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小米集团(下称:小米)披露2021年全年业绩。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32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同期经调整净利润(Non-IFRS)为220亿元,同比增长69.5%。
这份财报披露前,金融数据公司路孚特(Refinitiv)36位分析师对小米2021年营收的平均预期为3258.8亿元,Non-IFRS净利润的平均预期为216.7亿元。
可以看出,小米业绩小幅高出市场预期,但没有太大的惊喜,国内也有分析称这份财报“中规中矩”。
不过财务数字之外,小米多项业务的进展仍值得市场关注。
例如,在“现金牛”智能手机业务上,雷军已明确提出“正式对标苹果”,该公司今年在高端手机市场上会有什么新的动作,以及自研芯片有没有新的规划;在新提出的造车计划上,有没有具体的信息披露,现金流能不能维持长期的研发投入等。
资本市场方面,最新财报发布之前,小米股价已再次“破发”近2个月。在过去两个交易日累计涨超10%后,小米股价3月24日收跌近2%,目前市值3622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报发布当天(3月22日),小米宣布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随后该公司又在3月24日宣布,向4931位员工授予约1.749亿股小米股票,价值约21亿人民币。
以下为小米财报详细解读。
展望今年的手机市场,小米高管在业绩会上向观察者网透露,2亿台手机出货量在该公司2022年的计划之内。“我们的全球市占率还只是14.1%,距离第一跟第二名还有很多的提升的空间。所以我们2022年会持续注重多市场的布局,去把握更多的市场空间。”
在出货量之外,客单价(ASP)也是小米手机业务的一个关注点。
据财报披露,2021年,小米智能手机的ASP为1097.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其中第四季度的ASP为1143.6元。过去三年,小米手机的ASP持续提升,之前分别为959.1元(2018年)、979.9元(2019年)和1039.8元(2020年)。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业绩会上总结称,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是因为该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2021年,小米研发支出达132亿元,同比增长42%,营收占比由2020年的3.76%微升至4.01%。
观察者网注意到,虽然小米的研发投入有所提高,但研发强度仍不及苹果。财报显示,苹果2021年的研发投入为2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0亿元),过去三年营收占比浮动在在6%-7%。
2021年四季度,凭借iPhone和Mac电脑在高端市场的地位,苹果硬件业务毛利率达到38.4%,创出6年来新高。
网登网视备(沪)02020000041-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沪(2024)00000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395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0968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237657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