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 第三章 农村社会学理论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农民、农业和农村

1.农民

(1)农民的概念

农民概念可从职业、阶级和身份三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

①作为一种职业概念,农民是指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②农民又是一个阶级的概念,是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利益群体,一般与地主阶级相对立。

③作为一种身份概念,凡是农村户籍管理的人口均称为农民。

(2)农民的“生存理性”与“经济理性”

①“生存理性”

a.概念

农民的“生存理性”是指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与习俗等传统力量。生存理性主要表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中。

b.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卡尔·博兰尼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嵌入”到社会关系中的。因此,研究资本主义以前的经济,要把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制度过程来研究。博兰尼的“嵌入”观点建立在没有根据供求规律而定出价格的市场社会之上,他所指的小农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小农经济。

斯科特指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所追求的绝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对于农民而言,第一位的是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体现了农民社会的道德观、平等观、公正观。

②“经济理性”

舒尔茨提出了一种在竞争的市场运行中追求利润的、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农民经济模式。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根据利益调节生产以实现要素配置的最优化。舒尔茨提出著名的“贫穷而有效率”命题,认为传统农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总是有效率的,农民表面上被认为不理性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他们面对外部限制条件时的行为理性,所以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2.农业

(1)农业的含义

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在农业中,既包括农作物栽培业(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等),又包括植树造林、草地经营、畜牧业和养鱼业。这就是通常说的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在内的大农业,一般所说的农业都是指广义的农业。

(2)农业生产的特性

①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

a.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农业生产在广大的空间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c.农业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强烈的季节性;

d.一些农产品既是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又是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性。

②农业在经济关系上的社会特点:

a.在中国现阶段的农业中,存在着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并存;

b.存在着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集体与国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3)农业经营的形式

①传统国家的农业

其代表是亚欧大陆板块中大多数开发较早的地区。在这类地区,由于人类开发的历史久远、人口繁衍众多,因此逐步呈现出人多地少和人们依村庄集居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小农和小农经济,指的就是这类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状况。

②新大陆国家的农业

其代表是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在那里人类开发的历史短,总体地广人稀,尽管农业也基本是由一家一户在经营(其中有的地方也曾出现过奴隶制的农场),但因其规模巨大,农场之间相隔甚远,在农村地区就只有散居的农场主而无农户集居的村庄。因此,传统国家与新大陆国家的农业和农村,最大的区别其实不在于农地经营的规模而在于农村的社会形态——有无村庄的存在。

③农业的经营主体及其产业特征

无论是传统国家的小规模农业,还是新大陆国家的大规模农场,其经营者的本质都是农民的家庭。农民家庭之所以能成为农业经营的主体,主要是由农业的产业特征所决定的。由于农业是在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下从事动植物生命生产的活动,因此农业的生产者就必须既与生产的结果有着最直接和紧密的经济利益联系,又必须对生产过程拥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这决定了受雇于他人的农业工人往往难以在生产中尽心尽力,而雇工经营的农业也往往难以达到农场主预期的经营效果。

④限制非农民的原因

a.避免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外来资本的侵害。

b.避免农地被违法违规用于非农业目的。

c.保持农村以村庄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稳定。

d.保持农民家庭在农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其目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转型期,保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4)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两种可能形式 “普鲁士道路”与“美国式道路”

①“普鲁士道路”的本质特征包括:a.土地始终掌握在地主而不是农民手中,这是“普鲁士道路”的前提条件与基础;b.农民遭受地主的严格控制与沉重盘剥,这是“普鲁士道路”的基本内容。

②“美国式道路”的基础是“自由的农场主在自由土地上的自由经济”。美国拥有广阔的土地,以此为条件发展出跟德国以及英法等中西欧国家形态不同的资本主义农业,从而形成了农业发展的“美国式道路”。然而,内战后美国南部并没有形成农业“资本主义最迅速最自由发展的条件”,而是形成了一条“普鲁士道路”。

3.农村

(1)农村和农村社区

①农村的含义

农村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农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由采集生产方式进入农耕生产方式、人类需要定居生活之后产生的。

