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面对扑天盖地的营销广告,如何避免割韭菜,陷入恶性的消费行为?唯有商业教育。
营销学是一门试图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学科,那么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则是研究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消费和处置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商家在费劲心思得研究如何影响咱们消费者,如果再不学习一下相关商业知识,就永远只能当韭菜了。
消费者行为学就是值得学习的学科。带着大伙简单领略一下消费者行为学的冰山一角。
消费者行为学的起源
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应用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问题日益尖锐、竞争加剧而出现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有关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研究的理论开始出现,并有了初步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工业革命后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开始超过市场需求,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开始注重消费者需求的刺激和商品推销,推销术和广告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企业的“竞技”舞台。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根据企业销售的需要,开始从理论上研究商品的需求与销售之间的关系,研究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同企业销售之间的关系。
最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他出版的《有闲阶级论》(1899年)提出了广义的消费概念。 他认为过渡的消费是在一种希望炫耀的心理下被激发的。以他为代表的消费心理研究引起了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兴趣,也受到了企业的密切关注。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发展
1. 20世纪30~60年代:消费者行为研究被广泛应用于营销活动并迅速发展起来。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生产严重过剩,商品积压,销售非常困难。针对这种供过于求的市场状况,各个企业都在思考着产品销路的问题。而二战后的美国,由于军需品需求下降,转而生产民用消费品,导致市场也骤然膨胀,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也随之变化,难以琢磨。这一切使得企业的营销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开始重视市场调研,重视消费者。而这一时期,市场学、推销学等在市场营销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收到显著效果。这为完善消费者行为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产品销售服务。 50年代开始,企业越来越感兴趣有关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而更多的理论研究者也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
最著名的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另外一名心理学家海尔找到了消费者潜在的或隐藏的购买动机理论。另外,美国的经济学家科普兰提出的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可分为感情动机和理智动机对今天还有很大的意义。
2.70年代~90年代末,消费者行为学发展过程的重大的转折时期。
1968~1972年间发表的研究成果,比1968年以前所出版的全部研究成果都要多。这一时期有关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的各种文字上的研究不仅数量激增,而且质量也越来越高,研究方法也越来越科学。更多的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经济数学、行为学等被应用到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中。而且,有关消费者研究的内容也有了重大突破。
3.21世纪后,消费者行为学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学科种类大量涌现,有关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深化,门类也越来越多,如商业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由此可见,消费者行为学面临着新的挑战,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问题
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问题包括:
1.消费者的特征辨析(WHO)
2.消费者的心理行为(WHAT)
3.如何解释消费者的行为(WHY)
4.如何影响消费者(HOW)
推荐书籍
《影响力》
《魔鬼经济学》
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
在行为学的学习过程中,你不是在记忆或是理解什么高深的概念,你是正在学会睁开你的第三只眼 。
---
参考资料来源:
MBA智库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