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陶渊明被后世如此推崇?因为他只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想要逃,可世间哪有真正的桃花源?只有在心中开辟一方天地,建造一个无人打扰的世界,在那里安放我们的情怀、信仰和理想。
405 年,东晋王朝有两个人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刘裕在彻底平定了「桓玄之乱」后,又收复淮北十二郡,被封为「豫章郡公」,食邑万户,从此,成为东晋王朝最大的权臣。最终,他也逐渐走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在 15 年后废帝自立,开创宋朝。
另一个人则是彭泽县令陶渊明,他再一次辞职回家了。
当时的东晋吏治腐败、经济崩溃,门阀士族吃香喝辣,升斗小民每天都在为糊口而奔波,大家都认为这是掌权的司马道子父子造成的。
6 年前,江州刺史桓玄起兵「清君侧」,面对「为国建功」的机会,陶渊明的小宇宙爆发了:「桓将军,我来助你一臂之力。」
可历史证明,凡是「清君侧」,往往是要把皇帝拉下马。在感受到桓玄想要称帝的野心后,陶渊明立刻辞去工作,转身就投奔了讨伐桓玄的刘裕,成为刘裕麾下的一名参军。
等到桓玄失败、刘裕大胜时,陶渊明才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刘裕也想称帝。」他再一次挂印辞官,去投奔建威将军刘敬宣,并在刘敬宣手下担任参军一职。
可他没想到,刘敬宣在风云激荡的乱世中,竟然没有半点担当,于是他辞官了。这一次,陶渊明彻底失望了。
当他孑然一身回到家中时,面临的是家徒四壁的窘境。家人吃饭要米粮,孩子上学要学费,自己还爱喝点酒,在现实的压力下,陶渊明在叔叔陶夔的劝说下再次出仕,担任彭泽县令。
三个月后,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位督邮凶狠贪暴,每到一地都「吃拿卡要」,比周扒皮还狠。县吏提醒陶渊明:「我们要穿正装、备好礼,恭恭敬敬地迎接。」陶渊明一听就怒了:「我连桓玄、刘裕都不愿伺候,还能伺候这等卑鄙无耻之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既然不能达济天下,那就独善其身吧。陶渊明决定与这个黑暗的世道划清界限,于是挥笔写了一封流传千古的辞职信——《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田园都快荒芜了,还是回去吧,那里才是我该去的地方。心灵早已成为身体的奴隶,让我不得自由,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我根本不羡慕富贵,也不羡慕神仙,只有人间的清闲生活,才是我所期盼的。要么趁良辰吉日去踏青游玩,要么在田里种点蔬菜,要么就登山狂啸,伴随着潺潺流水声填诗做赋。如果人生能够这样过,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陶渊明离开喧嚣的名利场,回归到原始质朴的乡村田园。
回到农村老家后,他开辟了一块宅基地,用茅草、土坯盖了几间简陋的屋子。后院栽几株榆树和柳树,前院种满了桃树和李树,吃饭时就坐在树下,与黄狗为伴;晨起时就在院子里活动筋骨;果子熟了,顺手摘下就能吃。
简洁的庭院没有喧嚣纷扰,宁静的内心没有功名利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