②农村的特点

美国社会学家R. 比勒和R. D. 菲尔德等认为,与城镇相比,农村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a.自然生态方面,农村地域广袤,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依存性强;

b.人文生态方面,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但在相对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中是熟人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和谐;

c.谋生职业方面,以广义的农业为基本职业;

d.动态方面,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长期变迁缓慢,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而加速。

③农村的类型

a.按聚落形态分,有散居型、条状型和集居型三种。

b.依功能分,一是经济性质的,另一是行政性质的。

c.依农村村庄结构分。贺雪峰根据“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理论”,将中国农村不同区域的村庄结构分为聚居型和散居型两类。中国农村不同区域村庄结构详见表3-1。

表3-1 中国农村不同区域村庄结构

(2)农村与城镇的联系与区别

①农村与城镇的联系

与农村相对,城镇是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地域共同体。城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城镇的产生与发展以农村社会为基础,而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镇的辐射与反哺。农村向城镇的转化这一动态过程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和互动。

②农村与城镇的区别

a.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通过描述社会联系的转变,揭示出以共同体联系为主的传统农村社会与以社会联系为主的现代都市社会的不同。

b.涂尔干讨论了早先滕尼斯所提出过的同样的话题,称之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在工业化之前的村庄中,个体间因为血缘关系以及社会性依赖这种机械性联系结合在一起——称之为机械性,是因为它们是预先设定的,并且只要个体留在当地村庄中便无法摆脱这些联系。在工业化的城镇中,个体再也不必受制于血缘关系的机械性联系;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能从事新型的工作而且有更好的机会与更大范围内的人们进行互动。这些便是由劳动分工导致的功能性相互依赖的关系,涂尔干称之为“有机团结”。

c.齐美尔在其著名的《都市社会与精神生活》一文中,集中探讨了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之间的关系。都市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导致了都市生活的诸多特征,而乡村迟缓的生活节奏则与其居民的心理特点相对应。

(3)资本主义经济扩展下农村的前途

①两种经济逻辑

传统农村和现代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势。二者各自秉持不同的经济逻辑:传统农村的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在这块土地上养活最大数目的人口,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能在这块土地上以最少的劳力向市场提供最大数目的农产品。

②西方文明现代性

韦伯将传统农村的前景置于他对整个“西方文明现代性”的总体把握之中。这种现代性的基础是理性化的伦理、经济经营、官僚行政和法理支配。

③村庄共同体

韦伯认为村庄共同体是基于血缘、宗族或者历史上形成的邻里关系这种“传统因素”维系在一起的,在伦理、经济取向、支配方式和团体秩序诸方面,农村的“传统性”都与以理性化为特点的“现代性”格格不入。

④理性化对农村社会的侵蚀

随着理性化的社会形态所具有的强烈扩张动力和竞争优势的充分展现,农村社会的基础——以满足共同体需求为主要目的、以内部成员为劳动主体的家庭农业经营,将会被高度面向市场、以谋求持续不断的利润为目的、雇佣自由劳动力的农业企业所取代。随着家庭农业经营的衰落,村庄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也将逐渐瓦解和消亡。

二、农村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1.小农与小农理论

(1)小农的定义

小农是以户(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或兼有小手工业经营活动的农户。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的论述

①马克思关于小农的论述

依据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可以把小农历史演变的轨迹划分为三个阶段:“古典式小农”→“宗法式小农”→“现代的小农”。

a.“古典式小农”是一种“建立在土地公有、农业和手工业直接结合以及固定分工之上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整体”。

b.“宗法式小农”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封建的土地所有权或小农维持生计的农业”,即“农民家庭为了自身的需要而生产粮食、牲畜、纱、麻布、衣服等的那种农村家长制生产”。

c.关于“现代的小农”,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农业领域内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就是消灭“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这些小农以种地为副业,而以工业劳动为主业,把产品直接或通过商人卖给手工工场。

