的环节。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于价格是毫不关心的,就是抱着“不管你卖多少钱反正我买不起”的态度,而价格公布后我还是略微有些吃惊,这并不是一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对于一款使用场景的多元化的高性能车型来说,我认为这个价格还是比较良心的。

然而X3M和X4M究竟如何呢?我带着疑问终于盼来了第二天的赛道试驾。

第二天的一早,为了有一个驾驶的好状态,我选择自己驾车前往宁波赛车场。途中经过了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在车不多的情况下,模拟着外内外的走线(当然是在自己的车道里,不会占用对向车道),提前进入状态,以便于后面的试驾能有更好的发挥。

在短暂的讲解和准备后,终于轮到我们上场啦~

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驾驶M车型驰骋在赛车场。我缓慢的踩下油门,跟着前面的教练驾驶的M2C领航车驶出维修区通道,尽管是赛道模式,在缓缓踩下油门后,动力输出也是比较线性没有顿挫的,这也得益于宝马对于M Steptronic自动变速箱的优良调校。深踩一脚油门后,整辆车跟着我的节奏瞬间变得暴躁,强烈的推背感伴随着声浪的轰鸣向我袭来,动力来的很快,几乎没有迟滞。紧接着便是大直道末尾的一个左弯,第一把方向转动后,我心里瞬间松了口气,这个转向手感是我非常喜欢的,略微偏重,没有虚位,指向精准。车头也会跟随着方向盘的转动迅速做出响应。出了弯之后我便试图驾驶的稍微激进一点,因为前面有教练带路,走线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我便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体验车辆动态上。看到前面教练车的刹车灯亮了后,我也顺势跟着带了一脚刹车,感觉刹车行程略微偏长,前半段的刹车力度较小,需要踩的稍微重一些才能刹到适合入弯的速度。这部车虽然体型和重量都比较大,但是一记重刹后,车速度还是很快降了下来。几个弯过后我感受到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油然而生。这一刻我就像一个在战场上的士兵,终于找到一匹适合自己的汗血宝马同我并肩作战,它仿佛懂得我的内心,能猜得到我的下一步动作,我的每一个转向,每一脚油门都行云流水般顺畅,没有多余的干扰。

M xDrive是最让我惊喜的,在过弯时没有多余的拉扯感,即便是偏后驱,在出弯的时候还是可以随心所欲的给油,屁股偶尔的甩动也使得整辆车更有活力,收放自如。在最大限度体验乐趣的同时,也会增强驾驶者的信心,得到极好的驾驶体验。

试驾体验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开放道路试驾,在宁波赛车场附近体验公路,越野,滩涂地等路况来考验车辆日常代步的隔音性,舒适性,通过性等性能,这些都是很令人满意的(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一不小心就会超速!)。它除了拥有“纯正赛道基因”,也可以是一辆温顺乖巧的代步车哦~

最后~

其实活动参与下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M追求的是车辆整体操控性的完美平衡,而非数据上的碾压。并不是每一个驾驶者都能轻松驾驭BMW M,但是M却能让每一个凡人都能无限接近“人车合一”的极限 。”作为一个驾驶爱好者,看到在这个所有品牌都去研发新能源的年代,还有宝马这样愿意为燃油车做出努力的品牌,真的非常的欣慰,因为这是一种真正的信仰。在赛道体验的过程中,我有过好几次兴奋到眼泪都快流出来的感觉,我感受到了这辆车在和我交流,在顺着我步伐走的同时,也会给我一点小小的刺激和惊喜,这种感觉是我从未体验过的。

我真的相信了曾经听别人说过的那句话“每一个热爱驾驶的人,都绕不开一辆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