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记者招待会,邀请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齐小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立明等介绍中国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其中马晓伟副部长主要介绍了目前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工作情况,钟南山先生则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在广东工作的情况。记者招待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主持。  马晓伟:截止到4月9号,中国大陆共报告非典型肺炎的病例有1290例,其中广东省1213例,山西省32例,北京市22例,广西自治区12例,湖南省6例,四川省4例,上海市1例。已经治愈出院1025人,占总病例数的79.4%。其中广东1004例,山西省4例,北京1例,广西8例,湖南省5例,四川省3例。在这次疫情中共发生死亡病例55例,其中广东44例,山西2例,北京4例,广西3例,湖南1例,四川1例。  我国部分地区发生非典型肺炎后,世界卫生组织高度关注疫情和防治工作,3月份以来分三次派出专家来华与我国专家就非典型肺炎防治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控制措施等开展工作,并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充分肯定了我国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和预防工作,认为中国在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将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卫生部也指定有关机构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全球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治疗网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信息沟通,分享研究成果,尽快突破防治难题。  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卫生部将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专家,奔赴疫区进行现场指导和督导,确保各项防治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对于我国各个地区的情况,按照疫情的发生状况实行不同的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对于早发地区像广东省,主要的工作是总结经验,巩固成果,防止反复。对于新发疫情的地区,主要是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积极开展病人的救治和预防工作。对于未发病的地区,主要工作是保持高度警觉,做好防病议案,狠抓工作的落实。  钟南山:作为医生,我认为这次和WHO的合作交流是很愉快的。我们实际上是交流了三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的问题;第二是有关流行性病学的规律和病原型的探讨。因为大概到目前为止,50%以上的病人都发生在广东,WHO对广东是怎样诊断和治疗的,特别是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这方面非常感兴趣。  我们还共同讨论了几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个是如何认识重症的Sars,重症的Sars怎样诊断。第二个问题是这个肺炎跟普通的肺炎不一样,因为我们从病人肺的表本中发现嗜中性白细胞很少,它是一种很特殊的病变,主要表现是肺的纤维化和玻璃样变,需要比较早地使用皮质激素,这跟一般的肺炎治疗不一样。我们的研究WHO非常感兴趣,我们用这个办法使得很多比较重的病人获救,大大地降低了死亡率。  还有一个特点是它跟一般治疗不一样。我刚才讲地理变化是引起肺泡的影响,所以早期用“非创伤性”的通气,使得很多病人发展为低氧血症,这有点特殊性。所以我们总结经验以后,在后期极少有死亡的。WHO的专家希望我们多跟其他国家和地区交流经验,使得这个经验能与大家来共享。我在香港已经做过一次报告,500多个医生参加,他们也是采用这样的一些办法。另外最近美国的心肺学会也跟我们提出来,希望共同交流,因为这种病人都是青壮年病人,如果治不好死亡率很高的。  第二个跟WHO交流的是这个疾病非常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它的传染性,一个是它的致命性。它的传染性在早期就发现了,WHO来了以后,进一步证实其他地方也是这样,有一个很强的聚集性,一个是家庭聚集性,一个是医院聚集性。 所以WHO考虑最重要的一个预防方法是室内的通风和一些清洁办法,如洗手和个人的清洁,这是头等重要的。  第三个是关于病原学的交流。跟世界其他的地方同步,我们在前一段做了很多工作,排除了包括炭疽、禽流感、腺病毒、出血热等其他病原学的因素,现在我们跟WHO互相交流,他们也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的病原:这个病原还没有完全适应人体,它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王国庆:欢迎各位提问。  合众国际社记者:首先是关于每一个省的非典型肺炎的病例,包括一次病例和已经发现的病例,能不能每天做一个通报呢?另外,能不能同时告诉我们负责任的卫生局有关官员的名字,谁应该为所报的数字的准确性来负责。另外一个问题,关于卫生部所给出来的,关于在北京非典型肺炎发病的病例数字,跟我们几天前从一家解放军医院所了解到北京病例的数字有一定的出入,你如何解释数字上的不同?  马晓伟:关于中国疫情的报告,我们已经把报告以及疫情的处理问题,作为纳入«传染病防治法»重要的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各个地方的政府具有法律责任地报告自己的疫情,今天我向大家通报的疫情是目前能够确诊的病人的数字,包括广东、北京、山西等一共几个省市的数字,这个数字目前是正确的。关于一些地区可能有一些输入性病例的进入,卫生部专门派出了专家组,对这些情况进行核实,一旦核实清楚确定是非典型肺炎疫区的话,我们将会向大家通报这方面的情况。  关于北京疫情的情况是这样的,刚才我讲了北京确诊的病人一共是22例,死亡的病例是4例。大家知道,北京的病例主要是输入性的病例比较多,这些病人在北京的一些医院就诊之后,一旦确诊,就转入了北京指定的收治医院,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保护这些医院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对这些患者与医护人员进行充分的隔离。