②恩格斯关于小农的论述

a.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之前的小农特征

在中世纪,普遍地存在着以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小农、自由农或依附农的农业和城市的手工业。劳动资料——土地、农具、作坊、手工业工具——都是个人的劳动资料,只供个人使用,因而必然是小的、简陋的、有限的。

b.资本主义社会的小农类型

封建的农民,他们还必须为自己的主人服劳役。佃农,地租已增加得如此之高,以致在得到中等收成时,农民也只能勉强维持本人和自己家庭的生活,而在收成不好时,他们就几乎要饿死,无力交纳地租,因而完全依附土地所有者。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进行经营的农民,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靠抵押借款来维持,因而他们就像佃农依附土地所有者那样依附高利贷者。凡是中等地产和大地产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农业短工是农村中人数最多的阶级。

c.恩格斯对小农的定义

恩格斯给小农下了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既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活他的家口的限度。

d.“现代的小农”与“传统的小农”

恩格斯区分了“现代的小农”与“传统的小农”,认为两者最大的不同点是,传统的小农丧失了自己过去的生产工作的一半。过去家庭是自给自足的,几乎生产它所需要的一切,而村庄则更是如此。这差不多是十足的自然经济,货币几乎根本不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借助于货币经济和大工业结束了这种情况。于是农民每况愈下。捐税、歉收、继承人分家、诉讼,将一个又一个农民驱向高利贷者;负债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且每个人的债务越来越沉重。

③中国的小农

新中国成立前的小农具有三种不同的面貌。

a.小农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为自家消费而生产的单位,其在生产上所作的抉择,部分地取决于家庭的需要。

b.小农也是一个追求利润的单位,在某种程度上为市场而生产,必须根据价格、供求和成本与收益来作出生产上的抉择。就此而言,小农家庭的“农场”具备某些类似资本主义的特点。

c.可以把小农看作一个阶级社会和政权体系下的成员,其剩余产品被用来供应非农业部门的消费需要。

④中国的小农经济

a.中国式小农经济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目前的小农经济是延续人民公社制度而来的。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集体土地的承包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口均分。为了做到公平,集体分地时,一般都按远近、“肥瘦”搭配,因此形成了当前中国农村典型的“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且地块分散的中国式小农经济现状。

b.中国式小农经济的核心

中国式小农经济的核心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在取消农业税前,由于国家向农民收取大量税费,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紧张,“双层经营”中经常出现村社集体侵犯农民利益的问题。取消农业税之后,国家不再向农民收取税费,而是通过制度安排来避免村社集体对农民利益的侵犯。此时的小农经济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国家下拨财政支农资金,来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公共品和相对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c.中国式小农经济的重要特征

中国式小农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小农经济+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发挥村社集体在“统”的方面的功能,为中国小农提供“一家一户办不好和不好办”的基本服务。

2.小农理论的三个研究传统

黄宗智曾将学术界关于小农的各主要学派划分为三个研究传统:形式主义、实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1)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传统以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他提出了下列观点:

①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②改造传统农业的正确途径,不是苏联式的改造,而是在保存家庭式农场的生产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小农可以合理运用的现代“生产因素”。

③一旦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小农便会为追求利润而创新,从而改造传统农业。

(2)实体主义

实体主义的代表是经济史家卡尔·波兰尼,波兰尼提倡用“实体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市场尚未出现之前的经济。他所提倡的“实体经济学”,指出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中,经济行为“植根”于社会关系之中,并非取决于市场和追求至高利润的动机。“实体主义者”反对用西方传统经济学的模式来研究非西方的前工业社会。

(3)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小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一整套的阶级关系,即地主和小农生产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小农的生产剩余,主要是通过地租(包括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和赋税形式而被地主及其国家所榨取。封建社会中的农民,既非形式主义分析中的企业家,也非实体主义者笔下的道义共同体成员。他们是租税的交纳者,受剥削的耕作者,其生产的剩余用来维持统治阶级和国家机器的生存。

