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花总拍摄的纪录片《口罩猎人》?
108 个回答
谢谢邀请。
1.片子是我临时决定拍的,因为没有脚本,所以只能靠时间线堆积起来的素材量,大到我的笔记本硬盘都满了。
2.后期是腾讯新闻好雨知时工作室做的,剧情的跌宕起伏归功于他们。另外有个60分钟的非腾讯版本,后续会放出,另一种风格。
3.事实上素材还不够丰富,因为只有林栋团队这个视角。事件也不够多(损失了7个小时的素材,因为丢了卡),其实是硬靠剪辑来提升可看性。
4.我对主人公的好感(确实有)让我的质疑不够尖锐,这是一个缺陷。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物的宣传片。
5.片子拍摄很糙,只有一台黑卡,单机位,也不会运镜。我的愿景是像Kevin Sites 那样去记录,这算一个开始,一次尝试。
6.欢迎批评和合理质疑。谢谢大家的关注。
开头就留下这么多悬念...
限制高消费令
对自然人的限制:
1、不得乘坐飞机、豪华客船、出租车等高档交通工具和使用高档通讯工具;
2、不得在星级宾馆、酒楼、酒吧、歌舞厅、夜总会、桑拿浴室、健身房等高消费场所消费;
3、不得购置高档商品、大额生活用品、汽车及租赁写字楼办公;
4、不得购买、新建、扩建、装修房屋;不得出外旅游、度假及为家庭成员支出大额费用;
5、不得出国出境;
6、不得对外投资(包括开办公司、购买股票债券等)。只能保留按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生活费用,其他均属被执行财产范畴。
7、被限制人的子女不得就读高消费的民办高校。
可能这支视频真的是超现实魔幻作品0.0
首先,所有的观点建立在纪录片本身呈现的内容上,其他媒体报道的内容不谈。
1.如果你是一个理智的网友,就不要急于对这件事做盖棺定论的道德评判。花总在访问里提的几个问题过于书卷气了。如果真要道德评判,首先要看两个数据,这个生意的毛利率是多少,是不是暴利,其次这些货在林栋手上的周期是怎样的。第一个数据片子看不出来(也许是为了保护被访者未公布),第二个数据从片子看不是很久,因为片中林栋的现金流也很紧张,他急于出货交付;国内的产能提升后,他在海外的高价收货肯定是越来越不划算的;片中他也说了,原来就是想挣一笔块钱。
2.网友常常做的一件反智的事情就是用过于简单的概念去解释一些复杂的事情。这个片子花总的提问也有这样的嫌疑,急于求成了些。
利用疫情挣钱可以吗?群众会大声说:不可以!
利用疾病挣钱可以吗?医药公司:?医生:?
利用心理的痛苦挣钱可以吗?心理医生?
利用人民半生的辛勤挣钱可以吗?房产相关:?
问题的关键在于度,这个问题片子没有透露,恰恰给大家思考的空间。
3.除了某些政府行为和公益组织,商业行为是由链条上的每个环节来推动的,靠的就是利益。口罩不是自动飞到每个人脸上的,从原材料,制造,运输,仓储,零售,哪个环节都是需要利润支撑的。观众如果要道德评判,思考这个问题就可以了:林栋的行为究竟是参与了这些环节,提高了流通效率,还是人为地增加了一个谋利的中间商,从而使得消费者白白多花钱?
