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法文:Premier Empire français,下文所配外文均为 法文 )是 拿破仑 建立的一个 君主制 国家,又被称 拿破仑帝国 ,在19世纪的 欧洲 影响甚大。帝国本土包括今天的 法国 比利时 卢森堡 、德国 莱茵河 左岸、 意大利 部分领土,鼎盛时期影响范围占据大半个 欧洲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成立 法兰西帝国 ,取代了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拿破仑 称帝,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cais),结束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执政府 的统治。对外多次打败了 反法同盟 军队,传播 民族独立 和自由民主的思想。
法国大革命 让欧洲各王室感受到威胁,故欧洲诸国组建 反法联盟 妄图扑灭法国共和政权。第一帝国在对 第三次反法同盟 中取得胜利,击败 奥地利 普鲁士 俄罗斯 葡萄牙 等国,其中包括1805年 奥斯特里茨战役 及1807年 弗里德兰战役 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 蒂尔西特条约 》的签订下结束。
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被称为 拿破仑战争 ,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 西欧 波兰
在侵俄战役惨败后,第六次反法联军于1814年3月31日攻入 巴黎 ,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 厄尔巴岛 波旁王朝 复辟。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 厄尔巴岛 返回巴黎复位,史称 百日王朝 。6月18日, 拿破仑一世 滑铁卢战役 战败。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 圣赫勒拿岛 ,第一帝国正式告终。
1803年,英法之间再度发生战争。为战胜 法国 英国 不断寻求盟国,组成新的 反法同盟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次年, 奥地利 、普鲁士和英国签订盟约,俄罗斯也随即加入反法同盟。新生的 拿破仑帝国 面临当时欧洲最强国家的联合夹击。
此时,拿破仑也在为入侵英国积极准备,他在海峡沿岸集结大量兵力以及几千条帆船和驳船,让部队进行海上和登陆两栖作战训练。拿破仑率军不断打击英国在欧洲大陆的盟国。他率部队从乌尔姆向东推进,在 摩拉维亚 突然袭击俄奥联军,取得了奥斯特利茨大捷。这次大捷之后,俄国残余部队退入波兰,奥地利与法国缔结了和约,拿破仑从 奥地利 取得 威尼斯 地区,把威尼斯并入了受他控制的 意大利王国
1806年,进攻 神圣罗马帝国 ,逼迫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弗朗茨二世 退位,仅保留其奥地利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拿破仑称帝
1807年,拿破仑与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一世 在俄国与普鲁士边境涅曼河的一个木筏上进行私人会晤。在会谈中,拿破仑想方设法打动亚历山大,抨击英国是欧洲一切纠纷的制造者。会谈结果,双方签订《 提尔西特条约 》:法兰西帝国和 俄罗斯帝国 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这一同盟在表面上维持了5年。但亚历山大很快发现,他在这个同盟中赢得的不是和平,而是时间。

