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下:纳粹时期德国大学飘摇史

“在洪堡大学开放包容精神下成长起来的学者们会如何抉择,教授和学生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自19世纪中期起,德国已经拥有多所世界第一流的大学,具备优良的研究和教学设施以及大量声名显赫的世界知名教授和世界名人。


德国维滕堡大学
掀起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的母校,这栋楼就是路德曾经的宿舍,距今已有500年 图片来源:Wiki

而德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声望又在20世纪初达到顶点——在1901—1914年自然科学方面的全部4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里, 德国人以14位获奖者之众排在第一位

尽管一战对德国政治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但在战后的15年间,德国科学家中仍然有14人获得诺贝尔奖,领先于其他各国。

1933年,纳粹上台后,大学被纳粹党纳入到民族共同体之中,由此, 德国大学的发展,开始断裂


1933年的希特勒,风光一时
爱因斯坦也是在这一年离开德国,放弃德国国籍 图片:Britannica

1.灾难的开始

1933年2月,纳粹党人鲁斯特就任普鲁士邦文教部长。

不久即宣称“要在一夜之间使高等学校不再成为玩弄学术的机构,要使自然科学研究为经济计划和军备计划服务,并从人文科学中寻找为纳粹主义辩护的论点”。

纳粹文教部长 伯恩哈德·鲁斯特 图片:Wiki

利用纳粹主义思想,纳粹党将清除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切大学传统。

一方面,纳粹统治者 着手削减高校的学生人数

4月13日,德国各大学都张贴了纳粹发布的“反对非德意志精神”的学生守则。

4月25日和12月28日,德国大学通过法律开始限制犹太人进人大学学习。

另一方面,希特勒上台后 对高校教师队伍也进行了清洗

犹太血统和半犹太血统的大学教师被排挤,其中有人被迫提前退休,另一些则遭到了解雇或关押。

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或有大量左倾分子的法兰克福大学是被纳粹占领的第一所大学。

法兰克福大学以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奖学金而闻名,被认为是德国重点大学中最自信的自由主义者,大学的教职员工都以自己对学术、良心、自由和民主的忠诚而自豪。

对于纳粹党和法兰克福大学教职工来说,有一件事是再清晰不过的,就是 一旦纳粹控制了法兰克福大学就意味着它控制了德国学术界

纳粹统治下的法兰克福 图片来源:Wiki

为了达到对德国大学和学院的完全控制,1933年,希特勒派出了一位纳粹官员前往法兰克福大学进行威胁。

纳粹官员刚刚获得任命便前往法兰克福大学召开教职员会议。

在会议中,这位纳粹官员用这些学术界人士从未受过的粗暴语言疯狂恐吓他们,除了鄙俗的谩骂和秽语之外,他指着法兰克福大学一个又一个的系主任说: 要么你按我说的做,要么你就去集中营

当时,法兰克福大学的教职工默不作声。只有其中科学系的一位诺贝尔奖水准的生物化学家兼生理学家站了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说:“很有趣先生,您的话在某些方面很有启发性。但有一点我不清楚,是否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生理学研究?”

官员立即向学者们做出保证,确实会有大量资金用于“ 纯种族科学 ”。

文学、思想独立和学术诚信的伟大堡垒崩塌了

会议很快结束,只有少数一些非犹太教授有勇气和他们的犹太同事一起走出去,但大多数都与这些几个小时前还是亲密朋友的犹太人保持了安全距离。

就这样,德国学校体系很快就整体纳粹化了。

德国大学的纳粹化 图片来源:Britannica

在德国,犹太人无疑是禁止任教的,而非犹太人也要接受严格的纳粹审核才能进入大学任教。

每一个想在大学里担任教职的人都必须先在纳粹观察营里呆6个星期,当他们对学术的见解和性格受到纳粹专家的研究和认可之后,他们的名字将被报送教育部,最后再根据申请者的可靠性审核决定是否发布教书凭证。

纳粹对大学教师队伍的摧残导致五年内约五千名德国科学文化人士被迫流亡国外,其中大学教授约两千余人,自然科学学者最多。

1940年,一万多大学教员流亡海外,其中绝大多数是犹太人 。像爱因斯坦,1933年就离开了纳粹德国。

其中有很多德国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包括卡尔·雅斯伯斯、E·I·古姆贝尔、西奥多·利特、卡尔·巴尔特、尤利乌斯·埃平豪斯等人。

离开纳粹德国 图片来源:Wiki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移居国外,去往瑞士、荷兰或美国、英国。

而逃亡之路也是极其凶险,其中有一位逃亡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奥多·莱辛教授,遭到了纳粹暴徒的盯梢和暗杀,在1933年8月被刺杀。

留在大学教师队伍中的教员大部分成为了纳粹党的附属。他们在希特勒的教育军事化思想的指导下,身着军事制服,学校的教学秩序非正常化。

有不少学者选择同流合污,当时有七百多大学教师在1933年11月德国大学和高等院校支持希特勒和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声明书上签名。

