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才子解缙的一生,被自己的性格毁了,爬得高,跌得惨。

解缙在民间故事中有很多才思敏捷、智对皇帝的段子,许多人可能以为这哥们只是一个传说。实际上,解缙的的确确是明朝才学一哥,才高八斗,少年得志。解缙历仕三朝,其一生起三落,跌宕起伏,能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许多人生启示。

解缙的第一个人生高峰,发生在他十八岁到二十岁时,十八岁那年他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一举拿下解元,第二年,接着又中了进士。因为从小就有神童的名声在外,深得朱元璋赏识,被单独召见,朱元璋对解缙说:“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

青年解缙傲气正直、针砭时弊,向朱元璋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朱元璋读后称赞其才。自此之后解缙便一发不可收拾,文章越写越尖锐,成了彻头彻尾的愤青、意见领袖。他错误地高估了自己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替自己的好友李善长申辩,最终惹恼了朱元璋,被撤去了官职,朱元璋丢下一句“十年之后再用”。

明太祖朱元璋

被贬回家的解缙非常苦闷,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决心丢掉身上的书生气和幼稚,改变自己的性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三十岁的解缙抓住机会,打通关系网,结交建文帝身边的人,最终从老家回到京城,在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在江西老家呆了七年之后,总算再次回到京城,解缙内心无比欣喜。

然而好景不长,四年之后,靖难之役,建文帝很快就垮了,朱棣兵临城下。这个时候的解缙是清醒的,他没有忘记被贬回老家的那七年,表面上陈说大义,批评朱棣造反,私底下却偷偷地收拾包袱,连夜赶到城门外投靠了朱棣。后来,由于其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才能,被明成祖朱棣选为主持《永乐大典》编纂的负责人。

永乐二年(1404年),三十六岁的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时。朱棣曾经召见解缙等人说:“你们七人朝夕相处,我经常在宫中称赞你们的勤勉谨慎。往往最初容易谨慎,而最终仍然能保持下去的则很难,希望你们能够共勉。”于是各赐五品官服等。恰逢立春时,朱棣赐其等金绮衣,与尚书地位相同。

故事如果到这里结束,那就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但是解缙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一得志便张狂。他又跳入了一个自己并不擅长的政治斗争大漩涡,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公开支持皇长子朱高炽,最终因为插手皇家内部事务,被皇次子朱高煦抓住把柄,被贬广西,从此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后来,借着汇报督饷的间隙,他又私自拜见太子朱高炽,被朱棣认为是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终以“无人臣礼”下狱。

明成祖朱棣

下狱五年后,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给皇上看狱中囚犯的名单,朱棣见到解缙的姓名问:“缙犹在耶?”。解缙还活着吗?纪纲立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纪纲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就这样在大冬天被冻死了,此时解缙年仅四十七岁。解缙去世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流放到辽东。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解缙对官场上那些庸才的挖苦和讽刺。

对同僚大臣,他口无遮拦,品评起来毫不留情。说某人诞而附势,虽有才而行不端;某人可算君子,却短于才华;某人有德望,但不疏远小人。这些被他藐视的人,都是朝廷大员。他们听到解缙的评论,能不反感和嫉恨?

朱元璋叫他提意见,解缙大冒傻气上万言书,历数朱元璋政令多变,一发火就除根剪蔓地滥杀,小人趋媚,贤者远避,贪婪者得计,廉洁者受刑,吏部无贤否之分,刑部无枉直之判。

朱棣就皇位继承人问题找解缙,征求意见。说是“征求意见”,其实是希望他“没意见”,解缙又把皇帝的话当真了,于是乎“善称之不容口”、“无顾忌 ”。他哪里晓得那只是“表面姿态”。解缙的性格使他有啥说啥,但是,朝堂上,有时却需要你装聋作哑。

解缙对“皇帝心理学”一窍不通,这是最大最可怕的“腹中空”;对“官场关系学”没有学透,这是遭同僚嫉恨根基不稳的薄弱环节,真正的“根底浅”。

解缙口无遮拦,恃才放旷,最终导致同僚反感,皇帝抛弃。

解缙一生,三起三落,起是因为有才,落是因为性格。解缙的性格,说俗点,傻傲傻傲的,张狂起来把谁都不放在眼中,一句话,恃才傲物,不合群。这种有缺陷的性格,只要自己能意识到,其实是可以改变的,解缙第二次东山再起就是他主动改变的结果,可惜这位才子,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得志就张狂。

狼群中,一只狼很孤傲、不合群,其结局必是被群落遗弃。所以说,那些性格上有缺陷、不合群、爱走极端的人,如果不改变自己,其人生最终一定会毁在自己的性格上,结局必然会像解缙一样,大冬天被埋在雪里,惨是惨了点,倒挺浪漫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