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
就诊科室: 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李昕

李昕 小儿内科 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王秋华

王秋华 小儿内科 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3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什么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 HBV,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病毒。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指 HBV 感染胎儿或新生儿造成的感染性疾病。母亲被病毒感染而后传播给新生儿是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可以通过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阻断方式,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

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表现出肝炎症状,也可以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状态。如果患儿没有表现出症状,可以密切监测肝功能而不给予治疗;而出现肝炎症状的患儿,则一般先给予支持治疗,1 岁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常见吗?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约有 6 亿人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母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是传播给新生儿的最常见的原因。所以,在过去,我国的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不少见的。

但随着目前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孕期乙肝筛查及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等阻断措施,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几率已有明显下降。

新生儿积极进行乙肝预防措施,感染乙肝的风险会明显降低。

症状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会有什么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

大部分患儿 在出生时无症状。出生后 6 个月内,患儿可能仅仅会出现血检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增高。出生后 6~12 个月,患儿可被检出乙肝病毒相关抗体,之后转变为乙肝病毒慢性携带状态,肝功能可长期处于正常状态,但成年时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会增加。

  • 急性肝炎的症状:
  • 少部分患儿 会出现急性肝炎症状,包括:严重的黄疸(皮肤、眼白发黄)、肝脾肿大、腹胀、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大便颜色为白色等。

  • 爆发性肝炎的症状:
  • 极少数患儿 会表现为爆发性肝炎,出现肝性脑病、凝血异常等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包括:严重的黄疸、神志不清、皮肤瘀斑、便血、呕血、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爆发性肝炎进展快、死亡率高、预后极差。

    孕妈妈是乙肝病毒感染者,胎儿感染后会造成畸形吗?

    胎儿期感染乙肝病毒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病毒侵入胎盘后会造成胎儿感染乙肝病毒,但不会引起胎儿畸形。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大部分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没有症状,也不导致并发症。少部分表现出肝炎症状的新生儿,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血液系统并发症: 血液难以凝固,出现各个部位的出血,比如皮肤瘀斑、呕血、便血,如发生脑出血,则可能出现抽搐的表现。

    神经系统并发症: 发生肝功能衰竭时,可能会出现肝性脑病,表现为神志不清、不哭不动、不吃奶、抽搐等。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有什么不良后果?

    早期不良后果: 感染初期,乙肝病毒处于潜伏状态,仅有部分患儿会表现为肝炎症状,少部分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爆发性肝炎、肝衰竭。

    长期不良后果: 随后,大部分患儿转变为长期携带病毒的状态,肝功能不受影响。但长远看来,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有可能增加成年后患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病因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的患儿是如何被乙肝病毒感染的?

    乙型肝炎病毒是 DNA 病毒,人群中的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体液传播。新生儿可能从三种渠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母亲体内存在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时,病毒可透过胎盘入侵胎儿,有 5%~10% 的可能性造成胎儿先天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宫内感染乙肝病毒主要发生于妊娠晚期。

    出生时感染: 新生儿出生时,接触和 / 或吞咽母亲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及分泌物,而被传染。

    生后感染: 新生儿出生后,接受乙肝母亲的母乳喂养,或接受不正规的输血等,而被传染。生后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较小,特别是对于按计划进行乙肝病毒免疫阻断的新生儿,可以接受母乳喂养,不会增加被传染的风险。

    孕妈妈有乙肝病毒感染,就一定会传染给孩子吗?

    此外,采取有效的阻断措施,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孩子被传染(阻断措施的保护率高达 95%~100%):

    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应该进行乙肝病毒的相关检查,了解身体感染的程度,并采取有效抑制病毒的措施。

    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不被传染。

    爸爸有乙肝病毒感染,会传染给胎儿吗?