中国有句俗话,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作为扩大一定范围的隔离,对医护人员是安全的,对控制疫情也是有效的,近期也会有一些解除隔离的接触者离开医院。  中央电视台记者:先请马副部长介绍一下北京疫情的整体情况。现在有什么措施来控制疫情,以保证北京市民和外地来京人员的安全?  马晓伟:关于北京的疫情情况我向各位朋友已做了通报,北京市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控制疫情的扩大,同时也很注意保护和保障来华人员的安全,总共采取了这么几项措施。第一个措施是开辟英语的热线电话,24小时值班,市卫生局还开设了专门的网页回答外国朋友关于非典型肺炎的问题。第二项措施是指定一些条件比较好、技术比较强的医院,为外国的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市外办邀请外国的驻华领馆、商社、媒体经常开见面会,通报情况,散发有关的宣传资料。教育部门还要召开留学生的通报会,向留学生通报疫情的情况,同时宣讲一些预防疾病控制方面的知识。对于入境的外国人,发旅游卡,注明防病的知识、医院的联系电话,一旦有什么情况可以及时地取得联系和诊断治疗。加强机场、车站防疫消毒、出租车要每天消毒一次。北京还要组织强有力的医疗专家组,专门为外国人提供医疗服务。同时北京市还要组织上千人的调查,对全国进行流动监察,发现疫情及时报道,外交部通知各地的外办,学习北京的做法。  法新社记者:请问马副部长,你们所提供的数字包括各个医院的,可我们昨天跟卫生部打电话,他们说掌握不了军事医院的病例,我想问您的数字是否包括所有的病例。第二,现在除了广东以外,有没有本地化的一些病例,不是输入性的,比如在北京或者别的地方传染这病,比如山西我们看到了最近有很多新的病例,是不是有一些人在山西传给别人,而不是从广东输入的。一开始说老人得此病,很多死亡的病人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最近是不是也有很多小孩得了病,因为他们的父母得了这个病。  马晓伟:目前所报告的病例当中包括地方医院、行业医院和部队医院所有的确诊病人的病例数字。第二个问题,关于山西的问题,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山西的病例最初的是输入性的,以后对它的密切接触者和医院的医务人员有继发的感染,山西的病例数是32例。。卫生部的专家组近期已经派人到山西进行一些更加详细、具体的调查研究,有关山西的情况我们会继续向各位在座的朋友通报。关于患病和死亡的年龄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十分完整的、科学的分析,在死亡的病例中,从广东省的病例统计当中可以看出,不是完全以老人和小孩作为主要的部分,在死亡的病例当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  华尔街日报记者:中国有没有数字来显示疑似病例到底有多少?每个省和地区的分布又是什么?另外一点,中国关于疑似病例没有发布什么消息,很多国家在发布这方面的消息。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关于疑似病例在医学上还是有一个诊断标准。在广东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也告诉我们,广东省在收集疑似病例信息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没有发布这方面的信息。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没有发布这个信息,信息的内容是什么?  齐小秋:具体的病原没有最后掌握。虽然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制定了对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但在执行中还是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去理解的地方。所以根据卫生部的要求,把非典型肺炎诊断分为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医学观察的对象。我们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和对社会公布的数字应该包括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大家有的可能没有注意到,原来湖南报告的病例之中,现在减少了二个,由于我们过去是作为疑似病人,现在又排除了诊断,所以减少了二人,所以数字还是要进一步地更新的。  各地卫生部门为了进一步控制肺炎疾病,采取扩大对一些有密切接触的人采取医学观察的措施,这个对象的数字因为属于预防控制的措施,所以不便统计。  CNN记者:你认为在有关的疫区所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可信度到底有多大?也就是说,地方的官员有没有准确的意愿既准确又及时地报告流行病传播的数字呢?一般来讲,要么出于怕丢面子,要么怕失去自己的工作,他们可能会掩盖事实,会虚报一些数据,你觉得中国是不是应该进一步以机制化的东西使得卫生部门提高透明度?因为卫生部应该向公众和媒体提供一些免费的信息,促使信息自由地流动起来,你是不是认为中国应该采取这方面的措施呢?  马晓伟:这位朋友提到一个问题,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控制非典型肺炎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这次的原则当中有一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而报告数字的准确,对于疫情的判断和采取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措施。我刚才已经向大家通报了,就是把非典型肺炎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各个地方政府有法律责任来上报疫情。卫生部所采取的措施是一旦有新的疫情发生,或者新的疑似病例的出现,将在24小时之内派出专家组到当地核实了解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协助当地来确诊病人做好流行病学、病原学的调查。 第三个方面的措施,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中心和应急反应的指挥中心,这项工作现在和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论证,很快就会启动。同时,卫生部还要进行关于疫情数据漏报的调查工作。  