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

电视剧类型
收藏
0 有用+1
0
抗日神剧,早期也称为抗日雷剧。是指在剧情抗日战争时间中, 战争游戏 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的一种 电视剧 类型。中国迄今为止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数量极多,但很多质量参差不齐,不少抗战剧甚至出现很多夸张、穿越、超乎常理的雷人场景,因此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
这些抗日神剧多把敌军描绘得过于弱智,而我军英雄神勇无双,有时仅凭少数人便能像“刷副本”“割草”一样击败大量日军,甚至出现诸多超乎常理的场面,完成让人无法想象的任务,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
中文名
抗日神剧
外文名
Spoof Japanese troops TV series
其它名称
抗日雷剧、抗日神作、抗战神剧
影视题材
世界二战中的中国抗日战争历史
主要特点
篡改真实历史以及扭曲客观事实
主要危害
误导国民的历史价值观与认同感

雷点类型

主要人物如同一些 武侠剧 一样,拥有各种小说式的武侠本领,例如凭借轻功各种在子弹中飞跃, 亦或 是用一些内功轻松杀死日军。如:《 抗日奇侠 》中的主人公是一群身怀绝技之人的武侠抗战剧。
主人公发挥出远超常人的实力,不仅视敌军如无物,甚至达到如“割草”版杀日军的效果,并且凭借着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发挥出堪比枪械的效果,《 箭在弦上 》徐一航多次在实战中用弓箭达到子弹的效果,而《 黑狐 》方天翼结局肩膀中枪的情况下,在日军十余名士兵居高临下之时,竟然能用飞刀当场杀死站在高台上的日军指挥官……
把一些任务行动或是作战效果拍摄的极其夸张,如《 黑狐 》,主人公方天翼等人凭借一桶远离飞机场上百米远的油桶,便能瞬间点燃并摧毁整个飞机场。亦或是正儿八经地胡说八道,将不符合客观现实和科学原理的事物描绘得有理有据,仿佛跟真的一样。如在《神枪》中,发射出去的子弹被认为是可以水平拐弯并轻易击中敌人的。
使用一些不同时代知名人物或动漫人物的名字代入。如:在电视剧《 雪豹 》中,来自日本的反战人士 小林惠子 的母亲一栏中写着 武藤兰 ;而电视剧《 武工队传奇 》最后一集中,签满名字的“武运长久”膏药旗上除了有侵华总司令 冈村宁次 的名字外,竟然出现了 小泉纯一郎 武田信玄 、黑崎一护等人的名字。

现象成因

但古装剧、反腐涉案剧被踢出黄金档,宫斗、穿越被禁止,家斗、谍战数量太多被调控,现实题材更是禁忌多边界不清难以琢磨,除了以颜值流量为主的都市爱情剧,剩下的只有抗日剧这个旱涝保收的 避风港 可以做文章。可是当所有的创作者都被赶到狭窄局促的池子里,一边不可避免造成创作的 同质化 ,一边也无可挽回地加料 博出位 ,从而导致抗日剧变成了夸大我方,弱化敌方的神剧。
当然也有的抗日剧是出于一些其他原因,例如捧演员,如《 黑狐 》是导演张建为捧儿子张若昀而拍摄的剧,捧儿子无可厚非,但强行让主角变成“刷副本”的存在,那就有点把观众当成傻子了。
而《 抗日奇侠 》则是完全将抗日武侠化,以武侠风格为核心的主角去对抗正规日军。

