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保障协会(英文简称“ISSA”)养老、残疾和遗属保险技术委员会的一份名为 《理论上的养老金性别差距》( Theoretical gender gaps in pensions )的报告探讨了导致养老金性别差距的一些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考量。

有三种性别差距:

  1. 在领取每月平均养老金待遇方面的差距
  2. 在每月平均个人经济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
  3. 在终身领取养老金总额方面的差距

就领取的养老金总额而言,分析表明这方面的性别差距有所缩减,甚至发生了扭转。虽然女性每月领取的待遇通常较低,但由于其预期寿命更高,因此她们平均而言领取待遇的时间更长。例如在俄罗斯,女性的预期寿命比男性高32%,这意味着女性在其一生中所领取的养老金总额将比男性高出22%至25%。

然而,养老金关乎的是使老年人能够满足其日常生存需要,而不是他们总共领取多少待遇。这也正是性别差距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

女性的月平均收入将低于男性。不仅如此,因为她们比男性寿命更高,她们更有可能独自生活。研究表明,失去伴侣会降低配偶的经济生活水平,部分原因是由规模经济导致的。两人共同生活的经济生活水平要高于一个人靠夫妻收入的一半生活。

由于月收入较低,月支出较高,性别差距意味着女性在退休后面临着困难程度远要高出许多的财务状况。

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加以解决:

  • 在基于收入的养老金计划中引入性别差距均衡措施
  • 提供遗属津贴以补偿未亡配偶在伴侣去世后经济生活水平的损失
  • 将养老金待遇与平均工资增长挂钩

造成养老金待遇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一生的收入较低。总体而言,女性领取更低的工资。该状况可以部分归因于女性在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作和行业中占主导地位这一事实。女性劳动参与率之所以较低,部分缘于她们离开工作人员队伍以照顾家庭成员的时间较长。或许为了应对家庭的需要,女性工作时间更少,而且更为频繁地从事非全时工作。(有些计划)已采取后续矫正举措施以提高女性缴费的最终回报。

缩减男女之间终生收入方面的差距是一个超出政治家授权范围的社会问题。然而,调整养老金制度以确保男女待遇和经济生活水平趋同,乃社会保障制度尚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可在ISSA网站下载完整报告: https://ww1.issa.int/wssf2019/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