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再次受到了多空因素的共同冲击。2022年,俄乌冲突发生后,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大幅飙升,冲上120美元/桶的高位。而随着市场情绪逐渐平静,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回落。在去年油价高涨期间,美国曾多次敦促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组成的“OPEC+”增加原油产量,以降低高企的油价,但“OPEC+”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其减产计划不变。

4月初,“OPEC+”意外宣布大幅减产逾百万桶。一时间,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全球石油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将出现紧缩局面。日前,OPEC在最新公布的月报中,将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预测维持在232万桶/日不变,并且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超过疫情发生前水平,达到创纪录的1.0189亿桶/日。在此之前,沙特和其他“OPEC+”产油国宣布进一步减产约116万桶/日。这一意外之举导致国际油价迅速飙升。市场担忧进一步的减产行动将导致国际原油市场供应的收紧,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具体而言,沙特将从5月起实施自愿减产50万桶/日的计划,直到2023年底。科威特将自愿从5月开始削减12.8万桶/日的石油产量,持续到2023年底。阿联酋将从5月到2023年底自愿将石油产量降低14.4万桶/日。哈萨克斯坦将为“OPEC+”减产贡献7.8万桶/日。阿曼将自愿从5月开始,减少4万桶/日的石油产量,持续到2023年底。阿尔及利亚将从5月起至2023年底削减4.8万桶/日的石油产量。而俄罗斯将自愿减产50万桶/日的石油产量,并且将减产承诺延长至2023年底。此前,为回应西方的制裁措施,俄罗斯曾表示,将在3月将其原油产量削减50万桶/日。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表现的重要因素。市场对于美联储5月加息的预期和看法将影响美元的表现,从而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影响。截至4月17日,受到美元走强的影响,油价由涨转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55美元,报收于收于84.76美元/桶;美国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69美元,报收于80.83美元/桶。

“到2023年底,“OPEC+”的额外减产将使全球石油供应量减少40万桶/日。从全年来看,全球石油产量增长将放缓至120万桶/日,而2022年为460万桶/日。而以美国和巴西为首的非“OPEC+”国家将推动2023年石油产量的增加。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