雷点示例

误区1:《 边城汉子 》是以剿匪为核心题材的电视剧,并非抗日题材,剧中也未曾出现抗日桥段,与抗日无关,故不算在抗日神剧系列的阵营中,此前多处报道将边城汉子归为抗日神剧实属考察有误。
误区2: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近年来网络误传,提到燕双鹰便有人说是抗日神剧,而事实上燕双鹰系列真正以抗日为题材的仅有《 孤岛飞鹰 》一作,其他作品均以剿匪以及国共谍战为主题的,并且燕双鹰系列并非完全是靠个人神勇决定一切,剧情多为在打入敌方内部后多以双方斗智为核心,而燕双鹰系列的反派多半都是智商在线,例如《 猎鹰1949 》中的李延平,在结尾之前,完全将燕双鹰一方作为阴谋的棋子,甚至将燕双鹰逼的被我军通缉,直到结局才被燕双鹰想明真相绝地反击。还有《 津门飞鹰 》中的冯文朗伙同黄云龙等人屡设毒计针对燕双鹰,使燕双鹰中计险些暴露身份,并非是那些将敌伪国军彻底弱智化的作品。
雷点 :盖世神功、轻功无双、 手撕鬼子
电视剧《抗日奇侠》 (5张)
在这部最著名神剧中,几位奇侠个个英勇绝伦,刀枪不入,以一当百!
其中实则巾帼的奇侠女子,反手之间掌毙日寇!
不得不提的是,这当中的一位奇侠绣花针,能从 城楼 的位置硬是施展轻功飞向了对面大约距离数十米远的鬼子瞭望台,期间鬼子向他开枪的时候,竟然用肉眼看到子弹,并将身体在空中进行回旋躲避子弹,这还不算,最后竟能平稳的落在瞭望台上,手把着台面,从下方一脚将瞭望台踢烂并把台上两个鬼子震了下去……君有如此轻功,这日军还建什么城墙、筑什么瞭望台啊!有那时间还不如跟天皇陛下申请运一批忍术高强的忍者……此场景与手撕鬼子一样,均为 抗日奇侠 代表性 雷点场景。 [1]
此外,最火的一位奇侠则是另一位壮汉,此壮汉力大无穷,能一拳将城门击打的四分五裂并震飞两个鬼子,甚至一拳击穿了一个鬼子的身体!并将鬼子的身体分为两半!这也正是网上著名的“ 手撕鬼子 ”。
抗日奇侠
这些身怀各种绝技神功的奇侠们,真正做到了视日军如蝼蚁!
此剧创作背景曾被网友指出是为导演张建为捧儿子 张若昀 而拍摄的抗日剧。
黑狐 中,主人公已不同于《 雪豹 》中对 周卫国 有血有肉、较为真实的刻画,与此相反,主人公方天翼从最初便有着龙傲天一般的实力,在战场上“耍酷”是他最大的特点,隔三差五视日军如玩偶,经常摆着酷酷的表情正面举枪击杀数十名鬼子,鬼子排队“送人头”的情况也不止一次出现,剧中所谓的暗杀甚至拍成了正面持枪秒杀,甚至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仍然正面互相换枪秒杀一大群日军并强行突围,各种在他人眼里的“超常发挥”“秒杀日军”也已不再是稀奇的事,而此剧的国共两方装备精良,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在抗战的年代。
黑狐 (7张)
在30集中,主人公方天翼仅带领两个人,便能成功的炸掉整个飞机场,虽然在此之前有方天翼等人撬飞机油箱的镜头,但最后真正促使机场爆炸的原因,却是方天翼用一桶距离机场上百米远的油桶引爆的……此场景雷点众多,例如油桶被点燃以后并不是持续燃烧,而是围绕机场瞬间大范围的爆炸,效果就像是引爆了大量高爆破性能的炸药,并且在爆炸引燃了远方的飞机汽油箱后,多架距离非常远的飞机也同样是 瞬间爆炸 ,愣是将汽油拍成了炸弹的效果,而爆炸期间方天翼连头都不回的就酷酷的撤离……
最后一集,方天翼带领着队友正面杀进鬼子 大本营 ,将日军逐一歼灭。在方天翼肩膀中枪,并且日军指挥官以及十余名士兵在楼顶居高临下用枪对着方天翼时,方天翼竟用飞刀当即将日军指挥官秒杀…
电视剧《箭在弦上》 (6张)
抗日同盟射箭队女运动员徐二航被鬼子轮奸后突然爆发,原地窜到半空,裤子自动穿好,几十秒间把二三十个日伪兵全部射死,谱写了一段“壮丽的英雄篇章”。
而此剧中,主人公多次仅凭射箭便能力搓持枪鬼子,多次以弓箭发挥出枪所不及的效果,让人不得不感叹为何当年中国不多培养一些神箭手。
利箭行动
于震扮演的男一号面对十几个带着枪的敌人,从枪林弹雨里毫发无损地穿过,依靠一次掷一把飞刀硬是把成片的敌人撂倒了。无怪乎网友纷纷惊呼:飞刀功盖过007。
根据八路军老兵的回忆,在战场上杀死一名日军非常困难,杀5名就可能升少尉。但看看这个……一堆枪打不过单枪匹马的汉子。
俗话说: 巾帼不让须眉 。这不,在帅气男生用 手榴弹 打得一手好飞机时,看我们的!
本来在战场上看见飞机来袭,首先要做的是远离碎石地带,四处寻找山洞或河流躲藏;其次要张开嘴巴大声喊叫或者闭上嘴巴捂住耳朵,不要让炸弹 声爆 弄聋耳朵;然后用颜色鲜艳的布料等东西摇动,让战友看到,以解救战友;最后根据飞机返航的时间差,迅速撤离是非之地。可令人诧异的是, 女子炸弹部队 队长 薛敏 居然想出了用炸弹引爆山上的石头,将飞机打下来的“妙计”……
电视剧《英雄使命》 (6张)
国军女 特种兵 穿着堪比现代 特种部队 的服装从异时空来到了这个时空帮助中国人民抗日。
点评:连女兵的装备都这么精良、身手还那么敏捷,还需要在抗战中苦苦支撑八年吗?还用得着使用伤敌一万,自损百万的花园口决堤?还用得着使用 焦土政策 焚烧长沙?当时的首都还会被日军屠城?恐怕一年时间就可以反攻占领日本了吧!
英雄使命
穿制服的女日军(实际上还是国民党女兵)肩扛带 激光测距仪 ,英国1987年才装备部队的 劳80式94mm火箭筒
异镇
抗日剧《 异镇 》的一段剧情引发了网友围观。一个小孩被日本人劫持,在千钧一发之际,小孩突然施展绝技从日本人手中抢到了手枪,拿枪指着对方说:“瞎了你的 狗眼 ,老子早给枪把保险关了。你当我小孩吗,老子今年二十八了!”后经主角介绍,这个小孩儿因为脑 垂体 的问题永远长不大。

