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为了985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吗?

关注者
488
被浏览
2,492,622

218 个回答

2021要出高考成绩了

加油

(有问题可以来问我,不必拘泥。包括志愿、心态调整问题。但我最近考试周可能十分的忙,不一定能及时回复)

我记得我第一次高考出完成绩后,

天是真的塌了。

一年零一个月后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大喊大叫着把我父亲从床上推醒……

我俩高兴的说了一晚上,从12点到5点

我是一夜醒着的。

考前高考是天,考后就没那么重要了。


送给每一个查分的同学:

“无论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必不可少。”


2021高考将至

对答案有所调整

保留心路历程,删除部分评价

保留对自己的评价


2021年4月9日 更新

删除部分内容,调整语言


对我而言之所以要复读

西农没有错。

错的是以前的自己,

是我自己没有全力以赴,

事后对周围的环境挑剔。


不过我也觉得幸运,

既然命里遇见西农,

我就没有理由忘却自己和她的缘分。

至少我也算是半个校友了吧?

虽然不多,但血液里也算有了西农的魂

西农也是现在的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月1日更

小文一段:

有人说,西北不好,你要面朝东南,冲着有水气的地方跑。我不觉得。我是个北方人,我不晓得那些富庶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只是听说,他们重财富,有头脑。这和我的家乡可能不一样,那里人情味很足,可以赊账,可以推门就入,可以抱着别人家的小胖孩到处闲逛,不过是,脚上多沾些土罢了。东南啊,有海,那些尘土和着水汽或许就收敛了些,不上脚了。

西北和我的家就很像了,我记得走的前几天啊,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操着一口河南味道的普通话,我一听就听出来了,他还怪高兴的嘞,说我肯定是个河南来的。他聊了些啥我记不大清了,大概是家里附近都是煤矿铁路什么的,同河南人打交道比较多,从小的陕西话就是河南味儿,聊得可兴。送我走的时候,是另一个网约车司机,结果等档案等了好久,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硬是在哪儿一直等我,我挺感动的,说谢谢,他说不要谢,该等,把一个在当口上的人儿丢下,不能。我一看,单子在要加费前就被他停了;百感交集。

那人与人的交织才是人活着,得伴着走一辈子的东西,一个幸福的地方,是走到哪儿都有家的感觉,就算是在出租车上;有时候,太过富庶,人就变了,人心就变了,人与人的交织掺上了物,线就容易崩,一想到这,其实,都是各自的追求罢了。西北如何了?背对着东南,是一种选择,也许,是人生替我们选的。西农是这样选的,舍掉不需要的物件儿,得了心里的暖,是心之所向。过年的时候,我希望家里有一股橘子味儿,和着暖气的温度,窗上再贴着剪纸,桌上瓜子、花生散着吧,亲戚在欢笑吵闹。

我感觉有些东西,发达的地方没有,梦里有,西北也有,家乡也有。根在哪,脚就得在哪儿,不然,心踏实不下。



下面是我自己复读的心路历程

有些矫揉造作,但还是希望能够读一下


原回答:(建议略过,已删改)




19级高考失利入学

已复读


作为一所985双一流高校,不能单纯的讲选择她的好处和选择她的坏处哪一个更大。


我选择西农的主要原因:

西农拥有985双一流的地位,这在西方以及东南亚认可度是很高的 (较之于双非,但可能不比沿海发达等地区非985院校,有如南科大上海大学等)。 而我的目标是尽早申请国外大学。

之所以985在这方面仍有不小的影响力,我自以为是因为空间人文屏障导致的外国大学对国内大学分档模式的认知落后,以至于长达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维度。

我离开西农的主要原因

1.对自身能力的误判:

我并不能完成相关外文学业,导致985名号对我而言意义不大

2.自认为高考发挥失常

其他方面的优点:

1.澡堂:可以说众多高校的前列水平,蜂窝式布局,全封闭不透明玻璃隔间,采用手机软件wifi+蓝牙方式计费

2.坐落于咸阳,每年都会有长时间的华西秋雨,南方的同学不用担心干燥

3.在校生数量很多,就此而言校内社团活动以及节日庆祝规模会比较大,资金也会比较充裕。

4.自然景观极其优美,得益于农林院校的类属,植物种类丰富,大面积造景十分考究,林间小道多而令人惬意。

5.自助设施很多,比如打印成绩单,自动计算绩点等。

6.新式建筑也有不少,新八教算是其中设施的最高水平,一些楼内设计也很好看

7.社团活动种类丰富,不涉及专业内容时,大牛也有很多。我也借此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离别时也成了我最大的挂念。

8.饭好吃,营业时间长。冲饭去的就不用考虑其他缺点了。用我历游诸多高校的经历告诉你,真的好吃。

如果问我来西农,后悔吗?

我会回答:

不,我很爱她。

我从未有一刻,不自豪于学校历史中为我国大西北乃至整个中国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脊梁,不温暖于校训之“诚朴勇毅”。

来到西农前,我何曾知道干旱的西北也有我爱的“梅”雨,点点滴滴,伴星伴夜,吹落黄满地。我同时也羡慕,那些刻苦的前辈手捧清北保研名额时,信步如意,意气风发。又时常念起,那怎一个大字了得的校园,他校忘尘莫及的建筑数量,和历史悠悠、红砖黛瓦的教学楼。

一个学校,好似一个人,又远比一个人复杂

遇见对的人,

并不代表遇见的,一定要是最优秀的人

她是985,但她不多繁华,也不多优秀

北京的女儿有帝都之气,上海的女儿可谓名媛贵族。而杨凌的女儿是西农,她温柔却执着,甚至有些笨,但她是背对着灯红酒绿,面朝着西北的。她站在那里,有所舍弃、有所获得;你选择了她,也必要有所舍弃、有所获得。

人生不止有一个利字





老教楼旁,华西秋雨


北校区南大门




大概是西区新生宿舍


校银行


图书馆大屏幕




试验田



教学楼




南校


南校


校银行


众多食堂中的新食堂


信工机房


6元招牌面

总结:如果真的需要985的名号,一定要想清楚利用它的途径,而且确保自己能万无一失的实行。倘若来了之后像我一样无法利用985的名号,那就是无所得而有所失了。没有完美的学校,只有适合你的学校。


(建议略过的部分到此为止)



8月25日更

取匿

开评论

底线是阴阳怪气,勿犯


8月30日更

别好奇我去哪了呀,今年涨了不少,再说就暴露了

即兴一写,文笔很烂,千万别夸(¦3[▓▓]


9月8日更

注明转专业相关的争议内容


10月10日更

修改语病,新增争议内容的标注


10月18日更:

昨天同老教授共餐感触颇深。听闻我曾就读于西农,他们对我称赞有加。一方面是赞叹我破釜沉舟的勇气,另一方面则是对西农的认可。

可见,在他们眼里,学校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又言,如今之局面,全在于教育部在最近30年所做出的一系列举动,无论是985、211还是双一流,不过是一个标签罢了。教授是当年省里的精英,不因为清北分高而去清北,而是凭心而动,选择我现在的学校。

以及,学校之间的差距远不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西农的高水平人才远非华五之流的普通学生所能比肩,自然,对西农末流的学生而言,他们是难以望其项背的。不难看出,做好自己,比贴好自己的标签重要的多。


请记住

最危险的,不是一个学校的标签不够响亮,而是你选择同学校的末流之徒同流合污后,你的名字,永远地失去了响亮的机会。

没有哪一个学校会找不到一个比你更优秀的人

别来别来别来!!!!

