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基于我个人经验,讲述词条校对方法、手段的心得体会。文中列举了目前词条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罗列出词条校对时需要注意的重点等等。一些需要校对、改进、润色的词条已被人为打上了Stub标签,可去 需要帮助 分类中找到。

有时候累了,不想搬运、翻译的时候,可去上述页面,或者简单地点击随机页面,查找、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随手处理掉。

修修补补不那么容易得来成就感,但它的确也是对维基所作的一份实实在在的贡献!

  • 1 常见错误
  • 1.1 英文标点
  • 1.2 Clear模板的使用
  • 1.3 Ref模板的使用
  • 1.4 年份引用
  • 1.5 LocationMap模板的Bug
  • 1.6 去除多余的换行符
  • 2 个人建议
  • 2.1 【已死人物】
  • 2.2 标题加粗
  • 2.3 家徽对齐
  • 2.4 图片过多
  • 2.5 需要翻译与Stub
  • 2.6 调整消歧义
  • 2.7 Infobox名称对齐
  • 2.8 家徽描述过长
  • 2.9 家族树模板
  • 3 建议与意见
  • 常见错误 [ ]

    英文标点 [ ]

    一些编辑曾经或者现在也是,在编辑时直接在英文原文上编辑。这么做有至少如下几点坏处:

    • 忽视了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中文段落中穿插英文标点符号。
    • 忽视了英文空格,中文字词间不需要空格间隔,而英文需要。有时候会忽略这一点,导致段落内到处是多余的空格。另外一种原因是,部分编辑会认为在词条内链两侧各加一个空格,其实这么做没有必要,不加也是挺好的,内链文字的颜色已经足够和普通文字区分开来,没有必要再加空格。
    • 翻译出来的句子不符合中文的通用结构,比较别扭。这一点在一些从句套从句,句子超长的英文原文中特别明显。最后翻出来的句子根本不能看、惨不忍睹。

    所以建议编辑们在做翻译工作时,将译文另起一段,以避免上述问题。

    至于 英文标点,逗号、句号、引号、冒号 等比较容易发现,通过 查找、替换 就可以做好校对。但是英文空格就比较难发现。 所以还是希望从源头上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已有的错误发现一处干掉一处、不再重犯类似的错误。

    Clear模板的使用 [ ]

    部分词条中会使用到Infobox模板,如人物的词条。这个模板比较占体积,一些较短的词条可能因为内容太少,导致后续的内容太过靠前,被右边的Infobox遮盖了内容。

    此时需要使用Clear模板 {{Clear}} ,将太过靠前的内容强制往下挤,确保页面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