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师
展开 11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蒋英(1919年10月1日~2012年2月5日),出生于北京,祖籍 浙江 海宁 [3] [29 ] ,号群士 [17 ] 。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 的夫人 [3] [6]
1936年,蒋英随父亲 蒋百里 赴德国学习音乐。1937年,在德国柏林冯·斯东凡尔德学校学习。1942年在德国柏林音乐大学主修声乐。1943—1944年,在瑞士卢塞恩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德国艺术歌曲和清唱剧、歌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年12月回国 [11] 。1947年5月31日,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行归国后首场个人演唱会 [12] 。1947年9月17日,与 钱学森 在上海举行婚礼 [1] 。1955年回国,开始声乐教育事业 [3] 。1959年9月,调入 中央音乐学院 声乐系(今声乐歌剧系)任教 [13] 。198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退休 [8] 。2012年2月5日,蒋英因病去世,享年92岁 [3]
蒋英曾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学科编辑委员会委员、 中国音乐家协会 理事、 北京音乐家协会 理事, 中央音乐学院 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是“ 政府特殊津贴 ”和中国音乐“ 金钟奖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9-10] 。撰写了《欧洲声乐技术和它的发展》《德国艺术歌曲》等学术论文;翻译了松德伯格的《歌唱音响学》等著作;编译了 舒伯特 舒曼 勃拉姆斯 德沃夏克 以及法国艺术歌曲等教材;选编和译配了三册《世界著名女高音咏叹调》等歌剧教材,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的中国艺术家,为中国声乐艺术和音乐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2]
本    名
蒋英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北京 [7]
出生日期
1919年10月1日 [29 ]
逝世日期
2012年2月5日 [3]
毕业院校
德国柏林音乐大学 [5]
星    座
狮子座
代表作品
欧洲声乐技术和它的发展 [2] 德国艺术歌曲 [2] 歌唱音响学 [2] (译) 世界著名女高音咏叹调 [2]
主要成就
中央音乐学院杰出贡献奖 [16 ]
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各国女高音比赛第一名 [11]
第2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28 ]
职    业
女高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 [3] [6]
父    亲
蒋方震 (蒋百里) [4]
母    亲
蒋左梅(日籍,原名佐藤屋登) [4]
丈    夫
钱学森 [3]
祖    籍
浙江 海宁 [7]

目录

  1. 1 人物经历
  2. 求学
  3. 回国
  4. 任教
  5. 发挥余热
  6. 2 个人生活
  1. 家庭生活
  2. 感情生活
  3. 3 代表作品
  4. 著作
  5. 音乐会
  6. 歌剧
  1. 民谣
  2. 4 获奖记录
  3. 5 人物评价
  4. 6 后世纪念

人物经历

求学

童年时的蒋英
青年蒋英

回国

蒋英在演唱会上(1947年)
1946年,蒋英结束了在欧洲长达10年的求学生涯回国 [12] 。1947年5月,在欢迎蒋英回国宴会上独唱歌剧《 卡门 》中的 咏叹调 舒伯特 的《永生之歌》 [31 ] ;同月31日,在上海 兰心大剧院 举行归国后首场个人演唱会 [12] ,演唱会持续3个多小时,蒋英共演唱16首歌曲,既有欧洲咏叹调和现代情歌,还演唱两首中国民谣《道情》与《 凤阳花鼓 [31 ] ,之后赴杭州演出,亦获得成功。这一时期她分别接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与南京国立音乐院的邀请,欢迎其到校任声乐教授 [17 ] ;9月17日, 钱学森 与蒋英在上海举行婚礼 [1] ;同年9月26日,与钱学森赴美国波士顿 [12]

任教

蒋英
1977年,蒋英翻译声乐家松德伯格的《歌唱的音响学》 [28 ] 。1978年,在《 人民音乐 》第6期发表题为《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两点意见》的论文,阐述民间音乐和民族声乐传统的价值和作用 [18 ] ;同年,担任刚成立的歌剧系副主任 [27 ] 。198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8] ;同年,先后当选 中国音乐家协会 理事、 北京音乐家协会 理事 [28 ] 。1984年,应英国文化艺术委员会邀请,赴英国参观访问 [27 ]

