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康复医学科,主要开展以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和内脏疾病为主的康复治疗。康复医学科不仅具有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具有世界卫生组织为我国培训的第一期康复医师,以及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专业硕士学位的专业治疗师和高质量的康复护理队伍。科室主任吴永超教授擅长颈肩腰腿痛的康复和微创手术治疗,擅长脊髓损伤的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有深入研究,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微创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脊髓损伤委员会腰椎学组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等职。
在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后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以及脑瘫、脊髓损伤、帕金森病康复治疗方面卓有成效;在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变、手外伤术后的功能障碍、血友病和呼吸系统等内脏疾病的康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效果显著;对于各种炎症、伤口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也有良好的效果。
除康复科常规器械设备外,我科近年还引进了目前国内光治疗领域最先进的具有德国专利的威伐光治疗系统,针对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智能四肢联动训练仪,Biomaster运动控制评估及互动训练系统,ELINK手功能训练系统,美国专利的智能脉冲仪,语言治疗系统,呼吸训练系统等一大批先进的现代化康复设备。
临床研究方向:
一、神经康复:主要开展脑损伤、脊髓损伤的康复。近年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智能训练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应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痉挛的综合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综合治疗,以及现代康复和传统康复融合的研究。
语言康复的可塑性研究和多途径治疗方法。目前我们已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言语听觉重点实验室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一方面准备利用三年的时间为国内免费培养300名语言治疗师;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基础研究方面的合作,进行语言康复脑可塑性研究。目前,已有效开展了失语症、认知障碍、构音障碍、口吃、儿童语言、吞咽障碍等方面的评估和综合训练。
同时积极开展单病种管理,强化临床-康复一体化医疗模式,探索脑损伤和脊髓损伤治疗的规范化康复治疗临床路径,组建临床-康复治疗团队,积极探索亚急性期的系统康复治疗,通过这两个主要病种的研究同时探索双向转诊和三级康复网络的标准。
二、骨科和手外伤康复:借助我院手外科平台,进一步强化手外科亚临床-康复专科的建设,在完善和改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指康复中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手功能评估和治疗,实现手术后康复的安全、有效的同步介入,提高手功能的效果。同时,积极开展针对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新措施,以微创介入治疗为核心,结合药物、神经阻滞、脉冲治疗技术、先进的光疗等各种康复治疗等方法,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球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手术后疼痛综合症等病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三、血友病康复:血友病是一种先天性血液凝固异常的遗传性出血疾病,以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治愈,需终生输注凝血因子治疗,发病率为5-10/10万。严重者易发生关节和肌肉的出血,长期发作可以影响骨关节的生长发育,导致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以致四肢活动障碍,不能行走。近三年来我科和血液科合作积极开展血友病康复介入的探索治疗,取得了一定康复的效果。下一步拟探索凝血因子、出血和康复运动治疗介入时间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不同程度血友病病人的运动处方,已达到预防和改善出血所导致的关节、肌肉功能障碍。
四、颈肩腰腿痛: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常见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其机制涉及骨骼关节的炎症性/退行性改变、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炎症、小关节错位、肌肉组织的痛性痉挛、肌腱韧带的挛缩等。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针对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新措施,以微创介入治疗为核心,结合药物、神经阻滞、脉冲治疗技术、先进的光疗等各种康复治疗等方法,治疗各种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下一步拟探索药物、神经阻滞、脉冲治疗技术介入及运动处方的症状时间方案,希望通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不同类型颈肩腰腿痛病人的标准治疗方案。
五、ICU病房肺康复的早期介入:ICU病房病人病情危重,既有急性严重创伤病人,也有内外科疾患病人合并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这些病人多需较长时间卧床。长时间卧床的病人由于体力耐力的减退容易出现呼吸肌肉的乏力,加之卧位下痰液引流困难/误吸等因素,病人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及各种呼吸循环并发症。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引入了抗阻呼吸训练及评估系统,能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卧床病人的呼吸乏力,特别是在ICU病房呼吸训练的的早期介入,已达到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呼吸障碍患者的评估和训练,对心血管/呼吸疾病患者尽早开始床边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