从目前专家组所到之处反馈的信息来看,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地进行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部署,各地方的疾病控制部门也正在做好预防工作,并且积极、准确、科学地上报疫情。 最后有一个因素,我想各位朋友能够注意到,就是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一种不明原因的疾病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大量复杂的工作。我相信经过采取一些措施,疫情报告的工作会越做越好。  新华社记者:请问咱们对非典型肺炎的病因的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另外,据说世界卫生组织对我们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积极的评价,你能不能谈谈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李立明:这次病原学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排除那些烈性的、法定传染病的那些传染病;第二个阶段,因为我们和香港离得很近,所以我们怀疑有禽流感,所以要排除禽流感;第三个阶段对可疑的各种病原进行寻找和发现。  讲到这,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一次未明原因的新的病原的这样一种传染病,确定它的病原有这么几个标准。一个就是它的临床表现,要符合这种疾病的特征。第二就是流行病学的特征,符合这个病的特征。第三个才是病原学的确定。到目前为止,这次的肺炎疾病,没有任何一个传统的、我们文献上报道的疾病,能够符合这样的临床表现,流行性的特征和病原的问题。 作为病原学的研究,确定一个病原要有三个标准,第一个,就是能够分离培养出这样的病原。第二个,血清学的诊断,能够证实在病人在整个的人群里从发生到恢复,我们叫双份血清,是急性的血清和恢复性的血清有四倍的增高,说明在人体当中产生抗体,有流行。第三个建立动物模型,我们接种动物,能够在动物体里产生同样的疾病。  现在全球的专家开展的病原学研究中,有两个东西能够符合这三个标准中的两个标准,一个就是冠状病毒,一个是衣原体颗粒。所以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在组织全国的专家联合攻关的时候,发现冠状病毒和衣原体,我们都能够分离培养出来。所以专家最近在和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室的工作网络,同时和美国的疾控中心、香港的专家一起在研究这两个病原在这次的疾病发现当中到底是什么关系和起什么作用。 详细的病原研究的结果和具体的科学的方法,大家可以去访问我们中国疾控中心的网站。 关于第二个,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问题,是不是请钟院士来介绍一下。  钟南山:这个病一开始的表现主要是像流感一样的症状。从中医的角度、从中医的概念来说,清热解毒对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是有效的。现在只能限制于症状这一方面,所以中西医结合会不会更好、更有疗效,目前不能下结论,需要做更多的对照试验,我们正在做更多的工作进行对比。  德国记者:人们对医生关于到底有多少病例的说法是毫不怀疑的,但是怀疑政府人士提供的数据,比如说如果北京一家医院的医生说肺炎的病例在北京超过60个的病例,人们就容易相信他。你怎么解释这两种数据的不同。  马晓伟:北京一共接收了22例能够确诊的病人。这22人当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北京市以外的病人,到北京来看病。来的病人是分散在若干医院接诊的,接诊的这些病人经过确诊转入到北京市指定的收治医院,在他们所看过的这些医院当中,北京市采取了扩大一定范围,对患者的接触者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这样的措施,一方面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一方面防止疫情的扩散。这样的话,确实在北京若干医院当中有隔离观察的一些人员,也包括医务人员,在这些医务人员当中,也有类似一些症状,但还没有任何的确诊。现在有一大批隔离的人经过观察没有问题,很快就可以离开医院。如果在这些临床学观察的人员当中,确实有人符合非典型肺炎的标准,我们会按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来收治住院,并且收治到指定医院住院,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通报疫情。  钟南山:我补充回答一下这位女士的问题,假如他不是搞这行的医生的话,会认为有症状就是了。就像在我们研究所,因为医务人员接触病人,我们有13人病了,很多人认为二十几个、三十几个都病了,为什么呢?因为有点不舒服就认为是病了,这种出入常常有的,我不觉得奇怪。  记者:请您进一步澄清一下北京市医院的情况,军队医院也像地方医院一样定期向卫生部汇报病例的有关情况吗?  马晓伟:北京的驻京部队医院确实曾经在三月份接收过来自山西的非典型肺炎的病例,在诊断和整个治疗的过程当中,这个病人的接触者和家属总共是12个人,这12个人当中,有七人最后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及时转入了北京市指定的接收医院,另外5人病愈之后陆续出院。 在这7个病例当中有2个已经死亡,这7个病例已经统计到北京市已经确诊的22例病例当中,北京目前4个死亡病例当中,也包括这2个死亡的病人。  香港大公报记者:昨天世卫专家组接受了吴仪副总理的接见,晚间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世卫专家组对中国政府的积极配合做了正面的肯定和评价,我想了解一下在政府层面下一步同WHO的合作情况还有没有什么最新的进展?  马晓伟: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在北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就北京非典型肺炎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他们对我们下一步进行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以及疾病控制工作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今后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在病原学方面,一个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一个是在流行病菌方面。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进展的情况,我们会陆续地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