TMD谁来谁后悔

以下是所谓的西农优势,俺一件件给你戳穿

①保研率高。nonono不是所有专业都保研率高!!农学啥的保研率高,最高30%,其他那不是西农优势专业的保研率12%左右。

啥?你说那也挺不错的?里面一大堆保内的!因为西农考研很好考,二本专升本考研上岸的一大堆(没有说二本专科生不好的意思,而是就本科生实力而言,西农的研究生实力弱了一些)所以学校就拼命地想让本科生读研还上本校。但是经过四年的“农村”生活,真的没人想憋在这小地方了(还没我们家这儿的县里繁荣),所以你看到的是保研率那么高,实际上只有头部两三个很牛很卷的学霸才能保研到外校,其他人想走保研就还搁这小地方待着吧。

②地方幽静,适合学习。我笑吐了啊家人们,西农校园很大,进校园就挺幽静了,没必要要求整个地区都幽静啊。说好听点是幽静,说难听点就是经济不行(前面说了还没我们这儿的县繁荣)。经济不行就是你出不去,别人进不来这种尴尬状况。你想去西安参加啥活动,哎人家有活动先紧着西安本地的学校来,能报上名去了光路上就给你折腾一个半小时,你去都蔫了人家本地的生龙活虎。校园招聘是别的企业到学校来招聘,人家大公司嫌远实力也一般就不会来,有这时间坐车过来,是西安交大的985学生不香?

③985的名头。家人,985是有鄙视链的,西农就在985鄙视链的最底端。之前有企业直接说“要985的学生,西北农林和xx大学的除外”

985的名头你也就能在一本以下的亲戚朋友面前吹个牛,你不多解释两句人家压根不知道这是985。能报西农的分数差不多能报个中等的211(北上广211>一般城市211>偏远地区211)比如郑大啥的(这两年郑大的线也涨了,擦边进西农的分就别想着进郑大了)要是有那分数进西农优势专业,干嘛不去省会城市啊,专业不满意大一还能努努力转专业。

④离西安近,坐高铁20分钟。???俺不知道这是谁想出来的忽悠幌子,12306一查就知道了,28~35分钟左右,这谁四舍五入也不会说20分钟啊。而且你这到的是西安北客站(就是高铁站),不是西安市中心,从北客站到西安市中心坐地铁又得快一个小时,也就是说从西农到西安繁荣的地方一个半小时左右。

西农的打车也很邪门,之前是能在校园内打滴滴的,很方便。疫情之后只能打一个叫“万顺”的车才能进校园,滴滴不能进学校了,要坐滴滴只能先去学校门口(学校倒是挺大的…走出去要5~10分钟)万顺的车很少,用打车软件排队五六分钟是常有的事儿,用车高峰的时候(比如去另一个校区开会或者听讲座啥的)大概率打不到车。后来因为“万顺”一家独大,许多司机只接一两个人,也就是如果你们宿舍想四个人做一辆车然后平分车费7块钱是不行的,他只接一两个人,然后你一两个人就要掏这7块钱,他用另一个手机再接一单,再拉一两个人,他跑一趟就能赚以前两趟的钱。

后来听说学校也不让万顺进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要是已经报西农了,最划算的就是买个二手自行车或者电动车,这样就很方便了不用老打车(基本上打车就是在两个校区来回跑,周末还有晚上没校车所以需要打车)自己有车了想啥时候走啥时候走,很方便。

⑤不是优势,单纯是我想吐槽的点:假期。西农的假期特别的抠搜,暑假只放一个月,是的一个月!!!你打不了暑假工,干不了实习,报不了考研班,所以你只能保内(微笑)。暑假放一个月,上三周课,哎再歇一周,生怕你那学生票用不完,无语=_=。除了西安或者宝鸡的回家方便,外省的还是别考虑了。平时的三天假时不时会冒出来个啥事让你还得待在学校里,回家or出去玩就别想。

说了这么多,西农也不是毫无优点,比如设施环境就挺好的,澡堂教室都翻新了,新图书馆也在建。教师也还行,名校的挺多,不过教的不咋好的也有。

你看别的回答里的西瓜、鱼、馒头啥的学校有免费发。是真的,但是次数很少,一年也就有个一两次,是都得自己排队去领的,不知道有这消息或者不想排队或者排队太晚的就领不到。

经费是挺大方的,科研啊出去实践啊学校会出一部分钱,自己的负担会小一些。

目前想到的就这些,总体来说是不建议的。 喜欢科研喜欢农林就来,向往大城市的就别来了。

以后想到啥再补充吧,ノBye~


8.11更新一条

西农的通知特别晚,家离陕西远,每次都要坐飞机才能去学校的慎重考虑!!!