雪豹坚强岁月

雪豹坚强岁月
雪豹 上榜因剧中出现明显BUG。一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林惠子二十岁,其父小林太郎其母武藤兰……
电视剧不是不能加点噱头,但是题材严肃沉重、本应严谨对待的抗日剧居然在细节方面如此不负责任,显然是不应该的。
另外不得不指出的是,《雪豹》的翻拍剧《 雪豹坚强岁月 》中,由张若昀饰演的周卫国,曾孤军深入日军营地中,在己方被动的情况下,双手持枪,左右开弓,将左右夹击的日军悉数击毙,而日军却还排队上前被周卫国逐一杀死,据统计排队送死被周卫国杀死的日军多达三十人,真正意义上将这部剧的情节升华为了“抗日神剧”。
神枪
射击姿势 特别不靠谱观众也认了,但如果其枪里打出的子弹能在空中来个大拐弯,那就是对观众智商赤裸裸的侮辱了。难道编剧想:“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群敌人”……
《牺牲》 (2张)
它堂而皇之地为 人民群众 展示了何为SM、恋足癖以及恋尸癖。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牺牲”精神?
《燃烧》 (2张)
在江苏省市频道“第一剧场”热播的抗战剧《 燃烧 》,可是真的很“燃”。
剧中主人公路南边有着一双瞪得圆圆的大眼睛, 精神状态 上时刻都充满热血,同时还患“ 无痛症 ”,即使受伤也感觉不到疼痛,再加上他还是个 话唠 ,被指出像极了“海贼王”路飞。剧中神枪手吕步更有一头“惊艳”的银发(白发?),而被网友吐槽:“看完《燃烧》后,我既不想提起大刀向鬼子砍去,也不想抡起手榴弹炸他们的飞机,只想问问神枪手先生,头发是 村口王师傅 的理发铺做的吗?”
人物造型 设定雷人也就算了,剧中居然还混搭了《圣斗士星矢》的打斗技能,让抗战英雄变身炫酷“全能”战斗士!
对此,80后编剧表示:在剧中加入动漫、热血这些元素,是为了满足80、90后观众的 现代审美 ,写得太土没人看!
杀狼花
此剧讲述了一个从来不知道瞄准镜怎么看的女狙击手的神话。
瞄准镜居然也会仰头,看来剧组从不检查道具。
满山打鬼子
不熟悉这部剧的人可以把它当成是《小兵张嘎》第二部。
据说这部剧里小孩的超级武器——弹弓,打鬼子胜过三八大盖,甚至能炸桥梁炸火车!
拿弹弓的一群小孩,完虐装备精良鬼子兵。广大观众已再次被神剧导演的“创意”所“折服”。

