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时候,我们总是向往传奇,追求冒险渴望和电影里的童角般跌岩曲折,轰轰烈烈的人生,长大后,我们才终于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可贵,一蔬一饭,酱醋花茶,在无数个柴米油盐的日子里,我们与生活逐渐达成了和解,原来,在我们一路走,一路停的漫长旅途中,人间烟火的味道从来不曾散去!

温饱面前,人人平等,疫情之下,无论身份如何,大家都回归到人间烟火中,生活的普通人。是啊,生活里最绵长的感动,永远是当下的日常烟火。绝大多数的人,都将平凡过一生,再飘忽的意义,最后会扎扎实实落在大地;再波澜壮阔的人生,最终都会归于柴米油盐,人生一世,活着就是且苟于人间烟火。

前些日子,我的生活平静,宛若冰下之水,所有炽热和澎湃汹涌都被凉凉的温度冷却,每日只是阅读和睡眠,偶尔做些琐碎的家务;买菜、做饭、炒菜、拖地……这双执笔的手在日常灶台和水盆中飞舞,它嗅觉灵敏,白天知道寻觅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味道,夜里懂得吸纳文学书籍之香气。

只有那些走过岁月山河的人,才会更贪恋人间烟火,世间食事,一间小院、守着流年,也能幸福安康。一家人的饮食,简单干净,闲时出去散散步,看看外面自然风景,慢品人间烟火气,闲观人间岁月长。人到中年,难得的是有为平凡生活而满足的能力,物质居所都是外在,重要的是内心的简单与丰富,就如汪曾祺所说:“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养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静静悠悠过好人生。

直至日渐看到生活的本质,才知自己的想法想实现起来并非易事,哪怕你隐匿于深山古刹,常伴青灯古佛,是否真心能心无杂念,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超脱于尘世之外?当一个富有到捧着大把大把光阴可生存都是无味和虛空?然而一个人贫瘠到连一粒一粒粉尘都想要珍惜时,是否会觉得世间万物的一起一灭都是诱惑和美好?

当疫情再次出现,人间烟火可能会再次消失,我们将再一次,沉沦在不确定性中,不管是人间美食,还是人间热闹,只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你就能看到春日油菜花茂盛,夏日烧烤摊火热,秋风旋起了落叶,冬日红薯烤正香,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不悲不喜,不怨不怒,驱散生命的黑暗,活好当下的每分钟,愿你寻到的人间烟火,认真生活,不再蹉跎。

人间烟火的温暖之于一个人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因为你再也不会想着“仗剑走天涯了",一整天工作下来,身心紧张疲惫的我们,是希望就是能和家人一起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了,这样才能聊以慰籍,才能得到放松和休息。

朝朝夕夕的工作日程,吃上一口家人煮好的热汤面;卸下一身的疲惫,喝上一杯温度刚好的热茶;办完难搞的事情,咬上一口沾着醋汁的饺子,喝上一盅个人喜好的红牛饮料,那一瞬间,好像生活的不怀好意已经与你无关,所有的狼烟四起也都在这熟悉的味道中烟消云散。

如果需要永愈一颗惆怅而奔忙的心,那就一起去买菜做饭吧,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从菜市场的熙熙攘攘,到案板上的红红绿绿,再到锅里的腾腾热气,一家人围坐热热闹闹,这是生活给予的温柔和浪漫,让人感到一种人间烟火生生不息之乐趣。

饮食中蕴含大千世界,烹饪里藏着万千乾坤。切下几分细心,掰下几分耐心,洒下几滴关心。其实厨房的烟火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家的温度,我爱上做饭,因为一饭一蔬里,有着浓浓的化不开的人间烟火亲情。

感情的互动,一切感情的宣泄,满心欢喜,不愿辜负生活的美好时光。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为可昐。生活,或许是这样,充满温度,充满情调,从容平淡,细嗅蔷薇,方是烟火人间。

人间烟火,有饮烟的地方,总会有人家,有人家就有柴火味,看多了饮烟蒸腾,连回忆都是青色的,从某种角度上讲,人间烟火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厚重感,古代文人或多或少借炊烟来描绘中国美丽村庄,是看半山云脚炊烟湿,还是看林际炊烟一抺横,从古至今,炊烟是人类厚重而深远的,温暖而幸福的,伟大而灵魂的人间烟火象征。

作者简介: 王世红,笔名王然,贵州省习水县同民(三块石),中国西部作协会员,酷爱文学写作及书法,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随笔于生活点滴感受写意人生。先后在《贵州文摘》《湖南文艺》《深圳文学》《宁波广角》《现代散文诗歌网》《当代美文杂志》《文学与艺术》《一线作家》《作家平台》《星空诗社》等刊物及网络公众平台上发表过众多散文诗歌,书法作品。2016年诗歌文学作品入选《现代散文诗歌网》合集出版发行。2018年有散文作品入录《中国当代经典散文选》由吉林省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2019年,2020年有散文诗歌入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当代散文诗歌精品选》散文卷、诗歌卷,由沈阳市出版发行集团向国内外出版发行。

总 编:瑞 雪

副总编:以诗为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