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程度的最低级别是完全人工操作。最高级别是机器能自动感知所需的操作、自动编程和对操作自动监控。中等级别的
需要
人工编程、人工观察正在进行的操作、改变正在进行的操作及重新编程。
根据
自动控制系统
的规模和控制手段的复杂程度区分自动化的等级。在
生产过程自动化
中通常将自动化程度分为三级。
①初级自动化主要是工作循环的自动化,即采用自动机床和半自动机床以实现
生产过程
的自动化,又称为单机自动化。在初级自动化中,
工艺过程
的自动化仅仅包括各个
加工
工序
,而装配、检验和
成品
包装
均以手工进行,或采用机械化工具进行。
②二级自动化指机器系统的自动化,即建立自动生产线。在二级自动化中,将各种
加工
、检验、装配、
包装
等
工序
,按照
工艺
顺序进行配置,用输送和
控制
设备进行联结,自动地完成除调整以外的综合工序。这种自动机器系统称为
自动生产线
,简称自动线。
③三级自动化指
生产过程
的综合自动化。采用
电子计算机
、自动控制、
系统工程
等
技术
建立的自动化工段、自动化车间和自动工厂均属这一级自动化,要求在生产过程的全部环节中能解决工件的
储存
、自动线之间的输送、废物的排除、
质量控制
和调度检查的综合自动化问题。
自动化理论家John.Diebold在他1951年写的《自动化工厂》一书中这么说道:“当一个
工厂
的自动化程度达到80~90%时,将会给工厂带来可观的节约。然而,如果试图将余下的10~20%也变成自动化,这将会重新使整个自动化系统变得无节约可言”。鉴于自动化胜过劳力节省(和实现更高的可获得
效益
、
设备利用率
可增加和周期时间减少),自动化是完全适合的一个实践。提高社会生产力,
系统
推动
工业
飞速发展,提高
工作质量
,使用安全性和
可靠性
,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
改善
,改善
劳动条件
。
大幅提高
劳动生产率
。也就是单位时间内能够制造更多的
产品
,每个
劳动力
的投入能够创造更高的产值,而且可以将
劳动者
从常规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转而从事更加有
创造性
的工作;
缩短
制造周期
,减少制品数量。机器自动化使
产品
的制造周期缩短,能够使
企业
实现快速
交货
,提高企业在
市场
上的
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降低
原材料
及制品的数量,降低流动资金成本。
产品精度更高。
机器设备
上采用了各种高精度的导向、
定位
、进给、调整、检测、视觉系统或部件,可以
保证
产品
装配生产
的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