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ills uses necessary cookies to operate our website. We will also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with Savills, including to show you more personalised content and tailored advertisements, if you select “Allow all cookies”.
Find out more.
Allow all cookies
1.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Voluptate delectus, sapiente ex molestias et soluta corporis quisquam assumenda facilis atque, expedita beatae mollitia harum cum, itaque temporibus animi aliquid accusamus.
2. Some tex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Voluptate delectus
facilis atque, expedita beatae mollitia harum cum, itaque temporibus animi aliquid accusamus
3. More tex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Voluptate delectus
facilis atque, expedita beatae mollitia harum cum, itaque temporibus animi aliquid accusamus
顶级旅行目的地
香港(上图)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2018年吸引了近3,000万过夜游客,曼谷和伦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
香港旅游业的繁荣得益于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近距离优势及其对内地游客的吸引力,但近期香港的动荡无疑会导致2019年赴港内地游客锐减。
在全球访客量排名前25位的城市中,有11个位于亚太地区,这反映了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受中国内地游客欢迎的澳门和新加坡均位居前五名。
就增长而言,排名前25位的多为印度城市,据欧睿国际预测,孟买将在2019年进入亚洲前十。耶路撒冷是增长最快的旅游城市尽管就规模而言——尽管就规模而言排在25位开外——过去两年中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强大的市场驱动力带来大量酒店开发和投资机会。
按访客人数排名前十的城市(2018),比例为两年复合年增长率
来源:欧睿国际、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
按增长率排名前十的城市(2018),比例为两年复合年增长率
来源:欧睿国际、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
1.5亿人次:中国游客的影响力
中国现在是全球国际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2018年出境游约有1.5亿人次。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称,这是2000年的15倍,且没有增长减缓迹象。例如,据国际期刊《旅游经济学》预测,到2025年,全球300强城市的游客中将有七分之一来自中国。
中国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加一方面给目的地城市的酒店业带来利好,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当地的零售市场,尤其是奢侈品市场。现在,中国是奢侈品消费最多的国家,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国外市场。奢侈品牌倾向于以能够吸引大量中国游客的城市为中心开设新店。在2018年,伦敦和曼谷的奢侈品新店数量即处于领先地位;过去两年中伦敦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增加了69%。中国旅游业纵然可以成为增长动力,但一旦涉及政治纠纷,这些旅游模式便会轻易转变,韩国、日本和美国已有先例。
下一个增长点
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在全球日益被视为未来的增长来源市场,除人口众多以外,印度同中国一样,也拥有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但印度的增长轨迹不会与中国一致。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测,到2020年,印度的出境游人数将达到5,000万,是2017年人数的两倍,但仅相当于中国10年前的水平。
尽管印度的旅游业增长轨迹可能落后于中国,但它仍有潜力成为国内、区域市场乃至全球范围内酒店需求的驱动力。其与中国旅游发展的不同点可能在于吸引印度游客的国家和城市。
例如,巴黎一直是深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城市,但由于英国和印度之间存在悠久的历史联系且语言无障碍(英语为印度的官方和商务语言),伦敦将成为印度出境游游客的一个主要目的地市场。
体验将如何影响市场
中国或许是最大的客源市场,但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千禧一代及更年轻的Z一代才是(未来仍是)旅游的主要驱动力。
他们不是以购物为目的,而是寻求体验,而体验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旅行。自2009年以来,30岁以下家庭的国外度假住宿支出增加了300%以上,境内度假的住宿支出增加了100%以上。这类人群是旅游行业的关键目标群体——全球千禧一代的消费能力预计将从明年开始超过X一代,推动市场发展。
但是,这一代人的旅行需求与前几代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住宿的角度来看,价格和体验将是关键,这一点从精品旅馆和混合空间提供商的增长中已经可以看到。例如,阿姆斯特丹的学生酒店融合学生公寓、旅馆和酒店,且室内场景很适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由于中产阶级的增加,特别是亚洲中产阶级的增长,到2030年全球跨境旅游人数将增长46%,达到18亿人次。这为游客住宿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机遇。然而,过度旅游的风险可能会让一些城市增长受阻。
由于民宿对居民住房的可用性和成本起到了负面作用,巴塞罗那和阿姆斯特丹已经开始考虑限制Airbnb的使用。巴塞罗那更是直接发布禁令,规定市中心不得开发新酒店。而在新酒店开发受限的城市,例如游客密度为欧洲最高的威尼斯,情况更显糟糕。
但是,真正的挑战不在于过度旅游本身,而在于如何在城市中拓展旅游业及其相关利益。随着旅行者越来越希望获得更多的“本地”体验,这可为城市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创造机会。
游客密度最高的十座城市,按平均每1,000当地人口所对应的游客人数
来源:欧睿国际、牛津经济研究院、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
如果“不坐飞机”运动得到更多支持?
千禧一代是全球旅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他们越来越注重环保,而航空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气候变化上升到许多国家议程的更高位置,不仅仅受到年轻一代的关注。到目前为止,这对我们的旅行需求影响不大。 然而,在瑞典,“飞行耻辱”运动已导致航空客运量减少而火车旅行人数增加。这一趋势或将扩散到其他市场。
这种飞行抵制运动是否会减缓或逆转全球国际旅行的增长趋势仍有待观察。但在其影响下,可能会有更多的人选择乘坐火车旅行,某些情况下可能还会放弃出境游计划,而这将进一步提振国内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