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梁诗
”可以说是最早的联句诗。
汉武帝
元鼎二年(公元前——五年)春,起造了一座
柏梁台
。此台用香柏为梁,故名柏梁。元封三年(公元前一O八年),在柏梁台上开宴,规定二千石以上的官,能作七言诗者,可以坐于上席。于是皇帝首先作了一句七言诗,亲王、大将军、丞相等按官位高低每人接下去作一句,都用皇帝所作第一句的韵脚。从此文学史上出现了第一首连句体的《柏梁诗》。“柏梁诗”既是诗题,又是诗体名词。从而后世的一切联句诗都可以称为“柏梁诗”或称“柏梁体”。太初元年(公元前一O三年)十一月,柏梁台被大火烧毁。“柏梁诗”遂成为此台唯一的纪念文献。
[1]
柏 梁 诗
迫窘诘屈几穷哉(东方朔)
从梁王以下二十二人都是文武官员,每人作诗一句,讲他自己的职责。例如太常卿是礼乐官,他管的是“撞钟伐鼓”。宗正卿是主管皇族的,所以他知道“宗室广大”,贵族愈多。京兆尹是首都市长,他最怕“外家”和“公主”,他管不了。大官令是管理果树园的,他不会做诗,只会凄合果名七字。上林令是管理上林苑的,而上林苑是皇帝的猎场,“走狗逐兔”是他的本职。最后还有二人:郭舍人是武帝的管家,东方朔是文学侍从,此二人都以滑稽著名。故以诙谐的诗句结束。郭舍人说:我咬宫女的嘴唇,甜得象饴糖一样。东方朔说:我做不出七言诗,窘得简直没有办法了。 这里有许多官名,如大鸿胪、大司农、执金吾、京兆尹等,都是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O四年)所设置,元封三年还没有这些官职。梁孝王名武,是汉文帝的儿子,元封三年以前早已去世,怎么还能“从梁来”。这些都是疑点,因此有人以为是伪作,但此诗见于《三秦记》,即使是后人伪作,时代也相当早,它仍然可以说是最早的联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