法兰西第一帝国 大陆体系

与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取得的辉煌 胜利 相反,1805年10月,法国海军在 特拉法尔加海战 中再次败于英国海军名将 纳尔逊 。眼见从海上入侵英国已成泡影,拿破仑将对英战术转向经济战,对英国实行严格的“大陆封锁”,不准英国船驶进欧洲各港口。
1806年,拿破仑颁布《 柏林敕令 》,禁止与他结盟的或附属于他的欧洲任何地区输入英国货物。第二年,他根据《 提尔西特条约 》,命令俄国和普鲁士加入“大陆体系”。几个月后,曾经与英国一道加入“反法同盟”的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相继向英国宣战。
拿破仑还要求 葡萄牙 和丹麦两个中立国也加入“大陆体系”,但一直唯英国马首是瞻的葡萄牙拒绝服从命令。为了惩治葡萄牙,控制整个欧洲海岸线,完善“大陆体系”,拿破仑率军越过 比利牛斯山 ,征服西班牙和葡萄牙。这场战争使得法国陷入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泥沼,英勇无畏的西班牙人民拖住了拿破仑30万精锐部队。与此同时,英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稳住其欧洲大陆最后的这座 桥头堡 ,不断增兵援助葡萄牙军队和西班牙反法 游击队
由于 工业革命 ,英国积累了大量 财富 ,其财政储备足够资助欧洲各国打败拿破仑。在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各国人民也越来越不安定,越来越想获得民族独立, 启蒙运动 和大革命的思想开始在被统治国广为流传。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一世 也对他的法国盟友很不满意,因为他除了于1809年吞并 芬兰 以外,再没有从联盟中得到其他利益。
法国势力范围圈
1811年,俄国正式退出“大陆体系”,英俄恢复商业关系。拿破仑决定率军远征 沙俄 。他在东普鲁士和波兰集中了一支号称70万人的大军,于1812年6月侵入俄罗斯。9月,法、俄两军在 博罗季诺 会战,俄国军队在 库图佐夫 公爵的指挥下成功阻挡了法军的攻势。在攻入 莫斯科 后,拿破仑才发现他占领的是一座空城。莫斯科人用烈火迎接了这位皇帝,拿破仑醒来后看着被火光映红的天空不禁大喊:“烧掉自己的家园!……多么野蛮!这是什么样的民族呀!”
俄罗斯 的寒冬让拿破仑吃尽了苦头,在进入俄国的61.1万法军中,死于战争伤亡、饥饿和被风雪折磨的有40万人,被俘10万人。与此同时,欧洲所有反拿破仑的力量又重新集合起来。俄军尾随法军挺进到中欧,普鲁士和奥地利也转而与沙俄联合作战,意大利也爆发了反法暴动。英国军队在 威灵顿 的率领下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法国本土。
1812年12月,拿破仑秘密离开在俄罗斯风雪中艰难撤退的军队,依靠雪橇和马车穿越欧洲到达了巴黎,组建了一支新军。但是新军缺乏训练,随他征战多年的许多优秀军官又在西班牙和俄罗斯的战争中大批伤亡。
1813年10月,法军在 莱比锡会战 中战败。第二年4月,拿破仑宣布退位,被 流放 到意大利海岸附近的 厄尔巴岛 上。
法兰西第一帝国版图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秘密逃离厄尔巴岛,在法国儒昂港登陆。海关卫兵见登陆的是拿破仑,立即向他 脱帽 致敬。拿破仑以洪亮的声音向当地士兵发表 演说 ,士兵们热烈欢呼,并加入了他的行列。
1815年3月3日,拿破仑在法国登陆的消息传到巴黎, 波旁王朝 政府惊恐万状,立即派军队前去阻止。但拿破仑所到之处,士兵们 闻风而动 ,纷纷加入,有的指挥官甚至不等拿破仑到来,就把自己的团队集中起来,高呼“皇帝万岁”,到前线去迎接拿破仑。
1815年3月20日晚9时,拿破仑在 随从 骑兵 的前呼后拥下进入巴黎,重新登上帝位。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又于 滑铁卢会战 败于英国和普鲁士联军之手。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到英国在南大西洋中的领地 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法兰西第一帝国 相关人物

法国皇帝和法兰西帝国殖民地领主: 拿破仑一世
法国皇后: 约瑟芬 (1804——1809)与皇帝离婚之后仍保有皇后称号
玛丽·路易丝 (1810——1815)奥地利皇帝的长公主
荷兰国王: 路易·波拿巴 (拿破仑的弟弟)
荷兰王后:奥尔唐娜·德·博阿尔内(约瑟芬皇后和她前夫所生的女儿)
法国国王 :拿破仑·波拿巴
意大利副国王: 欧仁·德·博阿尔内 (约瑟芬和她前夫所生的儿子)
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热罗姆·波拿巴 (拿破仑最小的弟弟)
托斯卡纳总督:埃利娜·波拿巴(拿破仑的大妹妹)
那不勒斯国王: 缪拉 (拿破仑的元帅)
那不勒斯王后:卡罗莱娜·波拿巴(拿破仑最小的妹妹)
瑞典 国王: 贝尔纳多特 (拿破仑的元帅)
瑞典王后:欧仁妮·德西蕾(曾为拿破仑的未婚妻)
对内巩固了 资本主义 政权,颁布了《 拿破仑法典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 资本主义 民法典。
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的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 民法的基本原则 ,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其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这部法典仍在使用,但随着法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法典也进行了一百多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