一起打鬼子

《一起打鬼子》 (4张)
由刘翔前妻 葛天 参演的 抗日剧 来势凶猛 》因“裤裆里掏出手榴弹”的大尺度情节引发网络热议。
该片段中,葛天饰演的“银花”与老相好“莫大棒子”身处日军的 牢狱 中,两人当着众日伪的面,上演了一段令人侧目的亲热戏。最后,莫大棒子居然从银花的裤裆里掏出了一枚手榴弹并引爆自尽。
尽管在当前抗日神剧各种奇葩桥段的熏染下,很多观众对抗日剧中的意淫已见怪不怪,可“裤裆藏雷”的情节,还是大家目瞪口呆,纷纷表示已三观尽毁。有网友怒曰:这哪是大义抗日,分明是晒恶趣味、秀无下限好吗?
最后补充一下:爆炸范围奇迹般地只集中在以裤裆为中心的小圆里,银花和莫大棒子被炸死了,日本人与汉奸却毫发无损……
新铁道游击队
一幕中,主角将自行车骑出直升机的效果,旱地拔葱式直接起飞,顺便搬动火车的道闸,同时躲开了飞来的子弹;在另一幕中,主角以自行车为武器轻松制敌;还有一幕是主角在自行车的帮助下逃过追兵,并飞越铁轨,直接辗压日军的机械化部队。
网友的的留言里满是戏谑。有人回复:“你要不会点绝技都不好意思跟着八路去打鬼子”;有人质疑:“日军是怎么熬过这八年抗战时间的?”;还有人说:“我要把自行车上交给国家。”
最后问一句:看了他你还好意思说你会骑自行车吗?
《武工队传奇》 (2张)
武工队传奇 》第十四集,日军”武运长久“旗帜上的签名众多,目测有:总司令 冈村宁次 、穿越而来的重量级政治家 小泉纯一郎 、重返人间的杰出战略家 武田信玄 、精武门宿敌渡边一郎……
以为这就完了?还有呢!请看:尸魂界一番队队长 京乐春水 、尸魂界一番队前辈山本元柳斋、尸魂界 六番队 队长 朽木白哉 、开挂王 黑崎一护 木叶村 精英 水户门炎 、贝斯手 冈崎真一 ……
日军真是“广得人心”啊!
《一个鬼子都不留》 (2张)
杀猪刀、石块、弹弓、 飞针 ……都被主角用来打鬼子,而且屡屡得手。