黄宗智指出,上述三种传统所强调的,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小农的不同特性。要了解中国的小农,需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其关键是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追求利润者、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受剥削的耕作者)视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当然,在具体运用不同的理论传统分析小农时,还需区别不同阶层的小农。

3.农户理论的不同流派

(1)恰亚诺夫的“劳动消费均衡”理论

该理论流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俄国著名农学家恰亚诺夫,他指出,“对农民劳动家庭农场来说,没有工资范畴,农民农场只是用所消耗劳动的实物单位来表示其劳动耗费”,对特定劳动耗费的评价,并非遵循资本主义簿记式“工资”原则,而是“由农场的家庭在同劳动辛苦程度的主观评价进行比较之后,主观地认定是令人满意的或是差强人意的”,而在决定劳动耗费的主观评价因素中,家庭需求满足程度是一个决定性指标,“在完全相同的水平上,对于同样客观表述的单位劳动收益,主观评价的不同主要取决于:需求满足程度与劳动辛苦程度之间的基本均衡状况”,如果基本均衡没能实现,即使劳动报酬是低水平的,家庭农场仍旧会投入劳力,如果平衡已经得到实现,只有非常高的劳动报酬才能刺激农民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2)舒尔茨和波普金的“利润最大化”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传统社会的农民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农场主,在经济行为上没有本质性差别,都遵循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该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学者西奥多·舒尔茨。

①舒尔茨的观点

舒尔茨坚持从经济本身对农户经济行为进行分析。为了揭示传统农业的特征,他提出著名的“贫穷而又有效率”假设。舒尔茨通过对该假设的实证分析指出,在“传统农业”(机械动力、化肥、生物技术投入以前)中,农民对资源做出了最佳运用,他们对资源配置的高效性甚至连“有能力的农场经营者”都不能相比。舒尔茨的结论是:传统农业的停滞主要在于传统生产要素的长期不变,因而改造传统农业的正确途径是提供给小农可以合理地运用的现代生产因素,并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

②波普金的观点

波普金在舒尔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户经济行为”的“理性”范畴进行延伸。在其代表作《理性的小农》中,他提出了中心假设——农民是理性的个人或家庭福利的最大化者,“我所指的理性意味着,个人根据他们的偏好和价值观评估他们行为选择的后果,然后做出他认为能够最大化他的期望效用的选择”。

③黄宗智的“农业内卷化”理论

对于恰亚诺夫提出的“劳动消费均衡”理论,黄宗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小农家庭在边际报酬十分低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劳动力,可能只是由于小农家庭没有相对于边际劳动投入的边际报酬概念,因为在他们心中,全年的劳动力投入和收成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耕地不足带来的生存压力会导致这样的劳动投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直至在逻辑上它的边际产品接近于零。”这就是著名的“总产出在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条件下扩展”的“过密化”学说。

④斯科特和利普顿的“风险厌恶”理论

a.风险厌恶理论的基本内容

“风险厌恶”理论也假定农户是对期望目标最优化追求的经济单元,不同的是,它考虑到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风险决策理论有两个核心概念:确定等价物(CE)和期望货币值(EMV);前者类似于使风险选择能够在个人稳定偏好的范围中作为参照物的东西,后者是可供选择机会的平均期望值。“风险厌恶”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根据CE 与EMV 的比较,可以确定行动者的风险态度;当CE>EMV 时,行为者为风险喜好者;当CE=EMV 时,行为者为风险中立者;当CE<EMV 时,行为者为风险厌恶者。

b.斯科特和利普顿的观点

利普顿指出,风险厌恶是贫穷的小农的生存需要,因为如果他们不能负担从一个季节到下一个季节的家庭基本需求的话,这些处于绝对贫困边缘的小农将会被饿死;所以他们的经济行为遵循“生存法则”,他们表现出的一些表面上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实质上是出于“灾难避免”的理性考虑。

