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坏坏的拐杖  ·  Aurora Aksnes - 知乎·  1 年前    · 
坏坏的拐杖  ·  AURORA - 歌手- 网易云音乐·  1 年前    · 
坏坏的拐杖  ·  Aurora软件简介·  1 年前    · 
厦马国内冠军管油胜:背靠背跑北马,也是中国第一

厦马国内冠军管油胜:背靠背跑北马,也是中国第一

去年9月他先在辽宁跑一场30公里比赛,第二天转战北马,两场都斩获国内第一。

假如传说中的“中国马拉松大满贯”(CMM)现已成形,那么本赛季积分王应该就是22岁的贵州小伙管油胜——2016北马和2017厦马两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国内第一。

不过,在今年厦马官网公示的男子前20名成绩榜上,你却找不到他的名字。
好在有成绩证书可以证明,他的净成绩2:28:19排名第9,仅次于7名非洲选手和1名蒙古选手,甚至超过一名来自乌克兰的特邀选手;他也是唯一跑进2小时30分的中国运动员。

一路狂追

管油胜吃亏就吃在,与前20名选手枪声成绩最多比净成绩慢十几秒相比,他被分配在D区,偏偏又赶上“分区检录史上最严”的本届厦马,导致枪声时间比净成绩慢了16分44秒,以2:45:03屈居第27名。

为什么一个全马进2:30的高手,会被安排在成绩最慢的分区出发呢?

“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免费名额过了组委会规定的时间才提交上去,错过了和田协比对选手成绩(的时机)。”近日在接受笔者专访时,管油胜表示。

他拿到的是签约公司康比特提供的名额(该公司并非厦马赞助商,名额也要花钱买);和他情况相似的康比特精英跑团选手有四五个。

随着D区选手的大潮,他慢慢挪到起点拱门,一见前面的人实在太多,没法跑,索性在计时地毯前停下,作压腿等准备活动,一直等到前面人走得差不多了,才跨过地毯出发。

跑出去他才发现,刚才的停留可能是个错误,因为相对于汹涌的人潮,到达环岛路前的赛道还是比较窄,一直无法跑开。

他只能怨自己这次来得太仓促,没有事先去踩点、看赛道:“这次跑得比北马辛苦一点。前面10公里一直在追,到处磕磕碰碰,一直在撞人、一路撞过去。不时要跳到(隔离带)草坪里面,再跳回路面……”

尽管如此,前5公里他还是跑出3:49的配速,第二个5公里最拥堵,配速掉到将近4分。一直到15公里左右,他总算才跑得顺畅,此后配速都保持3分半以内,比较稳定。

这些都是赛后看成绩证书才知道的,因为他比赛时都不戴表——没有戴表的习惯。

“全程一直是一个人在追,最后还是没追上前面的游泉培、周其祥他们;女子黑人精英还在他们几个前面。”

今年厦马不少人都抱怨太热太晒,不过这些对管油胜影响不大:“是很晒,跑下来发现没有衣服遮挡的地方都晒黑了。但是因为出发晚了,一心只想追前面的,所以没把心思放在天气上。我感觉还好,不觉得那么热。只要不是太热,都还能承受。”

一路上他边跑边往头上浇水,渐渐跑出自己的节奏。

至于厦马的坡道,对来自“地无三尺平”的贵州的管油胜来说,也不是问题:“那些都是小坡,基本上都没减速。”

此役他的最大难关,出现在最后一个折返点过后约400米的38公里处。

“有点小撞墙,可能是因为前面在28公里左右看到游培泉、周其祥、刘路峰他们折返,比较兴奋,觉得自己虽然出发晚了,但应该还有机会,就加速追赶,所以最后几公里身体有点疲劳,那段又比较热,还有个小上坡。”他回忆说。

不过在补水和往头上浇水之后,他很快就缓过劲来。那5公里用时是半程过后首次掉出17分,平均配速掉到3:28。

总体而言,他如此评价自己厦马的表现:“这次状态还不错,能量储备比较足。三周之前我开始进入冬训,没出去参赛。训练量一直都比较大,也比较系统化。”

背靠背,二连胜

管油胜的上一场全马,是12月18日的海南儋州马拉松,成绩比厦马只慢几秒:2:28:26,同样排名国内第一。

半个月跑两场全马的频率,对他来说不算太频繁。去年9月16日,他在辽宁跑了一场30公里比赛——兴城国际万人徒步大会,以1:46:27获得总名次第九,国内第一。
第二天他转战北京马拉松,照样跑出2:27:36的好成绩,名次居然还是国际第九,国内第一!

北马开赛后,连续作战的管油胜势头不减,过起点就紧跟男子第一集团,跑了四五公里才掉出来。

他改而和女子黑人精英一起跑,到15公里左右感觉比较轻松,于是甩下她们独自飞奔,一直到二十多公里才被她们重新追上。

此后他跟着她们跑,到32公里感觉膝盖有点疼——可能因为前面的快跑体力消耗过大,只得停下喷云南白药,被她们拉下一小段距离;“后来一直没追上去,这个差距一直保持到终点。”
在23公里左右,他超过体制外第一高手李子成;“他可能是被组委会安排前20公里带着黑人跑。后面感觉还可以,就继续跑。”
可惜那次拿国内第一,没有拿到主办方的奖金。根据北马的竞赛规程,中国籍选手男子必须跑进2小时14分,前三名才有5/3/2万元奖金。