我倾向于前者更多,他在这里打通了多个环节,参与了原材料的筛选检查,参与了垫资储貨以承担风险的代价来加快流通,参与了交通运输(波兰的运输和沙特的仓库),参与了合理分配(选择目标国家),总之他做了一个商人正常做的,也为社会解决了部分问题。只要不是暴利,我觉得没有道德问题。花总提问人家住高级酒店租飞机,这个问题太肤浅了。属于有意地制造对立情绪了。
4.然而我并不看好林栋这次的生意。一是他似乎没有做过如此巨大体量的生意,片子里常常有走到哪儿算到哪儿的境地,二是作为欧洲市场最大的中国买家,他似乎缺乏一个运作严谨的专业团队,他的谈判报价好像是通过他个人的精明在做保障,没有国内的团队做好精确的计算,找到一家是一家的方式去查看小工厂,仅仅通过目测和检查的抽测方法来看货的质量,频繁遇到狡诈的投机商人。这一切都和他代表的巨大资金规模形成一种矛盾对比。三是整个计划由于疫情变化过去迅速,常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国内产能上去了,他想到卖到欧美,想做一个月的生意,赚完回家,结果时间越拖越长,自己也无法预计何时结束。
机会的窗口很短暂,疫情稳定后,市场机制一定会让各个商业环节回到均衡的利润上,他原来想打时间差,现在不得不被拖到一年两年的合同规划上,我想无论如何这不是他的初衷吧。
5.他白手起家,年幼时肉不能常有,迈巴赫西装和名表之外,笑起来偶尔还有普通男孩一般的青涩。少了一分大企业青年才俊的精英感(女翻译更像是大家印象中的青年才俊),果敢坚决,但要解决的问题似乎要超越了他的能力。这是一个我们物质时代的样本,一个不甘于命运出身,想抓住地球的感冒机会,在风雨里飘零随时有可能会坐牢(他的原话)的年轻人。
我们观众是幸运的,看到一个如此精彩的故事,一个时代的标本。如果仅仅是道德挂帅,这个片子给我们就是浪费了。
我敢说,知乎没有几个人能比我对这部纪录片更有共鸣了。
因为,我在2月底的时候,脑子犯抽,在国内黑市囤口罩亏损了2万。
我先简单介绍下自己囤口罩的情况吧。
大概是在2月29号的时候,我当警察的表弟发信息问我有没有额温枪的货源,他告诉我说:他倒卖口罩有一个多月了,现在已经赚六万块钱。
那段时间我特别关注国外的疫情,基于伊朗、韩国、意大利的疫情情况,我评估国外将会在两周后病毒大爆发。
我当时想:囤口罩赚中国人的钱是违法且失德的,但中国疫情要过去了,囤口罩赚外国人的钱是可以搞的(当时完全是利欲熏心不知对错)。
于是我电话他谈了三个多小时,基于以下信息,我信任他了
- 他说这一个月跑遍全国,市场上口罩他都见过;
- 他从合作多次的工厂里拿货的,是全网最低价;
- 我投11万6千,他投6万,俩人一起买;
- 他是我表弟;
我以5.8元/个的价格,经他手买了2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
这11.6万块钱,其中有5万是从借呗借的,5万找媳妇要的,1万找老弟借的,加上私房钱六千。
囤了一周整,货又经他手出了,到手7.1万块,亏损4.5万块。
至于最后我为什么只亏2万块,这是后话了,一时半会讲不完。如果有人看的话,我在后文中慢慢讲我的故事。
我们再来谈下花总的纪录片吧。
这部纪录片真的是非常的纪实,里面几乎没有参杂任何虚假的信息。
国内熔喷布从2万/吨涨到40万/吨
作为一个短暂的行内人,也算是见证了熔喷布从20万涨到35万的这个阶段。林栋所说的是都是事实,并没有夸大一分一毫。
如同视频所说,熔喷布是口罩中最核心的原料,没有之一。后期口罩产量的限制全在熔喷布这个原材料上,而不是口罩生产线,国内有许许多多的生产线因为熔喷布短缺而不得不限制产量。
国内口罩认两种,一种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另一种是医用防护口罩。
这两种口罩使用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是一摸一样的,唯一的区别仅在于一次性医用口罩经过了十八天的灭菌,而医用防护口罩未经灭菌直接流入市场。
但国内实际上还有一种叫一次性口罩,我们大部分人用的就是这种,它使用的熔喷布品级就是95%级别的,这种产品是不能交给医护人员使用的。
纪录片中提到,每个口罩都要有相关报告,没有报告是无法流通到下一个环节的。
是的,这份报告极其重要,因为口罩黑市上,许多人之间都是做一炮生意,市场鱼龙混杂,大家都只认厂家的出厂报告,如果没有报告,即使是正品,也会砸在自己手里的。
林栋是在黑市上采卖口罩和熔喷布,为什么会出现黑市?
