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师大众多的名师大家中,钱玄同先生无疑是色彩明艳、故事丰富的一位。他的身后,有很多封号,比如文学革命的旗手、国语运动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闯将、文字音韵学的大师。他一生自己用过的名、字和号则更多,笔名、化名、别名、谐音名多到熟悉的人、研究他的专家也无法一一认领。本文以他自己较为常用、后人也较多用于他的“名”为目,谈谈名实大致相符的钱玄同先生。

初名“师黄”

父以“德潜”寄期盼

钱玄同生于1887年,为父亲庶出幼子。其父钱振常是同治十年(1872年)的进士,钱玄同出生时已62岁高龄。钱振常仕途并不畅达,濒近老年心灰意懒,辞官回乡后辗转浙江、江苏的几个书院, 以教书为业。钱玄同说他“晚年处境多逆”,说明父亲的事业和生活并不怎么顺心。本该“含饴弄孙”的年纪,得了一个小儿子,“娱乐晚景”的意味是寡淡的,但“督紧责严”的责任却是紧迫的。谈到为儿子起的名字,钱振常的说法是,“稚子师黄, 小名德潜, 取山谷嘲小德诗意, 不知将来能著《潜夫论》否。”“山谷”是北宋文豪黄庭坚的“号”, 黄庭坚与苏轼齐名,后人并称苏黄。“小德”为黄庭坚的妾所生,“嘲小德”是黄庭坚写儿子的诗。原诗为:“中年举儿子,漫种老生涯。学语啭春鸟, 涂窗行暮鸦。欲嗔王母惜, 稍慧女兄夸。解著潜夫论, 不妨无外家。”诗中的《潜夫论》,其作者为东汉的文学家、政论家王符,与小德一样同为庶出,少时颇受歧视,但因早年发愤一生勤苦而成就斐然。一名一字,关涉三人,曲折表达着一个老父对幼子顺利成长的忧虑、尽快成材的渴盼,当然还有将自己未曾实现的志向寓于爱子的深情寄托。

改号“掇献”

少年励学续“继庄”

钱振常对钱玄同属望既殷,督责也就甚严。幼儿时始,钱玄同已在老父的教鞭下和严厉的目光中,开始研读《尔雅》《诗经》和《说文解字》了。十一岁上,深习五经,并能熟读《史记》和《汉书》。据钱先生的回忆,由于每天都用时太久,常常读到两腿僵直不能走路。这番苦功为钱玄同打下了坚实的小学、经学和史学的根基。1898年,钱父撒手人寰,但钱玄同的学业并未中断。1904年,由于受梁启超先生《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的影响,钱玄同对刘继庄的学问发生了兴趣。钱先生的表述是这样的,“读梁先生之文而大悦刘氏之学, 因改号为掇献, 因欲‘掇拾刘献廷之坠绪’也。因为我那时的号叫‘德潜’,敝处吴兴读‘德’与‘掇’同音, ‘潜’与‘献’亦音近。”刘献廷是明末的大学者,继庄是他的字,著有《新韵谱》,是有名的音韵学大师,其研究已着眼于统一国语与调查方音。钱玄同以文字音韵学为看家本领和学术主攻方向,一方面是因为有深厚的童子功,一方面也是受了刘献庄的影响。

单名曰“夏”

“反清排满”明心志

随着读书阅文的增多,钱先生的治学规模日益阔大,思想观念也在进步甚至趋向激烈。1906年,受章太炎《訄书》及刘师培《攘书》的影响,钱玄同剪掉了辫子,以示 “义不帝清”。1905年,随长兄钱恂东渡日本求学。1906年,由于信服太炎先生古文经学的学问,服赝他“以国粹激励种性”的主张,对章氏执弟子礼。钱玄同曾发文讲述了他这一时期的思想观念,“我以为保存国粹底目的, 不但要光复旧物, 光复之功告成以后, 当将满清底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 且将复于汉唐, 不仅复于汉唐, 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 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 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 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 而同是汉族的之中, 则愈古愈好。……惟于共和政体, 却认为天经地义, 光复后必须采用它。”1907年,加入同盟会。谈到入会的动因,钱玄同的解释是,“因为我那时志切光复”,“因睹青年无爱国心,咸务变夏于夷,毅然以明种姓为己任” ,遂改名为“夏”。他甚至还用过“汉一”的号,以示“反清排满”的决绝态度和“光复华夏”的事功追求。