詹姆斯·斯科特清楚明白地指出,“生存伦理”和“安全第一”才是农民社会行动的基本原则。由于生活在接近生存线的边缘,农民家庭对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收益最大化,几乎没有进行计算的机会;典型情况是农民耕作者力图避免的是可能毁灭自己的歉收,并不想通过冒险获得大成功、发横财。他的行为是不冒风险的,他要尽量缩小最大损失概率,在大多数前资本主义的农业社会里,对食物短缺的恐惧,产生了“生存伦理”的原则。

三、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1.农村社会学的危机与农业社会学

(1)农村社会学的“危机”

①农业问题被淡忘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农村社会学发生了一场重心的转移,研究和学术(包括教学)的重心从农业问题转向了农村社区内部组织、农村人口结构变迁,以及作为社会不同部门的农村和城镇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农村社会学还关注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致力于确立这一学科在社会学当中的地位。此外,青年问题,尤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青年移民潮问题也是农村社会学的关注点。研究重心的转移使得农业问题在农村社会学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②农村社会学危机的实质

农村社会学的危机表现为农村社会学不仅在理论和经验上缺少明确的对象,且缺少独立的学科体系。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农业本身的前途黯淡,剥夺了农村社会学的对象,城乡连续体的衰落,使农村社会学成为没有理论的躯壳,这是当时农村社会学危机的实质所在。

(2)农业社会学的兴起

农村社会学的危机引发了农村社会学内部的反思潮。在批判的基础上,有的农村社会学家指出,回到农业问题才是农村社会学的出路。重新把“农业”作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引发了新农村社会学理论的创新。进入21 世纪以后,农业社会学更关注一些紧跟时代的前沿问题。21 世纪的农业社会学既有高深理论和方法论的探究,又有对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问题的深度关怀。

(3)农业社会学相关理论的争论

①关于家庭农场的理论争论

a.第一派理论,假定资本主义下的家庭农业服从资本积累和集聚的绝对威力,小资产阶级的农民阶级会日益分化进而边际化,最后无产阶级化,另一部分农民则继续积累资本和生产资料。最后家庭农业分化为两个极端: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农场主和离地地主;佃户和农村无产者。在这种观点看来,家庭农业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消失。

b.第二派理论,强调农业生产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即对于分化存在着阻碍作用,认为家庭农场在发达农业中很可能至少在数量上仍占优势。其根据不在于家庭农场的自身活力,而是以大都市为主导的经济中,至少在某些发展阶段,家庭农场在功能上有益于维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换言之,让农民保持“半无产阶级化”或“非无产阶级化”的状态,更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体系的整体运转。

②关于国家农业政策的理论争论

国家农业政策研究,是农业社会学研究的第二大成果卓著的问题领域。在这一领域基本上形成了两种相对立的理论观点。

a.第一种理论,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一些学者研究了权力精英和国家政策的关系,认为统治阶级成员或者这些成员中的中上层官员必须占据国家政权的重要岗位,直接参与制定有利于资本的国家政策,农业政策的制定也遵循这一原理。

b.第二种理论,可以称为“结构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无论权力精英由哪些阶级构成,国家机器中潜在的结构约束都会使政策有利于资本。资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结构性要素,对于任何一种行动主体都有约束作用。统治者希望通过适当的经济行动实现两个目的:通过税收使国家财力充足;保持得到公众拥护。因此,即使权力精英有其自身的阶级利益,但面对结构性强制,他们只能强化投资而有利于资本。

③关于地区不平等的理论流派

a.关于地区不平等的农业社会学理论流派,主要包括内部殖民主义、依附论、中心边缘理论以及不平衡发展理论等。在这个意义上,农业社会学和发展社会学共享着基本的理论基础。

b.经典的农业社会学以研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农业问题为对象,借助发展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农业社会学的视野比从前更加开阔,研究内容也更加丰富,开始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相关问题、国际贸易相关问题、全球性生态问题,等等。

④关于农业生态学的理论问题

a.从农业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一些学者认为,在环境问题上,中上层阶级的意识形态掩盖了特权阶层的需要,他们总是对穷人的需求反应迟钝;城乡的生产阶级在环境退化中受到的危害最大,从环境的改善中则得益最多;针对环境的讨论,有必要走出学术殿堂成为一场社会运动。

b.此外,农业社会学还表现出对农业生态的理论关注,不仅仅是一般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还有诸如遗传改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动物福利和转基因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显然涉及很多新的理论问题。