这段时间口罩和熔喷布是极其宝贵的东西,这是个卖方市场(从后面1200万美金押金也可以看出来),随时可能有人到厂家将货提走,这些倒爷提走后再倒卖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所以你在正规市场里很难找到货源,大部分货都会进入到倒爷手里,大倒爷卖给小倒爷,小倒爷再卖给公司、微商、学校、药店等等。到了消费者手里的时候,已经被扒了好几层皮,再加上原材料很贵,出厂价也会很贵,最终导致口罩价格飙涨。
事实上,我们是因为政府从工厂里直接征收后,再亏本售卖给普通老百姓,所以才可以把价格压到两三块/个。
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力管控,各位带的口罩轻轻松松能涨到20块/个。
林栋买货时先钱后货,交了120万美金的货款,工厂没货发,林栋追了一个多星期,还差27万没有追回,还打算走公证要钱。
林栋:“太惨了,看这创业创的,走,去吃BBQ,吃烤肉”。
花总:“钱还没追回来”。
林栋:“哎我cao,总会追回来的嘛”
先说为什么先款后货,因为货超级抢手啊,你钱砸过去都不见得有货,不掏钱,卖家都没人理你的。
我真的是特别喜欢林栋,别人明着在坑他27万美金,他能把这事先搁在一边,喊花总去吃BBQ。这种率性的态度是我学不来的。
他一点也不做作,他很清楚这是在拍纪实,想说我cao就说cao,他非常坦诚的表达他的想法,他敢直接对着镜头说:“只要是合法的,为什么不能干!”
他不怕被人骂,他就是要说他的心里话:“我觉得自己是在帮忙,这个过程中有赚有赔。”“我觉得这个生意不是一炮生意,这只是一个开始,是能长远做下去的。”
我喜欢他,我想成为他一样的人,他特别像是一个自信的我,一个成功的我。看着他,就像是看着成功的自己一样。
他太坦诚了,特别真实。
我也是。
花总:担不担心别人说你发国难财?
林栋:不担心。
我理解你,因为只有我知道,你担了多大的风险,才有机会赚取超额利润,这并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无论如何,你的确是帮国内采购到了原料,相当于抢了土耳其的口罩,运回中国。
商人都是逐利的,你赚着钱,也担着风险。
你说不担心,是因为你问心无愧。
林栋:“不孤独吗?”
花总:“不孤独啊,那你觉得你孤独吗?”
林栋:“你觉得你孤独吗?”
花总:“不孤独啊”
当看到林栋突然回头问花总时,我却觉得是那么的自然。
林栋原来你也像我一样,腹中满腔言语,却不知与谁人言。
看似是倒买倒卖顺手赚钱,却不知刀光剑影随身,时刻会死无葬身之地。
原来你也没有看起来的的那么大无畏啊。
两年,保证金1200万美金,2万美刀/吨
结尾时,我看到林栋与厂家签订了如此协议,连身边的助手都说他太冲动,我反反复复在看他憔悴的表情。
没必要啊林栋,没必要啊。
你赌的太大了,实在是太大了。
你胜的概率太小了。
我们国内的市场不可能撑那么久的,而国外的市场你并没有完全打开啊。
这不是个好生意。
你太冲动了。
我们该是多么的相像啊,我又是多么的羡慕你啊。
看了天眼妹的回答,我或许有一点点理解你了。
你必须要赌,因为不赌的话,你不仅会一无所有,还会负债累累。
如果你赌赢了,或许会东山再起。
所以,再小的机会你也要试着去紧紧的攥住它。
祝福你东山再起吧!
