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为了985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吗?
218 个回答
2021要出高考成绩了
加油
(有问题可以来问我,不必拘泥。包括志愿、心态调整问题。但我最近考试周可能十分的忙,不一定能及时回复)
我记得我第一次高考出完成绩后,
天是真的塌了。
一年零一个月后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大喊大叫着把我父亲从床上推醒……
我俩高兴的说了一晚上,从12点到5点
我是一夜醒着的。
考前高考是天,考后就没那么重要了。
送给每一个查分的同学:
“无论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必不可少。”
2021高考将至
对答案有所调整
保留心路历程,删除部分评价
保留对自己的评价
2021年4月9日 更新
删除部分内容,调整语言
对我而言之所以要复读
西农没有错。
错的是以前的自己,
是我自己没有全力以赴,
事后对周围的环境挑剔。
不过我也觉得幸运,
既然命里遇见西农,
我就没有理由忘却自己和她的缘分。
至少我也算是半个校友了吧?
虽然不多,但血液里也算有了西农的魂
西农也是现在的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月1日更
小文一段:
有人说,西北不好,你要面朝东南,冲着有水气的地方跑。我不觉得。我是个北方人,我不晓得那些富庶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只是听说,他们重财富,有头脑。这和我的家乡可能不一样,那里人情味很足,可以赊账,可以推门就入,可以抱着别人家的小胖孩到处闲逛,不过是,脚上多沾些土罢了。东南啊,有海,那些尘土和着水汽或许就收敛了些,不上脚了。
西北和我的家就很像了,我记得走的前几天啊,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操着一口河南味道的普通话,我一听就听出来了,他还怪高兴的嘞,说我肯定是个河南来的。他聊了些啥我记不大清了,大概是家里附近都是煤矿铁路什么的,同河南人打交道比较多,从小的陕西话就是河南味儿,聊得可兴。送我走的时候,是另一个网约车司机,结果等档案等了好久,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硬是在哪儿一直等我,我挺感动的,说谢谢,他说不要谢,该等,把一个在当口上的人儿丢下,不能。我一看,单子在要加费前就被他停了;百感交集。
那人与人的交织才是人活着,得伴着走一辈子的东西,一个幸福的地方,是走到哪儿都有家的感觉,就算是在出租车上;有时候,太过富庶,人就变了,人心就变了,人与人的交织掺上了物,线就容易崩,一想到这,其实,都是各自的追求罢了。西北如何了?背对着东南,是一种选择,也许,是人生替我们选的。西农是这样选的,舍掉不需要的物件儿,得了心里的暖,是心之所向。过年的时候,我希望家里有一股橘子味儿,和着暖气的温度,窗上再贴着剪纸,桌上瓜子、花生散着吧,亲戚在欢笑吵闹。
我感觉有些东西,发达的地方没有,梦里有,西北也有,家乡也有。根在哪,脚就得在哪儿,不然,心踏实不下。
下面是我自己复读的心路历程
有些矫揉造作,但还是希望能够读一下
原回答:(建议略过,已删改)
19级高考失利入学
已复读
作为一所985双一流高校,不能单纯的讲选择她的好处和选择她的坏处哪一个更大。
我选择西农的主要原因:
西农拥有985双一流的地位,这在西方以及东南亚认可度是很高的 (较之于双非,但可能不比沿海发达等地区非985院校,有如南科大上海大学等)。 而我的目标是尽早申请国外大学。
之所以985在这方面仍有不小的影响力,我自以为是因为空间人文屏障导致的外国大学对国内大学分档模式的认知落后,以至于长达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维度。
我离开西农的主要原因 :
1.对自身能力的误判:
我并不能完成相关外文学业,导致985名号对我而言意义不大
2.自认为高考发挥失常
其他方面的优点:
1.澡堂:可以说众多高校的前列水平,蜂窝式布局,全封闭不透明玻璃隔间,采用手机软件wifi+蓝牙方式计费
2.坐落于咸阳,每年都会有长时间的华西秋雨,南方的同学不用担心干燥
3.在校生数量很多,就此而言校内社团活动以及节日庆祝规模会比较大,资金也会比较充裕。
4.自然景观极其优美,得益于农林院校的类属,植物种类丰富,大面积造景十分考究,林间小道多而令人惬意。
5.自助设施很多,比如打印成绩单,自动计算绩点等。
6.新式建筑也有不少,新八教算是其中设施的最高水平,一些楼内设计也很好看
7.社团活动种类丰富,不涉及专业内容时,大牛也有很多。我也借此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离别时也成了我最大的挂念。
8.饭好吃,营业时间长。冲饭去的就不用考虑其他缺点了。用我历游诸多高校的经历告诉你,真的好吃。
如果问我来西农,后悔吗?
我会回答:
不,我很爱她。
我从未有一刻,不自豪于学校历史中为我国大西北乃至整个中国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脊梁,不温暖于校训之“诚朴勇毅”。
来到西农前,我何曾知道干旱的西北也有我爱的“梅”雨,点点滴滴,伴星伴夜,吹落黄满地。我同时也羡慕,那些刻苦的前辈手捧清北保研名额时,信步如意,意气风发。又时常念起,那怎一个大字了得的校园,他校忘尘莫及的建筑数量,和历史悠悠、红砖黛瓦的教学楼。
一个学校,好似一个人,又远比一个人复杂
遇见对的人,
并不代表遇见的,一定要是最优秀的人
她是985,但她不多繁华,也不多优秀
北京的女儿有帝都之气,上海的女儿可谓名媛贵族。而杨凌的女儿是西农,她温柔却执着,甚至有些笨,但她是背对着灯红酒绿,面朝着西北的。她站在那里,有所舍弃、有所获得;你选择了她,也必要有所舍弃、有所获得。
人生不止有一个利字

















总结:如果真的需要985的名号,一定要想清楚利用它的途径,而且确保自己能万无一失的实行。倘若来了之后像我一样无法利用985的名号,那就是无所得而有所失了。没有完美的学校,只有适合你的学校。
(建议略过的部分到此为止)
8月25日更
取匿
开评论
底线是阴阳怪气,勿犯
8月30日更
别好奇我去哪了呀,今年涨了不少,再说就暴露了
即兴一写,文笔很烂,千万别夸(¦3[▓▓]
9月8日更
注明转专业相关的争议内容
10月10日更
修改语病,新增争议内容的标注
10月18日更:
昨天同老教授共餐感触颇深。听闻我曾就读于西农,他们对我称赞有加。一方面是赞叹我破釜沉舟的勇气,另一方面则是对西农的认可。
可见,在他们眼里,学校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又言,如今之局面,全在于教育部在最近30年所做出的一系列举动,无论是985、211还是双一流,不过是一个标签罢了。教授是当年省里的精英,不因为清北分高而去清北,而是凭心而动,选择我现在的学校。
以及,学校之间的差距远不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西农的高水平人才远非华五之流的普通学生所能比肩,自然,对西农末流的学生而言,他们是难以望其项背的。不难看出,做好自己,比贴好自己的标签重要的多。
请记住
最危险的,不是一个学校的标签不够响亮,而是你选择同学校的末流之徒同流合污后,你的名字,永远地失去了响亮的机会。
没有哪一个学校会找不到一个比你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