    尽管一些研究已在精子中检测到乙肝病毒(HBV),但尚无临床证据支持被感染的精子会导致 HBV 传播给胎儿。

    诊断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诊断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 乙肝两对半: 取血进行血清学检测,了解乙肝病毒相关抗原、抗体情况,提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证据。
  • 乙肝病毒核酸: 即 HBV-DNA,需取血检查,了解体内病毒复制情况,提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证据,指导后续治疗。
  • 肝脏功能: 需取血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凝血功能、白蛋白等指标,了解肝脏功能有无受损,指导后续治疗。
  • 其他: 如肝脏超声检查、其他嗜肝病毒检测等,鉴别有无其他导致肝损的疾病。
  • 治疗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需要去看哪个科?

    感染科,传染科,新生儿科。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如何治疗?

    如无临床症状,新生儿期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但需定期复查。

    如果有肝炎症状,需进行支持治疗,包括保护肝细胞、补充维生素及氨基酸等。抗病毒药物不推荐使用于 1 岁以内的婴儿。

    如重症感染时可考虑使用干扰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但有相应的副作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治愈吗?

    大部分不能治愈,需定期复查、随访。

  • 大部分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会转变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状态,肝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水平。
  • 少部分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出现肝炎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但症状消失以后也大都转变为病毒携带状态。
  • 约有 10%~20% 的患儿在儿童期或成年期,可自行将乙肝病毒清除体外,从而痊愈。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的患儿预后如何?

    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将在身体内留存。在儿童期或者成年期,可能转变为以下几种情况:

    长期携带病毒,有传染性,但自身无不适症状、无肝功能异常。

    自行将病毒清除体外,获得痊愈,发生率约 10%~20%。

    发生慢性乙型肝炎,还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和 / 或肝癌。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表现为在儿童期或成年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肝衰竭。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出院后需要复查吗?

    出院后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等项目,监测孩子的病情发展情况。

    生活

    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可以母乳喂养吗?

    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母乳中就可能会有乙肝病毒,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吗?

    只要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了乙肝疫苗,就可以接受母乳喂养。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会保护孩子,不会通过母乳被传染乙肝病毒。

    如果孩子没有接种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就存在从母乳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此时不应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选用配方奶。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日常无体液交换的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但尽量避免嘴对嘴亲吻孩子,不要和孩子共用餐具、牙刷。

    遵照医嘱,定期随访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 DNA(HBV-DNA)。

    预防

    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可以预防吗?

    可以预防。

  • 备孕期: 如果备孕女性本就有乙肝病毒感染,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毒复制。
  • 妊娠期: 妊娠期女性应常规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以筛查有无乙肝病毒感染。如果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有阳性发现,应进一步检查 HBV-DNA 以评估乙肝病毒载量。如果病毒载量过高,可在妊娠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胎儿和新生儿被传染的风险。
  • 出生后: 乙肝病毒感染的女性分娩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 12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按照规定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时间点为生后 1 天、1 个月、6 个月,共三针。上述措施可阻断母婴间的乙肝病毒传播,避免孩子被传染乙肝病毒。
  • 阻断后: 新生儿接受免疫阻断后,应在接种完最后一针乙肝疫苗 1 个月后到满 12 月龄之间,进行乙肝病毒抗体检查,以确保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 早产儿的免疫阻断和足月儿有什么不同?

    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分娩的早产儿,除了在出生后 12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还应在 3~4 周龄时再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共两次。同时,也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时间点为生后 1 天、3~4 周、2~3 个月、6~7 个月,共四针。

    如何解读乙肝病毒抗体检查结果?

    新生儿接受免疫阻断后,应在接种完最后一针乙肝疫苗 1 个月后到满 12 月龄之间,进行乙肝病毒抗体检查,以确保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如果 HBsAg 阴性,HBsAb 阳性,则提示孩子未被传染,且产生了乙肝保护性抗体。

    如果 HBsAg 阴性,HBsAb 阴性,则提示孩子未被传染,但未产生乙肝保护性抗体,可再次接种三针乙肝疫苗,以促进抗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