发挥余热

1989年,蒋英退休 [8] 。1990年,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8 ] ;同年3月,参与编著的教材《歌剧选曲--花腔女高音》出版 [28 ]
1997年4月,蒋英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 萧友梅 音乐教育促进会顾问 [16 ] 。2000年,推出译著《外国艺术歌曲· 舒曼 歌曲选》 [19 ] ;同年10月,在中央音乐学院校庆50周年之际获学院杰出贡献奖 [16 ] 。2001年,先后出版《外国艺术歌曲· 勃拉姆斯 歌曲选》《外国歌曲选--法国艺术歌曲选》等多部外国歌曲选 [19 ] 。2002年5月,获第2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28 ] 。2004年,编著的《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歌曲选》出版 [19 ] 。2009年7月,被中国文联授予“蒋英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周年荣誉证书” [16 ] ;同年,成立钱学森蒋英基金会 [28 ] 。2012年2月5日,蒋英因病去世 [3]
编著《舒曼歌曲选》
编著《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歌曲选》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蒋英的父亲 蒋百里 ,是民国时期的军事战略家、陆军上将 [30] ,北伐时曾反蒋,失败后被 蒋介石 关押两年;抗日战争时期出任 陆军大学 代理校长,1938年从汉口撤退于广西途中病逝 [17 ] 。母亲原名佐藤屋子,曾做过护士,与蒋百里结婚后改为 左梅 。蒋英幼年时曾过继到钱学森家,一度改名为钱学英,并与钱学森以兄妹相称 [15 ] 。蒋英在姊妹5人中排行第3 [17 ]

感情生活

1947年9月17日,蒋英与钱学森结婚,婚后随钱学森赴美 [11] 。两人育有儿子钱永刚,及女儿钱永真两个孩子 [20]

代表作品

出版日期
著作名称
出版单位
备注
2011年
《我的丈夫钱学森》
百年潮
第10期
2010年
《悼念父亲蒋百里》
被收录于曹聚仁所著《蒋百里评传》
2009年
《我的音乐人生》
纵横
第5期(蒋英口述、甘家鹤整理)
2004年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歌曲选》
/
《舒伯特歌曲选》
蒋英编、邓映易译配
2001年
《外国艺术歌曲·德沃夏克歌曲选》
/
《外国艺术歌曲·勃拉姆斯歌曲选》
/
《外国歌曲选--法国艺术歌曲选》
与喻宜萱合编
2000年
《外国艺术歌曲·舒曼歌曲选》
/
1997年
《歌剧选曲--女高音》(下集)
与尚家骧、邓映易合编
1994年
《歌剧选曲--女高音》(上集)
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众人合编
1990年
《歌剧选曲--花腔女高音》
1978年
《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两点意见》
第6期
1963年
《哪里有斗争,哪里就有革命的歌曲--谈美国黑人歌曲》
第10期
《有感情才能动人》
第2期
1962年
《一切是一个协调的集体》
1958年
《意大利歌唱家卡鲁索》
1957年
《西欧声乐技术和它的发展》
第4期
1956年9月29日
《对发展音乐事业的一些意见》
光明日报
与钱学森共同发表
日期
音乐会名称
备注
1956年
全国第一届音乐周独唱音乐会 [17 ]
/
1947年5月
蒋英独唱会 [12]
归国后首场个人演唱会
日期
作品名称
备注
1947年5月
《卡门》 [31 ]
咏叹调
《永生之歌》 [31 ]
舒伯特
日期
作品名称
备注
1947年5月
《道情》 [31 ]
《凤阳花鼓》 [31 ]

获奖记录

音乐类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1944 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各国女高音比赛第一名 [11] / 获奖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作品 获奖结果
1997-10 中央音乐学院杰出贡献奖 [16 ] / 获奖
2002-5 第2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 [28 ] / 获奖

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