比如八月初要开学or实习,它能憋到距离订票动身走不到一星期才通知你有变动让你退票或改签。俺不坐飞机没啥大事儿,但是看俺同学每次退票那手续费还挺心疼的。


8.12更新

评论里有毕业的学长说西农985的名头在考公、考研、选调的时候会有优势,俺觉得有道理,放到答案里来,大家做个参考吧。还有学长学姐有经历的都可以发在评论区呀,俺学习学习。

我是19级的,开学大三,想跨专业考研,但是还没啥特别心仪的专业,学长学姐们有啥好的建议,或者对学校考研保研出国交流啥的制度政策比较了解的都可以告诉俺,非常非常感谢


拜托拜托,评论里别再让我看见啥“考这个分还嫌弃学校”的了

照您说的,甭管考多少分能有个大学上就得感恩戴德呗?

我又没降分录取,分数是学校定的,我成绩过线了被录取了,我这个分数配这个学校怎么了?

回答里的话也没有抹黑学校,说的只不过是事实。每个人上大学的体验不一样,别人夸的就叫事实,我自己在学校经历的就不是啦?我只不过在回答里实实在在说出来我经历的我看到的事实,这就叫抹黑嫌弃啦?那我也夸了学校两句你咋看不到呢

还有说你这个成绩也就只能上西农这个985的也大可不必,这个分还能走武大护理和一些学校的2+2(也就是高收费),不想走指定专业和高收费的话,本科一批普通类能走郑大等普通211。

郑大的分数线比西农的高一分,但是郑大保外的比西农的多多了,下面贴个图,算是给我上面说的话做个印证,还有啥有疑问的你直接去搜

每个学校都有觉得自己报错了学校的学生,说白了就是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学校能给什么。我的回答也只是给我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做个参考, 多看几个回答,看自己能接受啥,不能接受啥,就知道自己要不要报这个学校了。

没啥好说的,就祝能看到这个回答的同学都能找到心仪的学校。


救了老命了,有个西农的学长一直搁评论里喷我是咋回事儿,您觉得我说得不对您自己回答啊,您的回答没人看您就一直搁我回答的评论里嚯嚯?

您毕业多年的回答是个参考,我这还上着学的回答也是个参考不是吗?您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我说个啥您都听不进去,转头就说我激进 带情绪 说的不对,我:???,我找谁哭去。

合着俺第一次回答的时候加粗的那句话根本就没人看,俺再重复三遍:

喜欢科研喜欢农林就来,向往大城市的就别来了!!!

喜欢科研喜欢农林就来,向往大城市的就别来了!!!

喜欢科研喜欢农林就来,向往大城市的就别来了!!!

多解释一句,说疫情好多学校都不让滴滴进校的,我理解。我生气的不是滴滴不能进校,而且学校限制滴滴却不限制另一个打车软件的进校,这不是双标吗?那这防疫又体现在哪儿呢?

能让它进就是那个打车软件的给学校掏钱了,一辆车一个月给学校100。然后那个打车软件的车费还比滴滴的贵,它一看自己一家独大后面又搞了个只接一两人的单,要坐4个人的单他就不接的破事。他这么一操作就是他现在跑一趟然后能赚两趟的钱。好家伙,合着每个月交的100块钱就是从学生身上薅回来呗。

(晚上和周末是没有校车的,学院的报告会经常在晚上,所以需要打车)

评论我都懒得说了,我辛辛苦苦编辑这么大段文字,您该看还是不看,您该喷还是照样喷,喷得驴唇不对马嘴,我多难过啊。

俺觉得俺上面有段话还说的挺好的,再复制下来给大家看:

每个学校都有觉得自己报错了学校的学生,说白了就是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学校能给什么。我的回答也只是给我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做个参考,多看几个回答,看自己能接受啥,不能接受啥,就知道自己要不要报这个学校了。

以上这段话适用于所有分数段的学生↑

除了知乎回答,还可以看b站视频,最好还是问问身边有上这个大学的学长学姐啥的。总之,多看多问多了解是没坏处的。

编辑了3000+字,收获了快200的赞,真的很谢谢大家呀!

