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被誉为“民歌的海洋”。自2006年起,刘三姐歌谣、那坡壮族民歌、壮族嘹歌、壮族三声部民歌等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见,壮族民歌是壮族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广西壮族民歌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其外宣英译工作对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传播学是翻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其将翻译作为研究的起点,运用传播学理论对翻译做出新的解释,主张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而外宣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交际活动,相比普通文本翻译,更注重传播效果。翻译传播学的引入,能有效指导广西壮族民歌外宣英译实践,为译者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广西壮族民歌外宣英译面临的挑战
翻译传播学认为翻译应忠实于原文,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意图和风格,同时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受众的接受习惯。此外,翻译应着眼于传播效果,根据翻译目的和受众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更大限度提高译文的传播影响力。从翻译传播学视域出发,广西壮族民歌的外宣英译面临着诸多挑战。
文化差异。广西壮族民歌根植于壮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之中,融入了节庆活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极为丰富,集文化地域性、风情民俗性、语言纯正性、形式多样性及演唱自主性于一体,其语言、意象和文化背景与英语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且较多文化元素在英语中缺乏对应的表达。因此,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本土化,在译词中保留广西壮族民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俗色彩,避免出现文化误读,成为广西壮族民歌外宣英译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语言障碍。广西壮族民歌中使用了较多的方言、俗语、谐音、双关语、拟人、拟物、隐喻等修辞,与英语存在较大的语法、词汇和语义差异,同时富含壮族特有的文化意象词、文化负载词以及壮族地区鲜为人知的植物名称等,如那坡壮族民歌《邀请歌》中的亮鱼、杨梅柱、枫木柱,《赶圩买花种》中的菁福等。这种语言差异使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英语表达,容易造成语义的丢失或误解,且一些地域文化特色在译入英语时也难以得到恰当的再现。因此,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语言本土化,采用英语母语人士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尽可能保留具有壮族特色的语言元素,成为广西壮族民歌外宣英译面临的又一挑战。
受众差异。广西壮族民歌的外宣英译目标受众主要为英语母语人士,其文化背景、审美趣味迥异。因此,如何实现受众适应化,在英译时考虑到受众的文化差异和审美趣味,适当调整内容和形式,使广西壮族民歌更符合英语母语人士的接受习惯,成为广西壮族民歌外宣英译面临的第三大挑战。
传播策略。当前,广西壮族民歌的对外宣传缺乏有效的传播策略。一方面,译者在翻译时倾向于关注语言层面的转换,而忽视了文化传播的目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市场推广和媒体传播策略,翻译成果难以得到有效传播,难以吸引受众的关注。因此,广西壮族民歌外宣英译也面临着传播策略不完善的问题。
广西壮族民歌外宣英译建议
翻译传播学强调译文的准确性、可接受性和传播效果,力求实现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结合广西壮族民歌特点和民歌外宣翻译的目的,在外宣英译时,译者可遵循可唱性原则、信息功能传递原则和三美原则。
一是可唱性原则。民歌翻译首先需考虑译词的可唱性。可唱性指译词需紧密贴合歌曲的节奏律动、音韵流转与旋律起伏。广西壮族民歌的外宣英译并非仅追求受众能够用英语演绎壮族民歌,其深远目的在于使受众深刻领悟民歌背后所传递的深邃思想与文化精髓,了解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国艺术的魅力,并以此为桥梁,向世界讲述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追求“词”与“曲”的结合,“达意”与“配乐”的契合,确保译词不仅韵味十足,且易于传唱,更大限度再现广西壮族民歌的情感和风貌。
二是信息功能传递原则。翻译旨在传递尽可能多的原文信息,但由于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标准的不同,对民歌以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则会造成翻译失误,产生文化误读,导致非但不能达到外宣的预期功能,还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因此民歌英译时,需坚持信息功能传递原则,以传播效果为导向,针对民歌中文化等功能词汇和文化异功能词汇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于文化等功能词汇,即在中西文化中意象切近或相同的词汇,可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以顺应受众的心理期待,增强接受效果。对于文化异功能词汇,即在英语中没有与其对应或对等功能的词语,可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其中,对于民歌中那些尚未广为人知的民俗文化词汇,为了既要保存其特色文化风味与价值观,又要使其译语更好地贴近受众的习惯,实现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可采用先异化音译、再辅以归化加注的翻译方法。
三是三美原则。广西壮族民歌内容丰富、音韵和谐、意境幽远,且结构多为五言四句式或五三五言六句式,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兼顾美学因素,实现对语言美、思想美和神韵美的追求。翻译家许渊冲提出了诗歌翻译标准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民歌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翻译,也需遵循三美原则。结合壮族民歌,“意美”指在传递壮族民歌原曲意思的基础上,需传达出民歌歌曲中所体现的意境和情感;“音美”指译词需传达民歌原有的音韵之美,重现悦耳的韵律和节奏;“形美”则指译词需重现民歌歌曲的外在形式,如长短排列、对仗形式、修辞手段等。因此,在英译广西壮族民歌时,译者需遵循三美原则,努力再现原曲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同时为受众带来歌曲在意蕴、音韵及形式层面的独特体验和审美愉悦,深化受众的文化适应与融合。
广西壮族民歌因其鲜明的民族性、纯真的民俗性和独特的个性化特点,其外宣英译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的对等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旨在准确传达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因此,在遵循可唱性原则、信息功能传递原则和三美原则的基础上,为保证壮族民歌外宣英译的准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也需建立完善的翻译校审机制,由熟悉壮族文化和英语语言的专家共同把关,确保英译文本的准确性、文化性和流畅性。同时,搭建多媒体辅助平台,结合音乐、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为英译文本提供直观形象的辅助,增强受众的理解和共鸣。此外,政府也应牵头加强市场推广和媒体传播,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将翻译成果推广到更广泛的受众中去,提高广西壮族民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此促进广西壮族民歌的国际传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邓娇,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文化自信自强”背景下广西民歌外宣英译研究(项目编号:GXKS2023QN037)成果。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国新网 许可证编号:1012006032)
CopyRight by www.ctnews.com.cn 京ICP备0501909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