2.乡村建设运动理论

(1)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①复兴乡村的三种意见

a.主张从建设乡村人手,由乡村的建设以实现“民族再造”和“民族自救”;

b.主张由发展都市来救济农村;

c.主张“接受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②乡村建设派的三种意见

在主张从建设乡村人手的乡村建设派中,又有多种意见和实施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a.主张从教育农民人手,此为平民教育派;

b.从改良农业技术、提高农家收入着手,此为经济建设派;

c.从组织乡村自治着手,此为乡建派。

(2)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

乡村建设运动是一个主旨明确、有理论指导的社会改良运动。这集中体现在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上。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出路在于乡村改造,而乡村改造的根本在于人、组织、文化的改造,这是他们相一致的思想。

①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最根本的是人的问题,主张在农村进行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根治中国贫穷落后的愚、贫、弱、私“四大病根”,以达到“民族再造”,强国救国的目的。

②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即为自根本上建设中国。

a.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念源自他的孔子哲学思想和对中国国情特殊性的认识。他注重儒家思想,强调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与印度文化也不同,国与家一体,是一个伦理社会。中国的问题是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其表现是社会构造的崩溃,以及政治上的无办法。

b.社会是有机的,要为社会开生机,必须从根(乡村)上开,即重建一套组织系统,并使之与中国社会相配合。中国政治问题的解决,经济问题的解决,必走乡村建设的路,必走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的路。

c.乡村建设实非仅建设乡村,其目的在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建设,也就是一种建国运动。他指出,乡村建设最要紧的,是要培养农民自觉和乡村组织。

(3)乡村建设运动的贡献

①乡村建设运动是历史的产物,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人试图摆脱困境的一种探索,虽然失败了,但其经验教训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有启示意义的文化精神财富;

②乡村建设运动是一种理性行动,有它的一套理论、方法和具体方案,虽然其基本理论没有抓到问题的根本,但重视农村在中国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并致力于寻求解决的途径等理论观点、方法有其合理的、积极的意义;

③乡村建设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重组社会结构,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从实(试)验区(县)的一整套实践活动看,还是做了许多有益于农民的工作;

④博士下乡与农民为伍,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到农村去”,投身乡村建设运动,将知识、科学技术送下乡,有其积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⑤乡村建设运动为农村社会学本土化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参与社会调查的社会学家有不少研究成果,为社会学尤其是农村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积累了知识,为认识中国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有价值的资料。

3.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

(1)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

①自我主义。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②公私群己的相对性。在这种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两者无清楚的界限。

③特殊主义伦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某种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④人治社会。所用于维持秩序时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2)“团体格局”

①“团体格局”的特征

在同一个团体中,每个人与这个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在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平等而简明。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组别或等级可被视为内部的“亚团体”,在每个组别或等级内部,成员们之间彼此仍然是平等的。

②团体结构中两个团体单元

a.一个团体单元是“家庭”,指的是夫妇和未成年的子女,父母对于成年子女,通常在经济上是没有必然的义务和责任的;

b.另一个团体单元是“国家”,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线,他们把国家看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为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但不能牺牲它来成全别种团体。在西方现代社会中,“国家”是最重要的团体单元。

(3)“差序格局”

①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②在“差序格局”的网络中,“家庭”的边界是不清晰的,具有“伸缩能力”,甚至可以“伸缩自如”,掌握各类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决定了作为私人网络中心的这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私人关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决定了他的“家”的边界。

③传统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体系是“由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在这个次序中,与每个人最切身而且最被看重的是每个人“己”的利益,其次是他的“家”,然后是他所在的更大一个范围的团体,这样一层一层推出去,最后到“国”和“天下”。

习题详解

1.如何看待农民的“经济理性”与“生存理性”?