俺觉得大学不是终点,人生总要有自己的活法。这个选择也不是弊大于利,好好享受当下才是最要紧的事。

希望大家都每天开心呀!


10.17更新

嗯……感觉最近心态放平了,就不想卷了,然后开始真真正正地享受△我△的大学生活了。

开始泡图书馆,自学想学的技能,坚持一些自己认为有益的习惯,比如背单词啥的。真的和以前的每一天都不一样!现在感觉到的就是充实!幸福!有力量!

泡图书馆真的贼有用!如果你不知道干啥,没目标又不想浪费生命,那就泡图书馆,我文学类的和专业类的书交叉着看(我看的不是本专业的书哈,别的专业的书好有意思),相当于都是“闲书”了吧哈哈。不知道看啥书可以参考up主“智能路障”出的年度书单,看了3本了,没踩过雷,就是有的图书馆里没有,后面把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馆里有的都看完会自己买着看。已经两年没咋看书的我再拿起书,简直是久旱逢甘霖(之前不咋去北校图书馆是因为里面很旧…冬天看书跺脚的冷,而且也不好找位置。新图书馆在建了,看效果图挺漂亮的!)

我感觉我过去一两年都没有对自己进行投资过,都是被大家,或者说被大学的课程安排推着走。忙前忙后没啥拿得出手的奖项,一般般的成绩,没学习新的技能,没改掉不良的习惯,然后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我一无所获,甚至在倒退(比如英语),还自怨自艾,这绝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和我想要的自己。

所以这半年(因为大三下要考虑考研的事儿),我决定按自己的想法好好活一回:①坚持一件很小的事,做半年,我定的是背单词,虽然过了六级但学英语还要继续,每天也不贪多,复习20个不背新单词都可以②每月3本书,并记下书的提纲和感悟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在b站看视频,然后上手练,不练永远不是真本事④锻炼身体,跑步、打球都行,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以上就是我这半年的目标,一步步来,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写出来也是请大家做个监督。

现在每天都是干劲儿满满的一天!看着打卡的日子一天天增多,那感觉别提多爽了,自律真的会上瘾!

感觉搬到南校属实是开启我的新人生了,哈哈,可能也确实是南校适合养老的氛围感化了我

后面就不定期更新一下我的状态吧,属实是变成我的打卡博了,祝大家也都能过上想过的生活吧哈哈!


2021.11.1更新

学会一个新技能:多夸人!!

夸人真的是别人高兴自己也高兴呢

俺以前是个不会说话的人,欣赏别人也不会说出来,俺能夸别人一句那真是顶顶厉害的人了,而且夸也不是大夸特夸,就是一句“好牛”,人家听了也不会有啥感觉…

现在好一些了,张不开嘴咱可以夸一些小细节,比如夸夸衣服好看鞋好看啥的,别人会觉得自己的审美受到了认可,咱自己也开心,咱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了。而且这样也能让别人更了解自己,知道喜欢什么偏好的东西啥的,更容易有共同话题。

总之,夸人就是双赢!都给我夸起来!


2022.3.10更新

很长时间没更新,因为觉得自己心理上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个变化还没过去,我无法抽离出来准确的描述我奇怪的感受,所以还在体悟吧。

但是近期点赞的人越来越多了,我觉得不管能否客观地描述(我奇怪的感受),我都应该更正一部分以前回答的偏见,以免影响了在考虑报考西农学生的判断(尤其是我可能享受到了西农的好处但自己不知的情况)

好处:如果你确定读研,西农可以说是性价比非常高的跳板!

