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东大、南航频设分校,释放什么信号…

当前以长三角为首的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幼升小”、“小升初”正在朝集团化办学演变,未来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高校也将采用“联盟”抱团的形式,构建互联互通、紧密合作、开放共享的研究型大学合作载体。

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将成为一种趋势公众号:新知房产 “贴牌教育”值不值?论名校集团化和潜力学区房的未来

南京自古繁华,有着2500年的人文历史,从古至今有不少文人墨客吟咏这秀丽的江南水乡。说起南京的高等教育,能令人脱口而出的,不下于十几所。

最近半年,想必大家都被刷屏了,南京在高校“走出去”持续发力,河大、东大学、南大、中国药科大学、南农、南理工等高校抱团在周边城市落子!

近日,又传出劲爆新闻,苏北盐城、苏中扬州将再建2所高校,一个是“国”字头——中国药科大学,一个是长三角一流TOP5工科名校——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1

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纲要》截屏

该《纲要》在“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中提到,建设 江苏传媒学院 ,筹建 江苏戏剧学院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0月26日,南京市溧水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溧水发布”曾发布消息称, 江苏传媒学院(筹)已确定落户溧水石湫

另外,2020年10月8日,在池州学院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高校网络视听论坛上,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沈义贞发言时也透露,江苏省正在筹建“ 江苏传媒学院 ”。

苏州教育电视微信公众号“苏州教育-传媒有道”也曾透露, 苏州将整合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资源,积极筹建“江苏(或苏州)电影学院” ,形成“北北影、南苏影”的布局。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的通知, 要求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尽快转设 ,成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

除此之外,南京不少高校开始在省内其他地级市开设校区。

比如,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溧阳天目湖校区 等。

当然,这些校区大多位于苏南,有的还是县级市。如今,南京的一些高校开始在苏北布局。

据淮安“盱眙发布”报道,今年1月14日, 盱眙召开南理工盱眙校区建设推进会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出席。

另据连云港市东海县官方发布的消息,去年8月底, 东海县人民政府与南京农业大学正式签署了共建南京农业大学东海校区框架协议。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南农大将优先把条件适合的项目放在东海实施,优先把最新的成果放在东海转化,优先服务东海发展。

南农大将把“东海校区”作为学校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基地,构建新时代“大学服务大地”、服务地方发展的新典范。

另据“盐城发布”报道,今年1月31日, 盐城市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盐城举行

据报道,盐城市将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教育等领域的学科、人才、科技优势,创建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医学本科院校。

2021年2月6日上午,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转设扬州办学签约仪式在扬州市举行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校长张广军,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市长张宝娟、市委副书记孔令俊等出席签约仪式。

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表示,依托东南大学丰富的科教资源,雄厚的办学实力,努力把新学院建成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与东南大学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打造校地合作典范。

之所以南京一流名校纷纷在省内其他城市尤其是苏北布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2

在今年1月底结束的江苏两会上,不少来自苏中苏北地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提到, 江苏高校应优先到苏中苏北地区设置分校。 有江苏省政协委员认为,当下,江苏省高等院校的布局非常不合理,集中体现在苏北地区高等教育的严重不足。而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对于加快苏中苏北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江苏经济呈“南强北弱”态势:2020年江苏四个GDP“ 万亿俱乐部 ”城市中大部分都位于长江以南,苏北五市中有四个都还没到6000亿元。

高校资源方面,南北差距更加明显。澎湃新闻从江苏省教育厅官网获悉, 江苏目前54所本科院校,有多达40所均位于长江以南五市 。其中有近30所都在南京;共10所部属高校,南京占了五分之四。

而苏北的 淮安、盐城、宿迁和连云港 四市, 相加一共只有6所本科院校 。而且,其中只有连云港拥有 一所“大学” ,即江苏海洋大学,其余三市都只有 “学院” 。只有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高校资源相对丰富些。

徐州目前共有4所本科高校,其中,中国矿业大学还是部属高校。尽管如此,徐州与苏其他城市加起来也并不能与苏南相提并论。相应地,却折射出苏中苏北之弱势。

比如苏北,除徐州之外的四个地级市,相加不过6所本科院校, 平均每个城市只有1.5所 。江苏省政协委员李立顺向澎湃新闻表示,要进一步 加大对苏北高校、特别是新建高校的支持力度 ,促进高校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从高校和苏北的发展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可以发现,现在高校已经不局限于自身所在的城市,不同的城市和高校间已经有了非常紧密的关系。

如今这些高校通过引进苏北各市,和南京的资源互相整合,有益补充,不仅能解决苏北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不足的难题,填补高等教育的不足,也能发挥“双一流”高校既出高水平成果又出高层次人才的双重效能。

另外,对于苏北而言,更是有长远的意义。有来自各城市的顶尖高校布局于此,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更好的和苏北本地企业发展方向对接,能为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和产业支撑。

3

近年来,高校成立大学联盟之风日盛,名校抱团发展大势所趋。

除了华东五校外,华东地区三省一市还有诸多实力强劲的双一流高校,特别是上海市和江苏省高教整体实力异常强大。其中上海市共有4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10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省共有15所双一流高校,包括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1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而建设高等院校,振兴产业发展的背后,一定需要人才的支撑。

此前,苏南代表城市——苏州2020年就荣登全国最佳引才城市。这也是苏州市首次荣获该奖项!足以表明苏州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已经非常强劲,值得高精尖、高学历人才留下。

如今,很多城市都在通过政策、补贴等各种手段来吸引人才的现在, 苏北已意识到城市发展需要补足短板,其实已经将思路从“吸引人才”转变为“培养人才”,这是一种“自产自销”的理念。 南京高等院校大学联盟成立,将有助于各大高校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开展战略合作,有助于推动江苏省尤其是苏北经济的快速崛起。

发布于 2021-03-08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