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石(英文:lazurite
或Lapis lazuli,来源于
拉丁语
)在中国古代称为璆琳、
金精
、瑾瑜,青黛等。佛教称为吠努离或璧琉璃,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资料显示,青金石是通过“
丝绸之路
”从
阿富汗
传入中国
。其通常为集合体产出,呈致密块状、
粒状结构
。颜色为深蓝色、紫蓝色、
天蓝色
、绿蓝色等。青金石还是天然蓝色颜料的主要原料。
青金石在选择上以色泽均匀无裂纹,质地细腻无金星为佳,无白
洒金
次之,洒金指金星
均匀分布
如果
黄铁矿
含量较低,在表面不出现金星也不影响质量。但是如果金星色泽
发黑
、发暗,或者
方解石
含量过多在表面形成大面积的
白斑
,则价值大大降低。
首先,是指碱性
铝硅酸盐矿物
。化学式(Na,
Ca
)7~8(Al,Si)12(O,S)24[SO4,
Cl2
(
OH
)2]。其中钠经常部分为钾所置换,硫部分为
硫酸根
、氯和硒替代。由于对矿物青金石研究目前尚未透彻,所以对其化学式有其他一些不同的写法,例如:(NaCa)8(AlSi04)6(SO4,cl,S)2,此时矿物为
等轴晶系
,
折射率
N=1.50,暗蓝、蓝紫、天蓝、浅蓝或绿蓝色。
青金石为玻璃至
油脂光泽
,其硬度为5.5。青金石拥有独特的蓝色、深蓝、淡蓝及浅青色等,按其颜色的不同及可分为:青金枣色深蓝和浓而而不黑者;
金格浪
枣深蓝和黄铁矿含量多于青金石矿物者;催生石枣浅蓝色和含
白色方解石
者,因
源程序
于古人用此
石作
催生药之说而得名。在中国古代,入葬青金石有:“以其色青,此以达升天之路故用之”的说法,多被用来制做皇帝的葬器。
好的青金石颜色深蓝纯正,无裂纹、质地细腻,无方解石杂质。不含金星(黄铁矿)或带有很漂亮的金星均为上品。
产地有美国、
阿富汗
、蒙古、
缅甸
、
智利
、
加拿大
、
巴基斯坦
、印度和
安哥拉
等国。阿富汗的青金石出产于该国巴达赫尚省的含青金石区,其中以萨雷散格矿床最为著名。青金石玉石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夕卡岩型。
阿国所产青金石有着均匀的深蓝至
天蓝色
,极细粒的隐晶结构中夹杂微量的黄铁矿,使其在阳光照射之下精光生辉。青金石被
阿拉伯
穆斯林国家呼之为“瑰宝”。
青金石既可作玉雕,又可制首饰。中国的青金石
雕刻工艺
一流,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北京玉器
厂制作的青金石摆件、山子、挂坠、首饰等出口国外。阿富汗境内战火不断,使原料进口都十分艰难。
青金石是中国自古以来进口的传统玉料,其多数来源于阿富汗。迄今为止,在中国
未发现
有青金石的产出。
青金石
重量块度
即指青金石块体积的大小。在同等质量条件下,青金石块体积越大其价值也就越高。
根据以上
评价标准
,青金石可以依次划分为以下级别,级别依次降低:
(1)青金石级:为最优质的青金石。其中的青金石矿物含量在99%以上,不含黄铁矿,其它杂质矿物很少,质地致密、坚韧、细腻,呈浓艳、纯正、均匀的蓝色。
(2)青金级:青金石矿物含量一般在90-95%,没有白斑,可含有稀疏的星点状黄铁矿和少量其它杂质矿物,质地较纯净致密、细腻,颜色的浓度、均匀度、纯正度较青金石级差。
(3)金克
浪级
(金格浪级):其中青金石矿物的含量明显减少,含有较多而密集的黄铁矿,杂质矿物明显含量增加,有白斑和白花,颜色的浓度明显降低,呈浅蓝色且分布不均匀。
(4)催生石级:这一类型青金石是品质最差的青金石玉石,所含青金石矿物最少,一般不含黄铁矿,而方解石等杂质矿物含量明显增加,玉石上仅见星点状蓝色分布,或呈蓝色与白色混杂的杂
斑状
。
青金石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与青金石容易混淆的有
方钠石
、
蓝方石
、
蓝铜矿
。冒充青金石的赝品和
代用品
有着色碧玉、着色
尖晶石
、着色
岫玉
、料仿
青金
、染色大理石。相似玉石特征如下:
方钠石,呈半透明,粗晶质结构,颜色均一,可见初始
解理
及
白色方解石
矿物。硬度5.5-6,密度2.25,
折射率
1.483,
滤色镜
下呈褐红色
。
蓝方石,橙红色荧光,密度2.44-2.5g/cm3,
折光率