今天,几经周折,花总的纪录片《口罩猎人》终于发出来了。该片跟拍了一个在土耳其做口罩生意的中国商人林栋。
该片记录了从国内刚过疫情拐点到全球疫情爆发前夕,林栋在土耳其走钢丝般做口罩生意的冒险故事。
花总何许人也? 可是说他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传奇经历色彩的年轻人,可以说他也是一直在国内社会规则下走钢丝的人。
第一次认识花总,是他在微博上鉴表。具体事件就不方便多说,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第二年又曝光“世奢会”是一个山寨团体而被袭。
后来风头过去以后,又发布了一个《杯子的秘密》的视频,揭露了国内五星级酒店用脏毛巾擦杯子和马桶的现象,引发当时国内高端酒店行业地震。
前段时间,跟友人一起去平壤做了个纪录片也看的人心惊胆战,这次机缘巧合,他把镜头对准了这位在土耳其做口罩生意的30岁的广东湛江人——林栋。
马克思曾说过“有50%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林栋那时候做的就是高达300%利润的口罩生意。
有8年医疗采购经验的他,带着国内众多合作伙伴和机构的委托,和团队去到土耳其进行采购。
手握大笔货款的林栋,雇佣了最顶尖的安保,和前军火商进行合作,住香格里拉大酒店顶级的套房,甚至包私人飞机去谈业务,我相信,不管生意顺利与否,林栋在这段世界内享受着巨大的满足感,这可以说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在30岁能达到的最高巅峰。
但是,面对全球各地的采购竞争对手,面对各个心怀鬼他的中间商,面对想浑水摸鱼的卖家,显然这不是这个30岁的年轻人可以轻易应付得了的。
我们在花总拍摄期间这段时间,每天在家里十几二十个平米的房间无精打采,未曾想到还有林栋这样的青年在这暗潮流动的世界冒险前行。
林栋爽快的答应了这次全程拍摄,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他还是想到,有些东西公开的话,对他可能还是不好的,即便是在“客观记录”的情况下。他自认为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情既能赚钱,又帮助了一些有需要却没有渠道的人。但是他又心虚,因为他也知道,这个特殊的时候做这种特殊的产品,甚至还天使投资了一个口罩工厂,确实是含有投机的成分,并且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在“看涨”这次疫情的影响,从道义上来说,肯定会被不少人吐槽。
至少,在我看来,林栋还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年轻人,他做的这件事情,难度真的不小,这不是做一般的生意,而是在一个最混乱的时间点,和全球最投机的一群商人在勾心斗角,轻则伤财,重则要命!
权力的游戏有一句著名的台词“
混乱就是阶梯
”
这次的混乱显然已经让林栋的一只脚踏在了梯子上但是从他的镜头可以看出,现在他还踩得不踏实,也是因为这些不踏实,所以他的消费观就是那种有多少钱用多少钱,因为现在不用,说不定明天这钱就没有了。
酒店住宿套餐是一天5万人民币,自称已经亏了1000多万了,助理Wake也说林栋是个对成本非常不敏感的人,我倒觉得可能是林栋第一次手上经手这上亿的资金,确实对这几十上百万的钱就比较不敏感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片子发出来,对林栋绝对是利远大于弊的。就算可能很多人骂他,但是并不能让他少赚一分钱,反而会因为片中的形象塑造多了很多生意上的合作机会。
我为什么喜欢看花总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作为精英阶层可以站到一个普通人看不到的角度,去客观的展示一些事情。普通人可能这辈子都接触不到林栋这样胆大的商人,也无法知道他们做生意的方法和流程,但是这部片子就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花总经历过多次网络大事件,现在对尺度这一块拿捏的还是相当到位,我相信这部片子播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说的真话,但是明显可以感觉到减去了很多会对林栋产生负面印象的观点或者情节。这是花总出于对林栋的保护还是林栋本人看过后要求的删减,我们不得而知。
我不会在道德上去评价这是不是发“国难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但作为一个同龄人来说,林栋的这个片子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就像X博士的slogan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