永不磨灭的番号

永不磨灭的番号
永不磨灭的番号 》整体来说是一部很不错的抗日剧,但却因某个情节而饱受诟病。
在第34集里,营长孙成海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竟把一架日本飞机打了下来。即便以飞机最低的 飞行高度 飞行速度 作假设 ,依靠投掷手榴弹来击中飞机仍属天方夜谭。更何况在此之前孙成海受了飞机机枪的 贯穿伤 ,能够站着本身就是奇迹了。
修改后的情节
这个片段已被修改为手榴弹在飞机底部附近爆炸,弹片击中油箱导致飞机起火坠毁,使情节更为合理一些。
雷点: 包子雷 、蔬菜雷、磁性定时 穿甲弹 、带防弹 裤衩 的防弹裤子、四星级炮楼、豪华装甲车、罔顾历史事实等
敌后便衣队传奇
裤裆藏雷、手撕鬼子什么的弱爆了,里程碑式的抗日神剧来了。这是2012年在 央视 一套播出的电视剧《 敌后便衣队传奇 》,只看第一集,观众就能体会到他们有多“传奇”。
第一集,红军准备成立淮北军区淮北 便衣 大队,于是办“比武大会”选拔队员。然后,我们的马洛上线了。他自称“爆破王”,一上场就狂怼其他人,拽得二五八万。“爆破王”掏出了随身带的包子,给首长们每人送了一个;
只见他拿起包子,咬了一口,随手一丢,竟然炸了!
敌后便衣队传奇
秀完“包子雷”和各种“蔬菜雷”后,他拿出一个‘’ 夜壶 ‘’,这是他研究的“ 尿液触发雷 ”,只要往里尿尿,十秒钟就能炸飞鬼子。
“爆破王”还没秀完,他的箱子简直是 哆啦A梦 的口袋:俺还有好多种雷呢,天蝎雷,闪电雷……这剧情也实在是太雷了!
此外,在第四集中,“爆破王”将各种“蔬菜雷”用于实战,炸得飞车队人仰马翻。
在第九集中,“爆破王”在给鬼子送去的 鸡汤 的瓦罐底层里装入磁性定时穿甲弹,将鬼子的三座炮楼全部炸毁。
随后日军藤野司令官的上司大发雷霆:“三座四星级炮楼、一辆豪华装甲车……全都进了 靖国神社 ”。而藤野司令官在面对旅长的质问说:“新四军的装备,现在达到每个班配备一挺 轻机枪 ,所以,高爆炸弹、穿甲弹、 定时器 、磁性系列等特种武器,已经由新四军的 兵工厂 用土法研制出来了。所以,这些新式,非常规,具有高效杀伤性的武器,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了。” 每个班配备一挺轻机枪还有些可能,但后面的装备,尤其是磁性武器,还土法研制出来......
他还提到了淞沪会战,称国民党的一支水下 敢死队 ,用高聚能穿甲弹,把日军的一艘战列舰炸开了一个大口子,险些沉没……
最后,他还说他已经向防务大臣提交了一份议案,马上研制带有防弹裤衩的防弹裤子……
雷点:八路军 独立团 团长王云山住别墅喝咖啡,女兵穿着时尚,在战场随便一扫就死了几十个日军。

脑残台词

3、我爷爷九岁的时候就被 日本鬼子 残忍地杀害了,我恨日本鬼子。(你爷爷也太早熟了,生物老师知道了要吐血)
4、我就是要用石头把飞机给炸下来。(别说石头,你能用手榴弹炸下来你都是大神)
5、每人携带150公斤炸药。(吃不饱穿不暖,你们还个个比 海豹部队 强N倍?)
6、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 机枪手 。( 航天器 最小发射速度是7.9 千米/秒,八百里等于400千米)
7、你是神雕侠侣的后裔,这些倭寇全部杀光。(观众跟着编剧大人一起穿越了)
8、没想到他在这条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观众又穿越了)
9、阎王叫你五更死,你活不到三更!(“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之神改编!你比阎王还强啊!)
10、胖翻译对太君:中国有句话叫以彼之身还彼之道。(又是神改编!看来日军被脑残汉奸坑得不浅)
11、哈哈哈哈你中了我的奸计了!(原来日军乃自黑高手?)
12、马上研制带有防弹裤衩的防弹裤子。(防弹裤子还要带防弹裤衩?)
真假分析
在对上文“脑残台词”笑过骂过吐槽过之后,各位观众也要学会 理性思考 ,去伪存真。毕竟这之中有不少很可能(注意只是“可能”)是 字幕组 失误、 语法错误 、恶意捏造、网友跟风恶搞等所致。那么就请各位擦亮眼睛,对照上文来进行分析吧!
1、这句出现的地方是剧组为了宣传,对外发布的一组高清剧照中的一张里而已。
2、第二张剧照,和第一张是同样的问题。该照片出自2012年的电视剧《 独立纵队 》,实际上也是一张官方宣传照,展示的是剧中女匪“素芳”参军的情节。而且可以看出,剧照内容(“素芳”参军,尚在行 军礼 )和字幕涵义(领导做抗战动员)之间明显不同步。另外这两句亦出自2001年的 琼瑶剧 情深深雨濛濛 》第41集中 何书桓 的一句旁白:“陆伯伯那段日子……我们每天……而同时,长达八年的抗战,已经开始了。” [2]
3、图片出自2010年播出的最负盛名的抗战神剧《 抗日奇侠 》。剧中, 女主 “宋无娇”(右)的身世设定是“父母和姐姐惨遭日军杀害”,男主“ 廖天生 ”(左)与女主是青梅竹马。至于“爷爷”是哪里冒出来的呢?目前没有找到,存疑中……(另:编剧您想表达的该不会是“我九岁的时候爷爷就被鬼子杀了”吧? 语序 不当坑死人啊,快去找小学语文老师补补课吧……)
4、有网友指出,原剧中讲的是“八百米”,“八百里”应是字幕组失误所致。

