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惠文王在统治赵国的时候,意外得到了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世上罕见的宝玉,名叫和氏璧。

秦国的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立刻派使臣送来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块稀有的和氏璧。

赵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后认为,如果把和氏璧交给秦国,恐怕不仅失去了和氏璧,也拿不到秦国的城池;如果不给秦国的话,秦国肯定会派兵来攻打我们。

这时候,有人向赵王推荐说:“不如,召见蔺相如吧,他见多识广肯定可以顺利解决。”于是赵王立刻找见了蔺相如,问他是否可以将和氏璧给秦国。

蔺相如说:“秦国强大,我们不能不给”。

赵王又问道:“如果秦国拿走了我的和氏璧,却不给我那十五座城池,怎么办啊?”

蔺相如十分淡定地回答说:“秦国用城池来交换和氏璧,如果我们不答应,理亏的是我们。但是如果赵国把和氏璧交给秦国,而秦国没有遵守约定,不给赵国15座城池,那么理亏的就是秦国。对比这两种对策,我们宁可答应秦国,让它去负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听完之后默默点头,觉得蔺相如说的很有道理。接着就问道:“那么,谁愿意出使秦国,做我们赵国的使者?”

蔺相如回答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我可以向大王保证,如果秦国把城池给了赵国,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如果他们不交出城池,我会完好无损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于是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了秦国。秦王就坐在普通的宫殿接见了蔺相如。这时候他按照约定向秦王献上了和氏璧,秦王非常开心,把和氏璧传给自己的嫔妃和宫中的侍从看。

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没有想给赵国十五座城池的意思,于是就走上前去说道:“和氏璧的上面有一点小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实际上,和氏璧根本没有瑕疵,蔺相如只是想找个借口拿回和氏璧而已。

蔺相如拿到和氏璧之后,就退了几步,把身子依靠在大殿的柱子旁,愤怒地说:“大王您派使者来到我们赵国,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们这块和氏璧。

赵王就召集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想依仗自己的强大拿走和氏璧,秦国是不会给我们城池的。”

“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彼此来往也不会互相欺骗,更何况是我们这样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我现在来到秦国,大王您却在普通的宫殿里接见我,得到和氏璧之后,又把它随随便便地传给嫔妃大臣们看。我看大王根本就不想补偿我们赵国十五座城池,所以我就要拿回和氏璧。如果您一定要逼迫我,我现在就把自己的头和和氏璧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

秦王听了之后十分担心他真的会撞碎和氏璧,于是赶紧道歉,并且还召唤官吏来查看地图,指明要送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是哪些。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是假装划给赵国而已,所以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我们赵王敬畏您,所以献出了和氏璧。

但是赵王在送壁之前,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堂上用招待使者的礼节招待我们,我才会为您献上和氏璧。”

秦王听了之后,觉得不能硬抢,所以就答应斋戒五天,在这期间他把蔺相如安顿在旅舍。蔺相如想,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是肯定会违背诺言,也不会拿出十五座城池给赵国的。

所以他就让自己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那块和氏璧,从乡间小路把它平安地送回了赵国。

秦王斋戒了五天之后,在朝堂上用最隆重的礼仪宴请了赵国使者蔺相如。

蔺相如来到大殿之后,就对秦王说:“秦国历代的国君,没有一个是信守承诺的。我实在是担心被大王欺骗,而因此对不起赵国,所以我早已经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再说,秦国如此强大,如果秦国先给我们十五座城池,我们赵国怎么敢不交出和氏璧呢?我知道我欺骗了大王,罪该万死,请大王惩罚我吧!”。

秦王听了之后十分生气,但是又无可奈何。接着他说道:“我现在就算杀了你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会断送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我还不如好好招待你,让你平安地回到赵国去。”

最后,秦王在朝廷上按照正式的礼节招待了蔺相如,并且派人送他回到了邯郸。

蔺相如回到赵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贤能的人,就任命他为上大夫。最终秦国也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没有把和氏璧再献给秦国。

学道理 :完璧归赵用来比喻把原来的东西完整无缺地还给本人。

近义词 物归原主

反义词 :强取豪夺

造句 我今天要去舞会 ,你的礼服借一下,明天一定完璧归赵。

什么是和氏璧

关于和氏璧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楚国人卞和,在楚国的大山中发现了一块美丽的玉璧,于是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来鉴别它,结果这人却说它只是一块石头。于是厉王十分生气,认为卞和在说谎,就下令砍掉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驾崩之后,卞和又把这块玉璧献给了继位的楚武王。武王又找来了雕琢玉器的人来鉴别它,结果大家都说它只是一块石头。

于是武王也认为卞和在说谎,又下令砍掉了他的右脚。

武王驾崩之后,文王继位,卞和抱着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到眼泪都流光了。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派人去问他:“普天之下受到刑罚的人那么多,你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

卞和说道:“我不是因为受刑罚而伤心,我伤心的是它明明是块宝玉却被所有人认为是石头,而我这个忠贞的人却也被认为是说谎的人。”

文王听了之后,就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这块玉璧,发现里面果然是块宝玉,于是就命名它为“和氏璧”。

每天6分钟,听成语懂道理

快加入“花生宝贝陪读计划”吧

☟ ☟ ☟

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欢迎转发朋友圈,和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喔!置顶我们的公众号和小程序,每个故事都不会错过啦!

宝贝晚安故事 (微信小程序)

▼进入小程序方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