答:(1)经济理性

①无论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看,农民都是具有经济理性的。

②舒尔茨以20 世纪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为理论原型,提出了一种在竞争的市场运行中追求利润的、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农民经济模式。他认为,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就像企业家一样,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根据利益调节生产以实现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③舒尔茨提出著名的“贫穷而有效率”命题,认为传统农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总是有效率的。农民表面上被认为不理性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他们面对外部限制条件时的行为理性,所以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2)生存理性

①农民的“生存理性”是指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与习俗等传统力量。生存理性主要表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中。

②卡尔·博兰尼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嵌入”到社会关系中的。

③斯科特指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所追求的绝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对于农民而言,第一位的是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如何从历史视角看待小农户和大农场作为农业经营形式在各个国家的发展趋势?

答:(1)小农是以户(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或兼有小手工业经营活动的农户。

(2)小农农场基本上是一种家庭劳动式农场,它不雇用家庭外劳动力也很少雇用劳动力,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可以利用,自己拥有生产资料,并且有时不得不将其部分劳动力用于非农经济活动;而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农场制,主要依赖于雇佣劳动经营农场。

(3)无论是传统国家的小规模农业,还是新大陆国家的大规模农场,其经营者的本质都是农民的家庭。农民家庭之所以能成为农业经营的主体,主要是由农业的产业特征所决定的。由于农业是在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下从事动植物生命生产的活动,因此农业的生产者就必须既与生产的结果有着最直接和紧密的经济利益联系,又必须对生产过程拥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这决定了受雇于他人的农业工人往往难以在生产中尽心尽力,而雇工经营的农业也往往难以达到农场主预期的经营效果。

(4)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有关国家和地区之所以严格限制非农民进入农业和农村,主要原因有:第一,避免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外来资本的侵害;第二,避免农地被违法违规用于非农业目的;第三,保持农村以村庄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稳定;第四是最主要的,就是保持农民家庭在农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其目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转型期,保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3.形式主义、实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视角下的小农各具备何种特点?三种研究为改造传统农业开出了哪些“药方”?

答:(1)形式主义

特点:形式主义传统以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他认为,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药方”:他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正确途径,不是苏联式的改造,而是在保存家庭式农场的生产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小农可以合理运用的现代“生产因素”。一旦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小农便会为追求利润而创新,从而改造传统农业,如同美国所经历的农业改革一样。

(2)实体主义

特点:实体主义的代表是经济史家卡尔·波兰尼,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都是以一个根据供求规律而定出价格的市场的存在为前提。将这种经济学应用到尚无此类市场的经济体系上,实际上等于强行把“功利的理性主义”普遍化。

“药方”:波兰尼提倡用“实体经济学”取代上述“形式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市场尚未出现之前的经济。他所提倡的“实体经济学”,则指出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中,经济行为“植根”于社会关系之中,并非取决于市场和追求至高利润的动机。“实体主义者”反对用西方传统经济学的模式来研究非西方的前工业社会。

(3)马克思主义

特点:小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一整套的阶级关系,即地主和小农生产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药方”:小农的生产剩余,主要是通过地租(包括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和赋税形式而被地主及其国家所榨取。封建社会中的农民,既非形式主义分析中的企业家,也非实体主义者笔下的道义共同体成员。他们是租税的交纳者,受剥削的耕作者,其生产的剩余用来维持统治阶级和国家机器的生存。

4.农户理论的不同流派对农民社会和农民行为的解释模式有何不同?

答:农户理论有多种不同的不同流派,其对农民社会和农民行为的解释模式表现如下:

(1)恰亚诺夫的“劳动消费均衡”理论

恰亚诺夫认为,对农民劳动家庭农场来说,没有工资范畴,农民农场只是用所消耗劳动的实物单位来表示其劳动耗费,对特定劳动耗费的评价,并非遵循资本主义簿记式“工资”原则,而是由农场的家庭在同劳动辛苦程度的主观评价进行比较之后,主观地认定是令人满意的或是差强人意的,而在决定劳动耗费的主观评价因素中,家庭需求满足程度是一个决定性指标,在完全相同的水平上,对于同样客观表述的单位劳动收益,主观评价的不同主要取决于:需求满足程度与劳动辛苦程度之间的基本均衡状况,如果基本均衡没能实现,即使劳动报酬是低水平的,家庭农场仍旧会投入劳力,如果平衡已经得到实现,只有非常高的劳动报酬才能刺激农民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2)舒尔茨和波普金的“利润最大化”理论

