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良心!”躺在阴暗潮湿的屋里,杨美芹泣不成声,她正在经历失女之痛;同时,也在承受这个冰冷冷的社会抛向她的、锋刀般的侮辱。

5月4日,她的女儿小凤雅因病离世;“诈捐”“虐杀”“弃医”等质疑声也随之席卷而来。20天后,在一众自媒体和微博大V的推动下,正义的大旗终于升腾起来,随时准备“猎杀”这个刚刚丧女的村妇……幸而,红星新闻、新京报、界面等主流媒体及时介入,在模糊地带展开采访调查,逐步澄清了事件发展始末。

据最新消息,在事件剧情反转之后,王凤雅家属表示,将起诉造谣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王凤雅事件舆情透视

王凤雅事件的舆情发展脉络节点众多,相关梳理文章也大多繁絮旁杂。为更清晰的呈现整个过程,本文删繁就简,以时间节点为轴线制作了“王凤雅事件重要信息发布一览表”,详见下图:

汹涌的舆情发轫于3月下旬,有爱心人士提出质疑,认为杨美芹有挪用善款之嫌;4月9日,@作家陈岚的“实名报警”在网络上引起围观,其称“王凤雅疑被父母虐待致死”。而后以5月4日小凤雅离世为节点,舆情持续发酵,在“明白漫画”“十元君”“有槽” “游识猷”等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公众的愤怒情绪在5月24日被彻底点燃……

“她全家人都想她死”“打出妈妈这两个字,我都觉得脏了这个词”“这是诈骗,这是遗弃,这是杀人”等煽动情绪的过激表达铺天盖地的涌来,“杨美琴”成为了恶魔的代名词,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更有甚者于5月24日以“王凤雅”为名注册微信公众号,功能介绍为“地狱空荡荡,王凤雅的父母在人间”,唯一一篇推文标题为《王凤雅的父母,还钱!》。

舆情的转轨以红星新闻、新京报、界面等主流媒体的及时介入为契机,5月25日,“弟弟兔唇治疗时间在小凤雅发病之前”“弟弟治疗费用为嫣然基金提供,不存在挪用捐款”“实际筹得款项35689元,而非网传15万”“治愈率高是单眼的情况,凤雅是双眼”等诸多重大问题相继被澄清,指向王凤雅家人的舆论声浪趋缓,人们开始逐渐恢复同情的语调。

5月26日,观察者网关于王凤雅家属澄清网友指责的微博转发量达17000余次(截止发稿已达24845次),很多网友转发这条微博并表示歉意。至此,公众情绪随着事件的日渐清朗而发生反转;与此同时,理性、建设性的反思也开始出现,央视新闻、新京报、沸腾等纷纷推出评论文章,重新审视农村生命的真实状态,警惕“造谣式慈善”,并对带节奏的自媒体和大V提出严肃批评。

例如,新京报评论道:“在真相未明之前,就脑补出重男轻女、虐待幼女致死等恶劣情节,将舆论矛头引向小凤雅家人的‘撒谎’和‘冷血’……有些自媒体假正义之名的编故事、带节奏,突破了底线”;著名评论员张丰发文指出:如果我们以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文明程度来对照农村,农村的很多事都是错的。但这仍然不是道德亏欠,更不是犯罪。这很残忍,但这就是现实。”

王凤雅事件舆情反思

一、 这一轮舆情的主基调是愤怒

死亡引发悲伤,欺骗制造愤怒。在王凤雅事件中,女童患病去世作为一个重要节点影响着舆论走势,与之相比较,社会公众的受骗感则贯穿始末,成为更关键的砝码。

一是王凤雅家人被指控“诈捐15万元”及“重男轻女间接杀死女儿”,严重消耗社会同情心,尖锐批判随之而来;二是上述针对王凤雅家人的言论被证实为谣言,新闻事件迎来反转,发觉受骗的人们陷入到更大的愤怒当中。

不得不承认,这一轮舆情的主基调是愤怒而非悲伤。即便事因王凤雅的不幸而起,但随着谣言、死亡、撕裂、反转等因素悉数登场,该事件已经演变成一个关涉多方的社会公共问题。在受骗感接连袭来后,愤怒似乎成为舆论场上最直接有效的发泄方式。

回顾以往,信息传播错位、舆论关注失焦、真相谣言相互混杂的情况时有发生,往往也极易产生愤怒和焦虑,而这些于推动事件进程几乎毫无意义。故此,我们能做的不仅是坚持正确的法理道义,还有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

二、审慎对待大V言论应成后真相时代必修课

后真相时代,争议事件的真相往往不会缺席,但总是迟到。三岁女童王凤雅之死的前前后后,有微博大V抛出“3岁女童遭父母虐待致死”的惊悚爆料,有自媒体人提出“父母与禽兽何异”这样的煽动性观点,甚至也有某些传统媒体发布了失实信息。

西坡在新京报“沸腾”公号的文章中称:“谣言不仅会伤害当事人的感情,而且会拉低公共讨论的层次,阻碍人们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至少从此事来看,谣言和反谣言的战斗,暂时还看不到终点。

这一背景下,对大V言论保持审慎态度,应该成为社交媒体使用者的一门必修课。无论这些知名人士的言论出于何种立场、何种目的,受众首先应基于清晰的事实和逻辑形成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避免被那些无处安放的“正义感”带节奏,避免陷入到谩骂和煽情的胡搅蛮缠当中。

三、质疑和同情的反转只在一念之间

王凤雅之死的基本事实和时间线已经清晰,在核心争议点的反转之间,舆情发生了巨大转折。从对家属的“穷追猛打”到对底层家庭的怜悯、对问题本质的反思,所有关心此事的人都经历了一场道德漂流。复盘这场悲剧,一方面不得不承认,那些诛心之论和过激行为的确廉价而略显滑稽了。

另一方面,当我们在影响舆论时,舆论也在影响我们。反转新闻中,观点的变化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这一特点为专业的媒体报道增添了更多价值。因为在经历了极端的传播发酵后,不仅当事人需要获得解救,沸腾的舆情也在等待真相的到来。该事件中,推动舆论场从混乱走向清朗的,其实不是过于复杂的因素,而是相关单位的声明和几篇深度报道在发挥重要作用,填补了信息上的缺口和意识上的盲区。

四、王凤雅事件是又一场“残酷农村物语”?

整整两年前,一篇营销文炒火了“残酷农村物语”这个词,在作者营造的那个堂而皇之的世界里,农村工薪阶层被贴上各式标签,浸入一个精神沉沦的泽地,只剩下原始的冲动欲望。这不禁让人发问:现实真有这么不堪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王凤雅事件表明,一个处处与丛林法则挂钩的地方,在某些人士的心中是存在的。他们无法理解,在当事母亲的认知里癌症是治不好的疾病;他们无法理解,大病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意味着什么。而在做正向的舆论引导时,这种“无法理解”应该被纳入规范机制,得到官方发布、媒体报道的及时梳理和解答。否则,低成本的道德审判依然会在类似事件中轻易凌驾于事实真相之上。

总而言之,社会是再丰满的颜料也无法完美勾勒的图画,揆诸现实悲剧,一味将事物标签化,往往只是表面问题简单了,但核心问题却模糊了,困惑也只会越来越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