幕后产业

因“手撕鬼子”情节而广受争议的《 抗日奇侠 》却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200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 利润率 普遍达到200%。
热闹的中国抗日剧“代工厂”的背后,是一条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生产线和一个“正气凛然”的爱国生意场。它是文化导向和资本追逐共同的产物,同时借力于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和 历史观 ——这远不是一场单纯的娱乐围观。
著名的 横店影视城 有了个 新名 号——“横店 抗日根据地 ”。这里2013年接待的剧组有三成都在拍抗战剧。一名漂在横店的 群众演员 更说,他最多的一天扮着“鬼子”在不同剧组“死”了八次。
许多观众也发现,在2012年,“ 家斗剧 ”和抗战剧在晚间黄金档霸着屏幕。

消极影响

2、抗日神剧大多没有什么 逻辑思维 ,受众大多以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少年儿童群体为主,这些人明辨是非能力较低,难免使他们产生代入感,使得他们认为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个样子。
3、这些抗日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恐怕后人就很难理解与反思为何这场战争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4、严重影响中国的 国际形象
5、日本(特别是 右翼势力 )会借此作为否认历史真相的理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6、不利于传播健康营养的 影视文化 ,抗日神剧本质是充满糟粕腐朽元素的作品,有损影视产业的阳光发展。

现象反思

抗日神剧、抗战神作的层出不穷是制片方和 投资商 动机不良、审批部门把关不严、观众只顾追求娱乐心态三者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抗日神剧的泛滥成风是对当年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 抗日英雄 先辈们的严重不敬,是对那段值得深思哀悼的痛苦历史的自欺欺人。有关部门对此现象的监督过程应该是长期和严格的,为了历史的真实、为了孩子的价值观、为了民族的荣辱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这类不良 影视作品 卷土重来或变相复燃。

整治措施

网名为“蓝猴子”的网友2013年5月15日发 微博 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就 规范 卫视 黄金档 电视剧播出下发通知,其中特别规定:
1、所有抗日剧都需重新审查,抗日传奇剧、戏说剧等将禁止播出,抗日剧黄金档播出将被限制,播出总量将被调控;
2、增加 现实题材 电视剧的比例;
3、之前通知规定过的都要严格执行。
整治措施
接着,有网友补充了通知内容:“已有的非抗战雷剧的 抗日剧 只能在非黄金档播出;现实题材的剧目将占卫视播出总量的50%; 古装剧 涉案剧 的限制仍如2012年规定。”
有卫视在5月中旬左右临时撤换了抗日剧。原定于昨晚登陆 四川卫视 的抗日题材剧《尖刀战士》已经被古装剧《 大明嫔妃 》取代。该片的编剧前天下午还在微博上为新剧开播摇旗呐喊,几个小时之后却承认了该剧的 延播 ,原因是“通知来了”。有网友说,通知有可能是临时下达,让电视台措手不及。
横店影视城 官方微博昨天也转发了据传广电总局要调控抗日剧的消息,并透露“5月份,唯有《 裂变 》一部抗日剧过审”。据悉,《裂变》将于2014年5月22日登陆山东等四家卫视的黄金时段,但有消息称,《裂变》涉险过关后,悄悄地把自己的类型划为了“年代情感励志剧”,以方便宣传。
2013年5月16日有记者得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已对各卫视提出明确要求,对卫视电视剧黄金档已报排播的抗战题材剧进行重审和甄别,对存在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进行修改,停播不能修改的过度娱乐化抗战剧,同时对以严肃态度进行创作的抗战剧给予鼓励和支持。一些卫视已经主动撤播了正在播出的“抗战 雷剧 ”,如 黑龙江卫视 的《 战旗 》和 四川卫视 的《 尖刀战士 》等。

