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自信的拖把  ·  Type ...·  7 月前    · 
宽容的领带  ·  zkLogin | Sui 中文文档·  7 月前    · 
会搭讪的大葱  ·  java.sql.Statement.exe ...·  10 月前    · 
光明磊落的馒头  ·  The connection to the ...·  1 年前    · 
个性的跑步机  ·  Community Forums - ...·  1 年前    ·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个人自生来就是“坏”的。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初生的婴儿没有任何坏心和恶念,只是饥渴和不舒服的时候,才会用哭声来表达情绪。 我们经常用“一张白纸”来形容孩子,所以“好”、“坏”这些标签都是由他人创造的。

也许在贴“坏”这个标签的时候,人们大多是带着主观意念来判断。“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我们不了解一个孩子或者个人时,最不该的事情,就是通过主观来给出判断,因为结果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坏”标签对孩子影响

语言可以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也可以变成冰冷的利器,伤害他人。 当你把“坏” 的标签贴在一个孩子身上时,可有想过会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标签”影响他人对孩子的判断。

小学时,我有一位类似于昊昊一样的同学,出了名的调皮。一开始有人说他是坏孩子,后来变成了整个学校都认为他是不好的孩子。虽然在我的印象中, 他从未做过真正伤害到他人的事情,但很少有人会愿意通过“标签”来认识他。

社会心理学家李·罗斯说:我们总是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到他的性格,却忽视了真实的情况。人一旦被贴上“坏标签”,就会被他人慢慢形成固定印象,从而对这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另一方面,使孩子缺乏自信,自我放弃。

孩子还小,没有太多辨别是非与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当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很容易受到影响。即便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但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变得没有自信,甚至自暴自弃,自我放弃。

就像一项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标签”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行为和结果往往会向“标签”所暗示的方向发展。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坏行为”?

其实,哪有什么坏孩子,只不过是 被自己的“坏行为”影响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的坏行为时,该如何引导他们行为变得规范?

1、观察孩子的“坏行为”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我多年对孩子的观察发现,他们产生坏行为的原因基本有三种:

a、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有一个天生的技能,就是模仿。 他们通过模仿来了解、接受周围的一切,所以当父母、同学等行为不恰当的时候,很容易被孩子模仿。

b、表达内心的情绪,渴求关注。 有一些内向的孩子,他们不善于用语言、动作来表达自己,所以会通过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表述自己的不满,其实这些行为背后是希望引起父母、师长、他人的关注。

c、是他表达“善意”。 这样的方式会发生在年龄比较小或者内向的孩子身上,他们会通过一些 拍、推、拽等“过激”的行为来表达对一个人的喜欢 ,但不了解的人比较难以接受。

所以,想要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我们必须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行为,找到背后的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去引导孩子。

2、宽容接纳孩子

当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时,家长不要一味指责。因为你的言语不恰当,反而会造成伤害与不良的影响。要用宽容的心态对接纳。告诉他 这些行为不恰当,引导他做出正确的行为, 慢慢地帮助孩子改变。多给他们一些言语上的鼓励与拥抱,这些都是孩子改变的动力。

3、形成榜样的力量正确引导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这句话足见父母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孩子从小就会模仿我们的一言一行、处事态度、以及思维模式。

家庭教育学家Michele Borba说:当孩子过了八岁以后,童年时期的行为就很容易转变成为永久的习惯,未来即便是要改,也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所以,我们想要优秀的孩子,首先要做优秀的父母,这样才可以做孩子的榜样,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凌晨妈妈来叨叨:

正如文章标题所说,没有坏孩子,只有“坏行为”。 在培养自己孩子的同时,不要忘了要善待其他的孩子。不要因为 偏见、标签 造成对一个孩子的不良影响。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