“务新”闯将也“安素”

钱先生以“玄同”为名,是较晚的事。挚友黎锦熙1917年初次与他晤面的时候,“并不知道钱玄同就是钱夏”,甚至符定一等将钱玄同编的《音韵学讲义》拿到眼前,仍说道“钱玄同就是钱夏!不太像吧!”但自从1916年初次用起,“玄同”就始终跟在钱下了。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分趋“政治”和“学术”两途,钱先生无疑是后者。1921年,开始以“疑古”为别号,对此,黎锦熙先生的解释是“中年取刘知几《史通》的篇名‘疑古’为号”,并称“疑古”为钱先生主张并坚持的治学方法。钱先生对古史辨运动的推动,显然是基于这个立场和主张的。

1925年,“玄同”的名和“疑古”的号开始拼连并用,钱先生发表的文章也署“疑古玄同”。顾颉刚先生说他“十四年八月中废姓而以疑古玄同为名”。但为什么叫做“玄同”,钱先生却始终没有解释过,其他先生也没有解析。照字面的含义,玄同为“混同”,往深里说,则为“万物同归于道”“大道同归”,其中有着因大智慧而处超脱之境的意味。但恰恰是1916年后的这一时期,钱玄同更加地恣肆性情、坦露锋芒且声光显耀,他一生的光华多集中在这一时期。 “疑古玄同”该怎么解呢?借用钱先生的得意门生魏建功的一段话, “先生是一位极守礼法的人,所以我说他‘安素’。先生又是一个极求进步的人,所以我说他‘务新’。”安素则为“同”,务新就由“疑”,二者在钱先生身上算是一种统一吧,当然这只能算是一种推测。或者他的“反清排满”、他的“光复华夏”、他的“精研国粹”也是为了所谓的“玄同”吧。

困居旧京南望乡

1933年,日寇侵入华北。1937年,北平沦陷。钱先生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如时局那样一天天艰危起来,他的血压度数越来越高,到了后来还常常会因愤懑排解而整夜失眠。1937年8月底,看着身边的同道学人开始离散,钱先生向周作人表示,“想添一个俗不可耐的雅号,曰鲍山病叟。”鲍山位于钱先生的祖籍地——浙江湖州,是他“先世六世祖发祥之地”,钱先生称,“鲍山中至今尚有一钱家浜,先世故墓皆在该浜之中”。

1938年春,他恢复用“钱夏”的旧名,向朋友们宣示不做“敌伪的顺民”,并捎信给陕南城固的北平师大的同事,声称“决不在日伪组织中谋求职业或受聘教课”。“鲍山病叟”体现了他多病困居的思乡情结,复名“钱夏”则反映了他一贯的政治立场,是他坚贞气节的处事铭。1939年1月,钱先生因脑部溢血而魂归道山,“鲍山病叟”成了的终结“号”,“钱夏玄同”不仅身前“显”而且身后“著”,成了被人牢记的鼎鼎大名了。

- END -

作者:魏书亮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公共号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精彩热文:

回复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985丨211丨100丨就业丨毕业丨职称丨孔子丨三体丨三联丨mooc丨创业丨未来丨大学丨师道丨课程丨管办评丨施一公丨彭丽媛丨互联网+丨青年教师丨浙江丨学术丨教改丨临沂丨教育法丨就业力丨创业大学丨高校反腐丨近亲繁殖丨亚洲大学丨教授治学丨科研评价丨离岗创业丨科研怪相

感谢您支持“中国大学教育”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