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E别的:什么样的名字才够格被称之为 “亚名”?
bnt:就是让别人有种看不懂的感觉,比如很多网友的小号,一堆字好像乱凑在一起,没什么意义,不希望很多人找到他们。
luwen:有一种荒谬感,或者说是科幻感,你会觉得这个亚名的拥有者是一个非人生物,甚至不是生物,它是超现实的,出现在科幻片里的那种。
听起来给自己取个亚名就成了角色扮演了?
源:我看来是这样的,算是自我创造人设的一个手段吧。
bnt:尤其是对平时不会用亚名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更新鲜更新奇的角色体验。
luwen:而且特别好玩的地方在于 —— 这个角色身份是随机的。
在多大的程度上随机?
luwen:完全随机。
跟上传的照片没有关系?
luwen:没有。这个互动就特别有意思,程序随即生成的名字,被我们看到,就会不可避免地加入自己的理解,开始寻找这个亚名跟自己的联系,有的人甚至觉得揭露了他们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内心,就像那种很多年前特别流行的可以测出你运气的小测试什么的。
等等,这玩意不就是星座吗?
听起来不怎么亚,倒是挺互联网的。
luwen:对,这就是亚名机最吸引人的那一点 —— 量身定做,即便这种量身定做是一种错觉。
其实最开始我们做的一个版本是没有照片的,就是点击,然后随机显示一行亚名,后来放了照片这个假功能,就有一种专门为你起名字的感觉。
bnt:听到这个会有点失望吗?
会有一点。
源:但这也是它最有趣的地方。
我怎么感觉到了一点讽刺的意味?
luwen:肯定是有一点,就好像在对整个亚文化群体说 ”哈,我们找到你们的规律了“。
源:但这个讽刺不是一个负面的东西,我们肯定是尊重并且想要去研究这个群体的。
bnt:但当你觉得自己特别有个性的时候,你得提醒你自己 —— 个性都是有迹可循的。
沉重了,讲讲亚名机的诞生吧 —— 看起来亚名都是由三个随机词汇组成的?这些词都是从哪找的?
bnt:我们建了三个词汇池子,程序会随机从每个池子里取一个词,且这个词的位置是固定的,比如形容词肯定是在前边的。
luwen:收集词的话一个是凭经验,一个是在微博上翻网友列表,从他们的名字里找。但这个词够不够亚,是没有标准的,只能靠我们浸淫亚文化圈多年的经验和直觉去拣选啦。
能说三个你们觉得最亚的词吗?
luwen:天使。
bnt:纳米。
源:小妈咪。
石家庄、义乌、上海、东京,你们觉得哪个词最亚?
luwen:东京吧。我能想象到亚名所构建出来的角色经常会是来自东京的。
bnt:其实我觉得国内的地名也很有亚感,比如石家庄,给我一种类似于 ”浙江吴亦凡“ 的冲突感。
luwen:我感觉如果有一个人叫 ”石家庄某某某“ 的话,这个人一定是石家庄的亚文化之王,知道石家庄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好玩的地方。
奥利给、郭老师和 Giao 哥,哪个人最亚?
源:这个问题我太喜欢了。我觉得我作为给郭老师送过烟花的人,我必须要选她,给她打电话。
我们都有快手,就老看郭老师直播,她跟别人不一样的是,她每做一个行为 —— 不管听起来多日常,比如吃个饭肚子痛了,吹个头发什么的 —— 都要用她的方式重新演绎一次,于是就形成了她自己的语言,比如那些特别独特的语调、尖叫、水果名字的读音之类的。
我觉得一个小众非主流的东西,肯定是从某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的行为和想法出发的,然后逐渐演变成一个小小的社群。所以郭老师真的特吸引我,我觉得我必须以我个人的名义宣布,郭老师就是互联网最亚的亚王!
怎么就这么喜欢亚文化?
bnt:这是我们从小就特别喜爱的东西,算是陪我长大的一种文化吧。
luwen:小时候就挺向往那些非主流形象的人,觉得他们可以挑自己喜欢的衣服,特别自由。
而且有些非主流的夸张是很复杂的,有它背后自己的东西,比如杀马特那种孤独和抑郁感,普通家庭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生活特别无聊,想要被别人看见,把自己打扮成那个样子。
那你们觉得亚名机取出来的名字,有延续某种悲伤的基调吗?
luwen:我觉得有一点,现在的亚名都有一种非人的感觉,有的时候甚至是非生命体的。
埃隆马斯克的孩子的名字应该是世界亚名之最了吧,他的孩子叫 X Æ A-12 Musk,很多人开他孩子的玩笑,说他在学校肯定会很孤独,很不合群,就像一个机器人那样。
能说说你们未来的计划吗?你们的微博名叫 fzlmagazine,以后想做杂志吗?
源:我们想成立一个亚文化与人交互的 lab,它是多媒介的,名字叫 FZLlab,杂志作为其中一个载体,会在里面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想通过在现在的亚文化上进行再创作,来打破大家对亚文化的成见和偏见。
最后一个问题,能请三位主创给我的猫亲自起一亚名吗?不要程序随机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