1.49-1.504。
蓝铜矿,硬度小,为3.5-4,折光率1.73-1.83,性脆,无大的致密块体。
着色碧玉(又称
瑞士
青金
),用
玉髓
等假料人工着色而成,硬度大,为6.5- 7,折光率1.54-1.55。
着色岫玉(又称炝色青金),
浅蓝色
,见不到
黄铁矿
,
油脂光泽
强,硬度2.5-6,折光率1.56-1.57。
仿青金,可用玻璃仿造,由着色的深蓝色硫磺或玻璃构成的,见不到黄铁矿,
玻璃光泽
,
贝壳状断口
,性脆。
染色大理岩
,硬度小,小刀容易刻动,呈粒状结构,遇有
盐酸
反应明显。
青金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它以其鲜艳的蓝色赢得东方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公元前数千年的
古埃及
,青金石与黄金价值相当。在
古印度
、
伊朗
等国,青金石与
绿松石
、珊瑚均属名贵玉石品种。在
古希腊
、
古罗马
,佩戴青金石被认为是富有的标志。青金石因“其色如天”,又称“帝青色”,很受古代帝王青睐,常随葬墓中。青金石颜色端庄,易于雕刻,至今保持着一级玉料的声望。青金石还被用作绘画颜料。
我们知道青金石在巴比伦和
埃及
非常贵重,它在诗歌中表现。比如,月神之魔(the moon god sin)就以这样一首神歌来描述:“公牛般的强壮,大大的头角,完美的形状,舒长的
额毛
,像青金石一样显赫。”那时人们相信青金石是治疗
忧郁症
和“间
三日疟
”的良药,间三日疟是一种每隔三日就复发一次的间歇性
发烧
症。
青金石经常是送给埃及的贡品单上重要的一项,也是巴比伦国王送给埃及国王的重要礼品之一。在古墓中发现并保存在博物馆中的
护身符
、圆柱形玺,刻有
圣甲虫
的
宝石
,以及其它工艺品,就是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所以,即使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带着珍贵的货物返回来,商人们还是长途旅行去了badakshan矿。在报告从战败国掠夺回来的金银财宝时,青金石经常列在黄金和其它贵重物品的前面。
从古希腊和
古罗马
时代到
文艺复兴
时期,青金石总是被研磨成粉末,制成
群青
色颜料,群青曾用在很多世界著名的油画上。在中世纪,装饰书稿是一门精湛的技艺,
修道士
们把该宝石碎成粉末,和蜂蜡,
松香
及
麻油
子一起弄湿揉成团,用在经书的装订上。这种颜料非常贵重,以致于委托用它的工作,便是富有的标志。古代中国人则把青金石称作“
暗蓝星
彩石
”。他们把它研制成化妆品来描眉,把它的片制成镶有珍珠的屏风。
《石雅》云:“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
金屑
散乱,光辉灿烂,若众星丽于天也”。所以中国古代通常用青金石作为上天威严崇高的象征。《
拾遗记
》卷五载:“昔始皇为冢,……以琉璃杂宝为龟鱼。”有人认为这里的“琉璃”就是青金石。但古人辨别宝石,在色不在质,其色相似的,其质虽异,其名仍同。因此
秦始皇墓
中是否有青金石,还需考古工作者来验证。外国学者赫尔芝认为,中国在公元2世纪(东汉)已有青金石,而
章鸿钊
在《石雅》中则认为中国三代之初已有。这一争执,也有待于广大考古工作者来解决。据《清会典图考》载:“皇帝
朝珠
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
地坛
用琥珀,
日坛
用珊瑚,月坛用
绿松石
;皇帝朝带,其饰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
黄玉
,日坛用珊瑚,月坛用
白玉
”。皆借玉色来象征天、地、日、月,其中以天为上。由于青金石玉石“色相如天”,故不论朝珠或朝带,尤受重用。青金石也被
阿拉伯国家
视为“瑰宝”另外阿富汗也把它当作自己国家的“国石”。
青金石被誉为阿富汗的
国石
,尤以该国东北部巴达赫尚省出产的青金石享誉世界。然而,国际反腐败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却披露,非法开采青金石矿的收入正在大笔流入
阿富汗塔利班
组织的
荷包
,为其招兵买马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