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真相49——脱籍日本棋院之考证

前言

吴清源在现代棋战中几无建树:

第一届本因坊战,未进决赛,第二三届本因坊战,连挑战权都没得过;前四届名人战,同样颗粒无收。

成绩最好的十番棋,九胜一负,是商业表演:

吴清源真相9——悬崖上的决斗之态度

吴清源真相10——悬崖上的决斗之后果

吴清源真相11——悬崖上的决斗之棋份

吴清源真相12:十番棋和头衔战的全方位PK

吴清源真相13——输十番棋后果(1)

当时的日本顶尖棋手为何一定要和吴清源进行十番棋大战?关门称王不行吗?

为什么日本围棋界没有组织藤泽秀行对吴清源的十番棋?

为何吴清源不曾忘记民国围棋前辈对他的指点,而现如今他的粉丝们却不愿意承认呢?

成绩次好的“最强者决定战”,首届冠军,第二届第三名,第三届并列第一,是读卖新闻社指定6人参加的小范围邀请赛。


正常人总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号称统治棋坛十多年,怎么会没有大赛冠军呢?

对此,吴清源及其粉丝总是说:因为吴清源被日本棋院开除,不能参加新闻棋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吴清源在日本棋界受尽排挤。

通过打这张悲情牌,将吴清源的职业成就偷偷放大。


然而能理性思考历史事实的棋迷不难发现其中的不合逻辑之处,比如:

战前(1945年前)中日矛盾尖锐得多,为何那时不开除吴清源,战后却要开除吴清源?

吴清源及其粉丝总说十番棋是最重要的比赛,可是, 既然最重要的比赛为吴清源留着,为什么却开除吴清源来不让其参加那些不太重要的比赛?


本文将穿过重重的历史迷雾,考证出历史真相。


一。吴清源是不是被开除的

吴清源自己的表述是被开除:

然而在别处的描述露出了马脚:

可以看出,是日本棋院收到吴清源的辞呈,理事会讨论通过了其请辞。

显然,这说不上开除。


二。吴清源对日本棋院的质疑

吴清源对日本棋院的质疑主要有几点:

  1. 吴清源一直是日本棋院棋手,对不在籍不知情
  2. 辞呈不是自己交的
  3. 不知道日本棋院所属棋士的义务是什么
  4. 通过辞呈时应该而没有将结果告知

而日本棋院的回应主要是两点:

  1. 吴清源与读卖新闻社有专属契约
  2. 吴清源未尽日本棋院所属棋士义务

例如:

接下来考证以上争执中的要点:


三。吴清源是否对不在籍不知情

吴声称不知情,这显然太不合常理,毕竟1947年通过辞呈,到1965年发生争议,有接近20年的时间,吴清源一直活跃在棋界,不可能不知道。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1. 吴清源向日本棋院申请参加新闻棋战时,联系的是涉外部

2. 吴清源参加哪些棋战,由所属的读卖新闻社管辖,而不是日本棋院管辖

至于吴清源所说不是本人提交辞呈,这抗辩毫无力度。因为当时濑越宪作作为吴的师父,包办了吴的很多事务,兼了经纪人角色。而且在当时棋界都是师徒制的历史环境中,很可能师父递交的辞呈有效力,而本人未得到师父签名的辞呈无效力。

而吴清源说的应该把结果告知本人,也属于强找理由。当时其师父濑越宪作是棋院理事长,通过辞呈这一决定就是以其师父为首的理事会作出的,当然是默认吴清源会得知的。


四。日本棋院通过吴的辞呈是否合理

多方历史资料表明,合理

  1. 吴清源于1945年有过声明,“终生放弃围棋”

2. 之后吴清源也是这样做的:

3. 吴清源战后参加过读卖新闻的棋战,但没有参加大手合等日本棋院的棋战

4. 更重要的棋士义务,吴清源没有尽到,这点放到后面说明

5. 吴清源在各界都有众多朋友,如果吴清源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他们会站出来支持吴清源。比如,在名人胜负棋中,秀哉有打挂的权利(尽管打挂不能随心所欲,受到严格的限制,见: 无限打挂集体研究 ),结果濑越收到很多来自日本人的抗议信:

但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吴清源,说明这件事上日本棋院没有任何可指责之处


五。吴清源是否不知道日本棋院所属棋士的义务

吴清源声称不知道,然而,吴清源于20年代到日本,当了近20年的日本棋院棋手,在1947年还不知道棋士义务,这太荒唐了。历史事实也不支持其狡辩:

  1. 吴清源知道段位赛很重要:

2. 吴清源曾经因为邪教而不能参加段位赛时,办了请假的手续:


六。日本棋院通过吴清源的辞呈是否因为排挤吴清源

被吴清源的悲情牌蒙骗的粉丝们把这当作日本棋界排挤吴清源的证据。然而,日本棋院的后续做法与这种说法冲突:

  1. 日本棋院随即授予吴清源“名誉客员”身份,体现了对吴清源脱籍的惋惜与不舍:

2. 赠予在当时至高无上的九段段位

本来,当时日本棋院有着唯一的九段藤泽库之助,但赠予吴清源九段使之不再是唯一的。宁可自身利益受损也要赠予吴清源九段,说明日本棋院并无排挤吴清源之意

3. 赠予九段的决定获得一致通过

当时,濑越已经从棋院理事长位置上退下,这赠予的决定仍然获得一致通过,说明连非主流的排挤吴清源的力量都不存在。


七。濑越宪作递交辞呈是否因为坊门压力

从吴清源的自传看,似乎脱出日本棋院是作为濑越宪作胡喷不败名人而被坊门反击的牺牲品:

粉丝们也这样传,顺便还 黑了坊门 。然而,历史证据表明与胡喷事件无关:

递交辞呈并通过是1947年:

而胡喷事件是之后的1948年:

那到底濑越宪作受到了什么压力呢?吴清源说不知道。


八。吴清源为什么要与读卖签专属契约

(一)吴清源是否受到读卖的胁迫而签约

被吴清源的悲情牌带了节奏的粉丝们会说,吴清源受了胁迫,然而历史事实与此冲突:

  1. 如果吴不想与读卖签约,那么吴不会是孤身一人,读卖的竞争对手朝日新闻等自然会支持吴;
  2. 吴在政界、财界都有很多朋友,比如:

3. 后来吴清源决定与读卖解约,就解约了:

从上面的1和2可知,吴清源最喜欢打的悲情牌,同时也被粉丝们反复传诵用来夸大十番棋意义的“十番棋输了就会被赶回中国”:

是编造出来夸大十番棋意义的谎言,不符合历史环境:

1. 当时没有排华环境;

2. 如果输了,读卖可以办回敬赛之类,继续利用吴清源赚钱

3. 如果读卖因为吴输了十番棋而解约,那么其它新闻社会很乐意接盘;

4. 吴清源在财界政界广有朋友;

5. 后来吴清源被大批棋手赶上并超过,风光不再,结果马上有别的新闻社愿意接盘:

因此,吴清源与读卖的签约是自愿行为。

那么,吴清源为什么放弃参加升段赛成为九段的机会、放弃参加本因坊战王座战等新闻棋战获得本因坊王座等头衔的机会,也要与读卖签下专属契约呢?

一定是读卖开出了吴清源无法拒绝的条件。

(二)读卖给吴清源的专属回报

吴清源自传中可以找到线索:

  1. 十番棋的对局费是巨款:

2. 以对岩本薰的十番棋为例,对局费为每人每局2万日元:

奖金是多少,吴清源没提到。

3. 当时二十万日元的对局费到底有多巨,可能大家都没有概念,不过这次十番棋付给吴清源的另一部分,即一栋别墅,提供了线索:35万日元可以买400坪的别墅:

4. 对吴清源的未来安排


九。吴清源脱籍日本棋院的动力、迫使濑越宪作递交吴清源辞呈的压力

仅仅不遵守参加大手合等比赛的义务,似乎不是日本棋院将吴清源排除在外的充分理由。毕竟,不参加这些比赛,吴清源本人是更主要的受害方,那么,主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吴清源在其自传中,一贯地往受迫害方面带节奏,例如:

然而,正如前一部分所述,这与当时历史环境不符合。

真实的原因,可以在记述当时历史的各种文档中找到线索:

  1. 吴清源隶属日本棋院时,与木谷实的十番棋,对局费的四成归棋院所有

2. 战后,日本棋院处境困难,坂田、藤泽、高川等次最顶尖棋手都无法靠对局为生:

3. 棋院的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是报社契约金:

4. 而报社契约金又是棋手收入主要来源:

5. 到首届名人战时,比赛契约金高达数千万日元:


基于这些历史材料,可以推测:

假如吴清源专属于读卖新闻社,不再隶属于日本棋院,那么,读卖新闻社举办的吴清源十番棋等比赛就可以少交甚至不交契约金,而吴清源也不用再将对局费和奖金的很大比例上交日本棋院。

而对于日本棋院而言,这样一来利益严重受损,当然不能容忍。尤其对于占主体的中下层棋士而言,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不能容忍吴清源这样占着位置不尽义务。如果说濑越宪作受到了来自棋士的压力,那应该就指的这个吧。


后记

各种历史资料证明,脱籍事件的各方,都是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量作出的选择。

读卖新闻为在与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与吴清源签下专属契约;

吴清源为读卖新闻提供的高额回报,与之签下专属契约;

日本棋院因为上述专属契约而利益受损,被迫让吴清源退籍。

一句话: 都是生意

当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当今社会,逐利更是无可厚非,甚至无可非议的。吃龙万吨也无意为各方所为做出价值判断。

本文只为找出历史真相

吃龙万吨反感的是,明明是生意,却把读者当白痴,说得大义凛然,向读者收智商税。比如:

不知道各位粉丝读到这些有什么感想。反正吃龙万吨是被恶心到了:

签下专属契约,还想参加别的棋战,这只能用贪得无厌来形容。而最终没参加成,还把自己标榜为诚信,这简直是无耻。显然,参加别的棋战的后果只能是被控违约。

编辑于 2022-05-18 14:35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