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020年停止招生并转设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144 个回答
作为和贵校长期接触的“老朋友”来客观解读一下:
7月22日三次更新
今日苏州方面和金陵学院分别有各自官宣,江苏省官媒也有通稿,应邀第三次更新解读
金陵学院方面,内容与前几次通告大同小异,但 首次公开确认了2023年起停止办学,金陵学院作为组织的身份已确定走入历史。
而在新闻通稿中,“ 建成后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将坚持对标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标准和运行机制,面向世界招聘一流师资队伍, 建立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确定了苏州校区将有本科招生。
此外,三份材料都提到了苏州校区的专业设置:



对比相同之处,以及有关南大金陵与苏州校区的历史承接关系(南京大学反复强调的 “金陵学院的历史和文化、权利和义务由苏州校区完成全部承接” ),可以推测如下结论:
在组织层面, 金陵学院作为组织的建制撤销 ,金陵学院原有的院系,经过重组、增设等方式,将与南大新设的国际学院、研究生院等组织共同组成新的苏州校区。
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相当于苏州校区“并购”了金陵学院,“股东”从金陵学院理事会换成了“苏州校区理事会”。 对学生来说,金陵学院的壳没了,自己以前所在的系所经过改组后融入苏州校区。
可以理解为小范围内的院系调整或公司间的资产并购。
利害关系等等在下文已交代。
衷心祝愿南京大学在苏州校区的新起点可以实现更高的飞跃,衷心祝愿金陵学院的毕业生在各各自的领域能进一步扩充南京大学的版图。希望两校学生在未来可以逐步弥合身份的差距,构建新的共同体,共建美好的未来。
苏州高新区宣传部: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最新进展来了!
新华日报·交汇点: 最新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正式获批 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号角吹响
金陵学院官网: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转设情况说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南京大学新闻网: https:// news.nju.edu.cn/zhxw/20 200715/i99976.html
最后 说点私货 ,我知道金陵学院的生源质量不算差,已经远超内陆一些“一本大学”。在这次独立学院的转设浪潮中,也有不少远远不如金陵学院的学校保留了下来,甚至是很滑稽的方式。可是 转型的代价与你本身好不好,没有必然联系。站在某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形势比人强 。纵观历史,消失的名校并不鲜见,即便是南京大学的两大源头:中央大学与金陵大学,也都经历过伤筋动骨的转型,这就是历史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也并非理所当然,期间无数的故事无数的人生可能最后并没有机会存在于历史的记忆里,尽管他们确实存在于历史中。 也正因为此,希望外校人员少些恶意挑拨,谁都有可能在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成为必要的少数人
==原始回答==
太长不看版:
完全取决于苏州校区未来招生(特指本科生)在南京大学本科生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再直白的说就是 苏州校区的毕业证是否与南京大学本部一样拥有985、双一流大学的身份 ,如果未来的招生具备了这个属性,则可以认为金陵学院作为组织与名词走进了历史(但不妨碍其实体被继承), 如果没有这个属性,那他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是金陵学院“高质量转型”的结果。
(插楼更新:再三强调请金陵学院的同学们与他人交流时务必保持冷静与克制,有情绪很正常,但更要学会分析利弊得失,去思考、探索如何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尽可能多的为自己和学校争取到更多的双赢途径,而不是屠版喊口号,这无助于自己也无助于学校形象。保持理智!保持冷静!)