各方声音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 公共理性 反面教材 。毋庸置疑,在 大众文化 中,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性、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 替代性满足 ”,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 标准配置 。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
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 文艺作品 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或是今天在 中国饭店 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 中国制造 汽车,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2014年,鉴于 徐纪周 导演拍摄的《 永不磨灭的番号 》里,有主演 李健 向空中投掷一枚手榴弹炸毁日军一架飞机的情节。它与“手撕鬼子”等,后来并称抗战雷剧最著名的“三大雷点”。就因为这一个镜头,‘ 飞天奖 ’和‘五个一’工程奖最后都没给徐纪周,不然《番号》就要把中国电视剧的奖都拿齐了。至今回忆这个“低级错误”,徐纪周还是一副痛心疾首、悔不当初的表情。 [3]
徐纪周认为,大家虽然主观上都崩紧了“扫雷”的那根弦,但多局限在 技术层 面,如消灭鬼子的战术上,却很容易忽略了人物塑造的“根”。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徐纪周倒认为抗战剧也不必都是一幅严肃面孔。比如他自认《 春江英雄之秀才遇到兵 》就比《 永不磨灭的番号 》还要商业。 [3]
抗日神剧
史晨风 执导的28集抗战剧《 兵出潼关 》在央视八套播出。作为一个拍了几十年戏的老导演和编剧,他坦言,如今之所以雷剧、神剧特别多,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只想挣快钱,不肯在剧作上下功夫。2010年来,电视剧从制作水准上来说都没有太大问题,更多的还是在剧作上的问题。文本不扎实,拍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3]
身为导演,史晨风坦言做到商业性和审美追求的平衡是很难的,但这不是“堕落”的借口。比如,很多剧用不符合历史事实和 客观规律 的强刺激镜头来博 收视率 ,但史晨风坚持追求真实的“传奇”。对于《 兵出潼关 》,史晨风的标准很简单:在不雷人的基础上,画面有可视性,故事有趣味性,又能符合世俗的 审美标准 [3]
新一轮抗战剧的主创人员都在积极“去雷化”:
《刀光枪影》的主创表示,区别于抗战“雷剧”的套路,《刀光枪影》是一部有情怀的年代剧。 [3]
杀手锏 》导演 徐宗政 则表示,将视角放在了抗日战争时期青年人身上,从他们眼中的战争折射出整个时代对于人们命运、思想、成长变迁的影响。 [3]
红高粱 》导演 郑晓龙 认为,抗战题材作品应该表现的是对 日本军国主义 的批判,而不是对日本人的仇恨。
飞虎队 》导演 钱雁秋 对此表示如果仍然仅限于打打杀杀的低级描述,这一题材总有一天会被再次伤害。 [3]
披着 民族感情 的外衣,用性和暴力挑逗观众,在历史的疮疤上纵情欢乐。频现于荧屏的抗日“神剧”呈现出一番“奇观”: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单手掏心、石头打飞机……这究竟是艺术创作,还是消费历史和民族感情?
日本媒体对中国“抗日神剧”的 新闻报道 页面有超过千名网民跟帖,其中获得支持最多的跟帖分别是“这个情节有点意思”、“日本电视剧也该这样荒诞”与“不必较真,不过是披着抗日剧外衣的搞笑剧”。
一名在 东京 工作的日本媒体从业者告诉中国媒体人,最近三四年,日本媒体和网络已 数次报道 中国抗日剧中对日军的丑化和各种不合理剧情,日本民众对这一现象已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