著名哲学家 海德格尔 在1933年5月27日,就任弗莱堡大学校长的讲话上也发表了著名的“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演讲。

海德格尔与纳粹 图片来源:Wiki

在这次使他终身为之蒙羞的演讲中,他热情地赞美希特勒为未来德国的真理和法律,并称希特勒掌权为“伟大庄严的破晓”。

此外,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萎缩。经过了6年的纳粹化发展,德国大学生在校人数为12.8万人缩减到只有5.8万人了。

2.德国学术纳粹化

相比规模的缩小,更可怕的是,德国大学的纳粹化使得德国半个多世纪来一直引以为傲的自然科学教学和研究迅速退化。

物理学领域卓越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弗朗克,化学领域的哈柏尔、瓦尔堡等卓越的教授都受到解职和退休。

还在任教的人中,有许多则被纳粹的邪道所腐蚀, 企图把这种纳粹的邪道也运用到纯粹科学上去

1937年,德国出现了叫做《德意志数学》的刊物,它的第一篇社论就一本正经地宣称:凡是认为数学是没有种族性的任何想法,其“本身”就包含着“毁灭德国科学的胚种”。

在一本叫做《犹太人和科学》的书里,作者甚至认为发明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是“玷污科学从而毁灭文明的遍及全世界的犹太人阴谋”的头号恶棍。

另一位皈依纳粹意志的德国物理学家则表达,全世界都赞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实际上只是对“犹太人统治世界局面的来临、迫使德国人无可挽回地和永远地沦为无生气的奴隶地位”表示高兴。

然而,从1905年到1931年,有10位德国犹太人因为对科学有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 图片来源:Wiki

纳粹化的代价是巨大的,它的结果不单反映在学术发展上。

因为,为德国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各理工学院的入学人数,比普遍大学入学人数减少得更多,从20474人减少到9554人,降低了50%以上。

学术水平大为下降直接导致学生水平下降。到1937年,不仅科学和工程界的青年感到人数上的缺乏,他们的科研水平也降低了。


德国大学科研能力其实远远超乎大多数人的了解
1901-20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源学校Top20中,依旧有3所德国高校,分别是洪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
这三所高校在这117年培养了142名诺奖获得者,平均1年1.2位

实际上,美国能够 发明原子弹 ,多亏两个由于种族关系而被纳粹独裁政权和法西斯独裁政权驱逐出来的人:

来自 德国的爱因斯坦 和来自 意大利的费米。

结果表明,纳粹德国的损失,对其他国家学术发展来说是有利的。当然,对于敦促日本投降也是有利的。


纳粹冲锋队防止犹太人进入维也纳大学
最左边的冲锋队员还很开心的样子,似乎把这一切当做一场游戏 图片来源:Britannica

3.无学可上的德国青年

德国的年轻人不在大学里学习,都去哪里了呢?

在阿道夫·希特勒看来,他想教育德国青年,并使他们为希特勒服务的地方,不在他自己早年就退学的公立学校,而是希特勒青年团的各种组织。

六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在开始被征参加劳动队和军队以前,不论男女,都被组织在希特勒青年团的各种组织中。

纳粹青年团和童子军 图片来源:Britannica

青年团是一个根据准军事方式组织起来的庞大组织。

在这个组织里,行将成人的青年们不仅受到野营、体育和纳粹思想方面的系统训练,甚至还有当兵的系统训练。

有时候女青年也要受当兵的训练,但重要性小的多,因为妇女在第三帝国的作用上,就是首先要当健康子女的健康母亲。

在第三帝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最后彻底破坏的,是设立了三种训练优秀分子的学校。

一种是在希特勒青年团指导下的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 ;另外两种是在纳粹党主办下的 全国教育学院 骑士团城堡

希特勒视察希特勒青年团 图片来源:Britannica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选择最有前途的一些12岁少年,任他们为管培生,接受在纳粹党内和公共服务领域接受6年集中训练的机会。

政治教育学院则以恢复老普鲁士军事学院的教育为目的,接受纳粹理论的特别训练,培养军人的精神和他们勇敢、责任感和简朴的特质。

这三所学校中的顶级是骑士团城堡。

在这里,纳粹党训练他们精华中的精华,只有最狂热的年轻的纳粹支持者才能获选,通常是由前两所学校的学生中一路选拔上来的。

青年们就这样受着如何在第三帝国生活、工作和死亡的训练。

希特勒主义在德国的出现是“ 在一个脱节的时代,召唤出了一个脱节的性格 ”。

德国大学成为了纳粹党向国内外宣传民族社会主义及其理念的工具,失去了大学自治的宝贵传统。

更多高等教育历史故事,点击关注。

发布于 2022-04-28 15:06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