详细版本:
首先,不要完全听信你们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的单方面说辞,他们面临着失业的问题,难免会带有一些悲观情绪,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请诸位同学保持理性。
正文开始,我们先观察一下通告部分,与此前南京大学党委会决议的通告是稍有出入的。即主客体置换。在最早的通报中,苏州校区的目标之一是建立一所“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而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依托”金陵学院来完成,即通报中的“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将整体搬迁至苏州高新区,将在现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苏州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https:// xiaobao.nju.edu.cn/c6/4 7/c18181a378439/page.htm
但是,形势比人强,教育部与今年5月1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使得南大原来的计划不得不进行调整。因此在最新的通报中,有关金陵学院转设工作的表述已经变成了“ 依托苏州校区建设完成金陵学院转设” 。而此前官方媒体新闻稿中常出现的“ 把苏州校区建成‘第二个南大’ ”的表述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 为建设‘第一个南大’提供不尽动力 ”。这种表述的变化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而2020年不招生的通知毫无疑问加剧了同学们“失学”的恐慌感,但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恐慌。
https://www.nju.edu.cn/71/ff/c3814a487935/page.ht m
我知道各位同学关心学校建制撤销的问题,以为学校转设后,学校建制就没了,新学校和自己无关系了。其实这是个误解。一直被认为和金陵对标的浙大城院,在其转型的批复中也有这样的表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关规定以及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研究决定, 同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浙大城市学院 ,学校标识码为4133013021; 同时撤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建制 。”
http://www. moe.gov.cn/srcsite/A03/ s181/202001/t20200119_416031.html
显然,学校的转设和原有建制的撤销是同步发生的,各个转设的独立学院都如此。(当然,如果有人非要和我杠浙大城院不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没有历史继承关系之类,你开心就好)
问题的关建在于“2020年停止普通本科招生”,要注意,措辞并非是“开始停止”,可以看出,关于后期如何融合发展转型(或者停办)金陵学院,其实南大这里也并没有成熟的规划,只停止一年,还是后面每年都停止,都留下了一个口子。而至于为什么2020年要停止招生,显而易见的是因为疫情原因苏州校区的建设已经无法按原计划交付了。而金陵学院每年也有两千多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防疫为重的当下,万一哪个环节出了点差错,谁都担不起这责任。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干脆图省事,不用逐步去苏州进行异地过渡了。
最后关于学校的历史继承问题,其实就是我开头所说,完全取决于苏州校区未来招生(特指本科生)在南京大学本科生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再直白的说就是 苏州校区的毕业证是否与南京大学本部一样拥有985、双一流大学的身份 ,如果未来的招生具备了这个属性,则可以认为金陵学院走进了历史, 如果没有这个属性,那他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是金陵学院“高质量转型”的结果。
最后说一些私货: 正如胡金波书记所说,“金陵学院诞生于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特殊的身份、特定的体制,连续九年在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做出了特别的贡献。”吕建校长所言“二十余年来,金陵学院紧贴需求,为扩大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感谢南京大学,当初以部分溢出的优质资源创造了一个还不赖的学校,让一部分学生有幸窥得优质高教的冰山一角。即便未来南大停办了金陵学院,希望未来的苏州校区可以提供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给社会。
金陵的同学们,本人工作单位并不缺优质学历的职工,但本单位招进来的贵校毕业生,完全不逊色于他们,甚至评比优秀职工时,也有你们的学长学姐。(可能和院系专业有关)我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你们还很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诚朴雄伟这四个字不仅是写在墙壁上的符号,更是要靠你们的综合实力才能刻在一代人身上的印记。
对学校心灰意冷、对未来飘忽不定想考研、出国深造的同学们,就向你们的优秀学长学姐学习。
至于奚落“三本学校无足轻重”的人,那些diss“独立学院的学生就是想要本部的毕业证”的人,你们看看,这嘴脸是不是像极了那些把维权说成“闹事”然后在一边说风凉话“你维权不就是想讹钱吗”的小人?
==7月16日应邀二更,关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
以下回答完全基于学校彻底撤销这一前提,即当下看,纯属YY。仅供参考
(22日tips,已确认金陵终止办学)
1、“查无此校”的问题
这种情况并不存在,教育部已经注册电子学历,档案并不会改变。国家承认学历有效性。
但必须说明,一些外人嘲讽的“国家承认你学历不就行了”纯属说风凉话,国家承认其实并不是门槛很高的东西,成人教育的学历证书国家也承认有效。难道说这话的哥们当年在可以参加普高招生的情况下选择了成人高考?