①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传统社会的农民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农场主,在经济行为上没有本质性差别,都遵循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②舒尔茨提出著名的“贫穷而又有效率”假设,他通过对该假设的实证分析指出,在“传统农业”(机械动力、化肥、生物技术投入以前)中,农民对资源做出了最佳运用,他们对资源配置的高效性甚至连“有能力的农场经营者”都不能相比。舒尔茨的结论是:传统农业的停滞主要在于传统生产要素的长期不变,因而改造传统农业的正确途径是提供给小农可以合理运用的现代生产因素,并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

③波普金在舒尔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户经济行为”的“理性”范畴进行延伸。在其代表作《理性的小农》中,他提出了中心假设——农民是理性的个人或家庭福利的最大化者,他所指的理性意味着,个人根据他们的偏好和价值观评估他们行为选择的后果,然后做出他认为能够最大化他的期望效用的选择。

(3)黄宗智的“农业内卷化”理论

①黄宗智在对中国20 世纪从30 年代到70 年代的农村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为折中的理论:中国的农户经济行为既受“家庭劳动结构”的限制,又部分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同时,农民所居于的劣势社会阶层地位,对其经济行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不能单纯用上述任何一种理论对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进行解释。黄宗智指出,“经营式农场”更适合于用舒尔茨的“利润最大化”理论加以解释;“家庭式农场”更适合用恰亚诺夫的“劳动消费均衡”理论来解释。

②对于恰亚诺夫提出的“劳动消费均衡”理论,黄宗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小农家庭在边际报酬十分低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劳动力,可能只是由于小农家庭没有相对于边际劳动投入的边际报酬概念,因为在他们心中,全年的劳动力投入和收成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耕地不足带来的生存压力会导致这样的劳动投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直至在逻辑上它的边际产品接近于零。这就是著名的“总产出在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条件下扩展”的“过密化”学说。

(4)斯科特和利普顿的“风险厌恶”理论

①基本内容

该理论流派的学者运用“风险”与“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理论”,对农户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和“利润最大化理论”一样,“风险厌恶”理论也假定农户是对期望目标最优化追求的经济单元,不同的是,它考虑到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风险决策理论有两个核心概念:确定等价物(CE)和期望货币值(EMV);前者类似于使风险选择能够在个人稳定偏好的范围中作为参照物的东西,后者是可供选择机会的平均期望值。“风险厌恶”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根据CE 与EMV 的比较,可以确定行动者的风险态度;当CE>EMV 时,行为者为风险喜好者;当CE=EMV 时,行为者为风险中立者;当CE<EMV 时,行为者为风险厌恶者。

②利普顿的相关观点

利普顿指出,风险厌恶是贫穷的小农的生存需要,因为如果他们不能负担从一个季节到下一个季节的家庭基本需求的话,这些处于绝对贫困边缘的小农将会被饿死;所以他们的经济行为遵循“生存法则”,他们表现出的一些表面上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实质上是出于“灾难避免”的理性考虑。

③斯科特的相关观点

斯科特清楚明白地指出,“生存伦理”和“安全第一”才是农民社会行动的基本原则。他认为,由于生活在接近生存线的边缘,农民家庭对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收益最大化,几乎没有进行计算的机会;典型情况是农民耕作者力图避免的是可能毁灭自己的歉收,并不想通过冒险获得大成功、发横财。用决策语言来说,他的行为是不冒风险的,他要尽量缩小最大损失概率;在大多数前资本主义的农业社会里,对食物短缺的恐惧,产生了“生存伦理”的原则。

编辑于 2020-06-21 10:36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