原因:①绩点相对好考,西农的学生还算peace,卷的不是很严重,认真学(比如教科书都看了一遍,练习册有认真做)考前有看、背ppt复习,考试成绩不会差的(别说啊专业前几的卷王还是很卷的,哪儿都有卷王,光看自己成绩,你的努力程度跟这个分还是挺匹配的吧,放到郑大河南考生占生源大半,你这个努力程度要么排名往后推推,要不加入卷的大军比现在累绩点也不见得比现在高)知足常乐 ②985名头,这个我目前在浅浅了解的阶段,985在考研和留学里就是有优势。举个例子( 不一定准确!! ),读研有些学校更偏向分稍低的985考生,而不是分更高的双非;申留学如果本科是985的话,平均成绩80+就行(只是其中一个硬件之一哈,不是80+就录你啦,还要看别的条件),双非至少得85+。结合上面说西农不太卷,能得一个不错的均分,再+985是不是喜上加喜 ③保外,之前看到一个学长大一就很明确自己要通过西农保到武大,四年都为之努力然后成功了,也有很多通过西农出去交换,或者暑期交流的。还是那句话,卷西农比在其他学校卷更轻松一点。

请注意我上面这大段话的一个大大大大前提!!!你高考报考时就明确自己要读研究生了

像计算机本科就直接就业,想进大厂早点就业的,本科报大厂同城的双非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但是所有的事儿都很难说!计算机也就近四年才火,四年前的热门专业可不是这个。你这会儿高考就确定要读研,四年之后如果疫情过去,就业机会多了,大家都工作去了,考研没那么卷了,换句话说西农跳板不那么香了,那你可能又后悔啦。所以世事难料啊,注意好这个大前提,如果你不笃定自己一定要读研,我上面说的好处和解释的一大段原因就是屁话,可别因为一个用不到的好处拧着自己做了一个不合适的决定。

目前就想到这儿,后面课贼多,还要忙自己的出路,有缘再更~

PS:小学期调到七月了耶耶耶!至少不用空出来一周,反正是最后一个小学期了,欧耶!

之前说打卡来着,现在①背单词②看书④锻炼都有在坚持哈,背单词连续三个月了,看书没看那么多也至少一月一两本,还不错,锻炼近一个月在坚持,效果也最明显!体重降低了一点并在维持着,因为有锻炼每天的心情也更好了,很少焦虑了,这三个习惯都养成了之后就觉得这一天至少不是无所事事的,就挺好的,心情好了做别的事也会有动力。

有缘再更~


2022.4.14更新

人被干麻了

忽略3.10号的更新吧,西农不想让你当跳板


2022.6.24更新

最近高考报志愿了,这个回答被看的好多,我再唠两句。

不管你是家长还是学生,除了考虑学校、城市,再留神考虑一下 专业!!! 这三年见过太多专业没选好的同学了,要么退学回去复读,要么转专业,要么没转成又不敢复读浑浑噩噩的苟着,总之,这些人至少有一年是自己过得非常不如意的。

十二年寒窗只知道学那几门基础学科,学生压根没有时间去实践练习感受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专业,然后啪填报志愿这几天就要把小半辈子搭进一个一点都不了解的专业里面去。啥玩意儿啊?

建议家长、学生选专业的时候,在目标学校的官网找一下心仪专业的 本科培养方案 ,看看都要学啥科目,然后在b站、知乎或者熟人问问这个专业、这个科目都学啥,或者课本是啥,你借来或者买二手书看看是学的啥,看看跟自己想象的相符不?想学不?学的进去不?你大概就知道要不要报这个专业了

很大可能你在网上看的分享都是劝退的,很现实,现在这就业形势,啥专业都难。看了培养方案的科目觉得完了,都跟我想的不一样,都不太想学了,那就瘸子里面挑将军,选几个最能接受的。然后趁大一大家学的都是基础科目(高数,计算机啊啥的),一边保持成绩,一边读自己专业的书(我推荐老外写的本专业的书,通俗易懂,比国内老教授写的好懂多了),看不进去不感兴趣就换书!去读别的专业的书,然后准备换专业。

我这么建议是因为转专业你大一的成绩是敲门砖,一定要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分数,然后边读专业的书是想让看清你能不能读的下去,大一上的都是基础课,所有专业都上的大差不差,不涉及专业的核心课,你等到大二大三才接触到核心课发现自己不喜欢那就晚了!!!所以大一就读专业相关的书,不喜欢就赶紧换书,别光知道换专业结果对那个专业也不了解,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肺腑之言

感觉我都能搞填志愿咨询了

总结一句话:学校官网找本科培养方案

有的学校不给,那就换个学校官网找(差不多档次的学校),都大差不差的。

暂时想到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