2、对考公考研出国升学就业的影响
考公:完全没有影响。(其实这就是国家承认学历有效性的体现,成人本科一样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
考研:理论上影响较小。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从金陵学院升学的去向就能看出,还是以长三角地区为多数。而长三角地区的多所超级大学都有自己的独立学院。这些超级大学,尤其是南大、浙大这样的学校都是省内的top存在,他们认可其独立学院,那省内、周边的学校也没有理由不认可。而对二本、三本充满歧视的其他地区的学校,本来就不待见独立学院,学院如果被撤销,无非就是给他们原有的歧视赋予了一层正向激励:看吧,民办的学校就是不正规。
出国:影响不大,长远来看有利好。
办学历史档案并入南京大学,意味着未来是由南京大学给你背书,对于在国外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这就是名正言顺的身份转正。
就业:短期影响不大,长远来看不太利好。
目前来说,其实非双一流大学的学生在hr眼里都差不多,但是金陵学院还很年轻,23年来学院的办学质量一直是上升态势,尤其是生源质量,从升学结果来看,已经超过了中西部地区一些省部共建的“一本大学”(以广西民族大学这样的“一本大学”为例,该校2018届毕业生升学至211学校仅仅36人,985学校仅仅8人,而同年金陵学院升入南京大学者就有37人,升学至211及以上学校者共132人,出国人数更是呈现碾压的情况,数据来源于两校官网)可就业面临的歧视难免比这些“一本大学”要多, 如果学院撤销,基本等于否定了学院毕业生可以通过时间磨砺获得市场认可的可能。相反,可能加剧一些用人单位认为“民办学校不正规”并进而否定毕业生的情况。
但是危中有机,校友会的成立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机遇,因为金陵学院虽然上升势头不错,但是和南京大学比那完全不在一个次元,可以说两校学生在就业层面上的交集不多。南大培养了很多高端人才,但社会并不只有高端人才组成,金陵学院的毕业生倘若在未来能在各自的行业做出不菲的成绩,未尝不是将南大版图进一步扩充的一股力量。
最后,关于如何回应吐槽:
很多知友的答案并不友善,我想大家应该也能看得出来,多数都只是欺软怕硬媚骨横生的软膝盖罢了。但是苍蝇多了确实很烦,下面告诉各位同学如何摆正心态:
1、“你们只是贪图南大的名头,是活该”
我看有不少同学否认这一点,其实没有必要,羡慕超级大学的名声没有任何问题,诸位也都是经过统一招考被录取的学生,在自己分数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学校,没有任何问题。说这话的,除非他用考了清华的分数最后报了职业技术学院,否则他又不是在贪恋自己学校的名头吗?
2、“南大已经给了你们校友身份了,你们还不满足”
其实南大校友身份的门槛也没有各位想的那么高,按照南京大学校友会官方小程序的注册流程,成人教育毕业生也是南京大学校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当初不去宜兴,你们自己闹的,活该”“也不想想苏州能不能看得上你们”“当初去宜兴的三方协议都准备签了”……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还传的有鼻子有眼,其实都是瞎传,还什么连三方协议要签了这种鬼话都出来了,看到这里差点没笑出来。相信这种传闻的人可能受教育程度也仅仅止于哪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高材生吧。他们的所有目的都是在发泄戾气,把“抗议”污名化为“闹”,让大家接受“闹事者活该,咎由自取,你蠢你活该”的观点。我这里说一句,去宜兴的结果也不会比现在好。去苏州产生的变数有三个,一是当地领导换了,二是疫情,三是教育部的命令。多的也不方便透露。总之大家认清这些就好,今天他们会认为金陵学院活该,哪天南大本部学生要被腾宿舍了啥的他们也会觉得南大学生活该。欺负少数人就是他们的这点出息了。
4、“建制撤销就是停办了,你们引以为豪的母校就是彻底消失了,新学校和你们的母校没有一毛钱关系”
打个比方,你家的那个镇转设街道了,镇的建制当然也取消了。这个时候有人过来和你说:“哎我告诉你啊,你的故乡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没关系,国家承认你的户籍有效性,承认你的身份证合法性,但是现在的街道和你的故乡已经是两回事了,你必须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要再说这是你得故乡了,这个街道和你的故乡没有半毛钱关系”……骚年,你可能需要去医院看看脑子。
……目前就先想到这么多,再有什么吐槽随时补充
问我是谁?我是谁不重要,我只是个关心公共事务的油腻肥宅而已。 希望各位同学以后步入社会或其他高校还能保持学习、保持进步、保持热忱、保持同理心,深刻理解“发展”“改革”“转型”之要义与代价,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社会正义。
我关心各位同学的成长,更在乎各位同学能否走在正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