这次厦马奖励面比较宽:国内前八和市民组两个年龄段(40岁以下和以上)前八都有奖,第一名4000元。

和他签约的康比特公司,对这两场大赛的国内第一另外各奖励1万元;以上均含税20%。

比赛奖金是管油胜目前唯一的收入来源。12月11日广州马拉松的国内第一奖金高达3万(只奖第一),可惜他错过了;“广马是报名截止前最后两天,才宣布国内第一有3万奖金,我还不及报上。”

由于家境贫寒,加上训练和参赛花销不小,他不得不精打细算。

星期天跑完厦马,第二天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飞南昌过夜,周二一早再飞贵阳。当天下午6点多和笔者通话时,他刚刚一觉睡醒。

“我出来比赛机票大多是临时买的。昨天一看(回贵阳的)机票非常非常贵,还是从南昌走比较合算。”他解释说。

经济上的拮据,也是他被贵州省专业队除名的间接原因。

猝然终止的专业队岁月

1994年11月,管油胜出生在地处黔西的六盘水市都格乡农村,当地海拔大约1800米(下图为他和女友)。

学生时代的他“经常跑跑跳跳”,不过喜欢的不是跑步,而是篮球。鉴于身高只有1米70,他并不指望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发展。

学校运动会他只参加过一次:在300米田径场跑10圈。而第二场跑步比赛就改变了他的人生。

2012年,六盘水市组织元旦环城跑,他所在的学校号召学生参加,不用选拔,谁想去就去;“当时我还在上初中,想去玩一下,就报了10公里;实际距离只有8公里左右。”

那时的管油胜对跑步一窍不通,穿着牛仔裤和板鞋参赛。他跟着体校生跑,结果拿了第六名,还跑赢一些体校的。

当时到六盘水搞交流的省体校教练认为他很有天赋——从未训练过,竟能跑出如此成绩,于是让他到贵阳和他们一起练。

当年5月1日,管油胜来到省城上体校,从此走上田径道路并独自在外漂泊,放假时才偶尔回家一趟。

在体校他先打基础,每天和大家一起跑步,主要练3000米和5000米——当时省里的比赛项目,同时作些身体素质练习。

2014年他被招进省队,主项是5000和10000米,其余时间给大师姐丁常琴当陪练;“练着练着,就变成马拉松了。”

由于“父母没什么文化,也没有出门打工,收入比较低”,而哥哥还在沈阳上大学,加上他刚进省队不久没有工资,训练费也没拿到,他手头一直很拮据。

虽然在队里吃住不用花钱,但偶尔仍需要一些零花,他不好意思向家里要,所以只好违反规定,偷偷出来比赛挣钱。

2016年3月,他赴成都参加都江堰马拉松半程,以1:07:01(净成绩1:06:59)夺冠。

回来后队友在微博上发的相关照片和帖子(“她可能不是有意的;后来已经删掉帖子”),队里知道了这件事。领导大怒,决定将管油胜开除,以儆效尤。

“队上规定备战全运会期间,不准私自外出参赛。这个制度下来了,如果不开掉我,以后可能不好管别人。”

“开始是说让我下来,回体校反省一段时间,以后如果成绩好,想再回去训练也可以。我想既然出来了,在队里有这个前科,影响不好,再回去对我以后转正等等也不是很有利,还是拿不到工资,花销还得从家里拿,所以就没回去。”他于是义无反顾地跳到体制外。

“油胜”的含义

管油胜现在完全靠比赛奖金维生。9到11月比赛旺季,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跑比赛,甚至是背靠背参赛。最近两个月训练比较紧,比赛就少了。

平时只要不受伤、不出去比赛且没什么特殊事情的话,他都在训练。他有几个小伙伴一起练,地点在位于六盘水西北的威宁草海——海拔2200米以上的高原。

训练计划自己制定,基于以前专业队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夏秋季比赛多,跑量相对较少,每周160公里左右;冬训期比赛减少,训练就加量,有时甚至比专业队更大:每周240至260公里,最高的一两周达到300左右,相当于一天一个全马,上下午各练一次。

训练场地田径场、公路和山地都有,视参赛需要而异。他也跑过几场中国登山协会办的山地马拉松,感觉自己跑公路的成绩会好一点。

管油胜的第一个全马就是2013年在家乡六盘水跑的,当时因为没练过,跑了3小时(2:59:45)。

经过省队的磨练,2015年六盘水他成绩提高到2:33。PB是去年在重庆跑的2:25:48;“那次本来想跑进2:20,后来没跑好,因为吃坏肚子,前一晚上没怎么睡。”

他的其他PB是:5000米14:46,1万米31:15(他自称“水平比较差,在全国排不上号”),半马1:06。

据他透露,贵州省专业队跑马拉松的女运动员有十来个,男子只有三个;后者都比较年轻,没什么名气,水平都是2小时22分左右。

“国内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很难跑进2:30。像游培泉、周其祥他们都到云南跟专业队训练过一段时间,才达到现在的水平。”他指出。

管油胜的名字也让笔者感到好奇,莫非和胜利油田有关?“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家里养猪,油是指家里吃的猪油。我哥以前叫管油缸,我叫油剩——油缸装油剩,永远吃不完的意思。后来感觉‘剩’字不怎么好听,就改成胜利的‘胜’。”他笑着解释说。

原来如此。笔者转念一想:他父母给他起这么个名字,也可以说不失先见之明——见证了他接二连三的比赛“优胜”。

发布于 2017-01-06 16:09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