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調音階

一個音階的聲音是由該音階中特定的音程關係所決定的。 大調和小調音階是最常見的兩種音階,它們常被運用於各類型音樂中。除了這兩種外,還有許多其他音階。

大調音階包含七個音符(第八個音開始循環),它由特定模式的 半音 (相連音)和 全音 (相隔兩個半音)組成。

任何一個大調音階,不論主音是什麼,都有著這樣的全音和半音的特定組合:

全 - 全 - 半 - 全 - 全 - 全 - 半

當你改變主音時,請留意音階中的一些音符有時附加了降號或升號。這裡有幾個簡單規則解釋如何正確標記大調音階中的音。

  • 半音全音的排列模式永遠是 全 - 全 - 半 - 全 - 全 - 全 - 半
  • 為了保持半音/全音排列模式,大調音階中的一些音符需要使用到 ♭ 或 ♯ (除了C 大調)。
  • 每一音名字母只會使用一次。例如,一個大調音階裡不可能同時包含 A♭ 和 A。
  • 音名字母永遠按字母順序排列,G之後再次從A開始。
  • 從一個黑鍵開始

    每一個黑鍵可以有兩個音名(例如 D♭ 或 C♯),那我們如何決定哪一個作為主音呢?在本課程中,我們選擇最少升降號的音階。例如:

    D♭ 大調有五個降號:

    所以我們通常會叫D♭ 為音階的主音。

    你發現了嗎...?

    如此例子所示,升號或降號有時也可以用來標示「白鍵」。 有些音階(如上面所示的C♯ 大調)會使用如 E♯ 和 B♯的音名,看起來可能有些奇怪,但為什麼這些音符不能簡單地寫成 F 和 C 呢?

    答案在於前面解釋過的音名標記法。 因為每個音名字母在大調音階中只可使用一次,所以有些音階必須用這種罕見的標記。 在 C♯ 大調中,E 和 B 這兩個「位置」要升(以保持大調的半音/全音排列模式),F和C 也是根據標記法而標記為 F♯ 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