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慈祥的佛珠  ·  孟获- 知乎·  1 年前    · 
慈祥的佛珠  ·  4399三国杀OL ...·  1 年前    · 
慈祥的佛珠  ·  孟获_百度百科·  1 年前    · 
诸葛亮南征略图 公元223年( 蜀汉 章武 三年)夏四月, 刘备 病逝,五月, 刘禅 即皇帝位,改元 建兴 。这一年六月前后, 益州郡 的汉族豪强 雍闿 ,趁 蜀国 夷陵 新败、刘备病逝以及 黄元 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 牂柯郡 太守 朱褒 越嶲郡 叟王 高定 以及 益州郡 少数民族头领 孟获 等一起叛乱。他们杀死了益州郡太守 正昂 ,又把接任的太守 张裔 抓起来送往东吴,越嶲郡则杀死了郡将 焦璜 ,而 牂柯郡 则杀掉从事常颀,一起反对蜀汉政权。
由于蜀汉新遭大败,兵力损失巨大,加之刘备刚刚去世,国内局面需要整顿,因此,诸葛亮没有立即采取平叛的军事行动,而是采取了招抚的措施。但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在北有 曹魏 大兵压境、东有 孙权 荆州军威胁,南有三郡叛乱的困难形势下,诸葛亮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于223年10月派 邓芝 东吴 进行修好,并取得了外交上的成功。
接着,在224年积极进行兵力补充、整训等战役准备工作。这样,在225年初,已经具备了南下平叛作战的条件,于是,诸葛亮在成都开始组织这次南征战役。

诸葛亮平南中战争 蜀军

蜀军参战的兵力失考,根据南中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对手实力以及参战将领情况来分析,数量应该不是很多:
南征战役总指挥:蜀汉丞相诸葛亮
西路军:估计在1.5万以上;主要将领:丞相诸葛亮、参军 杨仪 、越隽太守 龚禄 。战役目标:消灭 越嶲郡 (今四川西昌)高定的主力,随后进击 益州郡 ,消灭雍闿、孟获军。
中路军: 庲降都督 李恢 ,估计兵力不多,其主要任务是从驻地平夷县(今贵州毕节)沿小路迂回益州郡(今云南澄江),占领孟获的根据地,切断孟获援高定军的退路。由于需要翻山越岭迂回,兵力大约在2000人左右。
东路军: 门下督 马忠 ,因为对手比较弱,兵力也不会很多,估计在2500人左右。其战役目标为直取最东面的 牂柯郡 (今贵州黄平西南)、消灭 朱褒 的叛军。实际上马忠军完成这个目标后没有再西进与诸葛亮会合,而是留在当地进行抚恤等工作了。因为牂柯郡距离益州郡也很远,要等马忠从牂柯来会合,时间上是不够的。
这样的话,诸葛亮南征军的总兵力大约在2万人(或者略多)。而许多当时蜀国有名的大将均没有参加这次战役,比如: 魏延 赵云 吴壹 等。连担任过 越嶲 太守的 马谡 也没有参加。
叛军的实际兵力,没有记载,但是从诸葛亮的 战役部署 来看,应是越嶲郡高定的兵力最多,也最强,雍闿、孟获的益州郡部族部队其次,而牂柯郡的朱褒兵力最弱。分析为:
诸葛亮的兵力部署是以主力攻击高定的,这说明高定的实力很强。高定在连续被诸葛亮击败两次后,还有残余部队2000人(这也是唯一的对叛军兵力数量的记载)。因此,估计高定军在开战时的兵力有5000人以上。
益州郡 部族部队的数量,在孟获带兵增援 越嶲郡 没有回来的情况下,还能对李恢的迂回部队形成一倍以上的优势,估计其总兵力也在6000人以上。
牂柯郡 朱褒 部队一战即被马忠消灭,分析其兵力是比较少的(1000多人),而且战斗力不强。
合计,三路叛军兵力大约在1.2万左右。
另外还有部分部族军队并没有参战,因为这些少数民族部族都是相对独立的,互相之间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指挥,有一些部族在看到最大的雍闿、孟获部族遭到失败后,就不再参战和抵抗了(至少是暂时不抵抗了)。
中国战争史 》的分析为蜀军大约2~3万人。由于南中地区特殊的民族、地理和气候特点,使得双方的兵力不可能很多。其实少数民族部族叛乱时其主力部队的人数是比较少的,多数依靠鼓动、胁迫当地百姓参加以壮大声势。
因此,从战役规模来看,诸葛亮南征只是一场平定偏远地区叛乱的中、小战役。这也是《 三国志 》记述简略的原因之一。
公元225年(蜀汉建兴三年)3月,诸葛亮大军开始行动。首先沿水路自成都快速到达僰道(今四川 宜宾 ),而后以僰道为前进基地,开始分兵行动。
东路马忠军自僰道向东南的 牂柯郡 进兵;中路的李恢军自驻地平夷沿小路南下 益州郡 ,偷袭孟获的后方;诸葛亮的西路主力自僰道折向西面,进军到安上(今四川 屏山 )一带。
这时,高定的主力主要集结在旄牛、定筰、卑水(今四川 美姑 )一线,诸葛亮为了吸引叛军主力决战,在到达卑水地区后,暂停前进,以等待叛军向卑水地区集中,以便一举消灭之。
高定的主力果然向卑水地区集中,自益州郡北上增援的雍闿、孟获部队也在向这个地区运动。
这时,叛军内部发生了内讧,高定部将杀死了雍闿,结果造成孟获军停止了向卑水地区的增援。
诸葛亮看到已经不能将叛军聚而歼之,于是果断向当面的高定军发起了进攻,击败了高定军。
高定的部队后撤到 邛都 (今四川西昌)准备继续抵抗,又被诸葛亮大军击败,并攻占了邛都。高定带领残部二千人不肯投降继续抵抗,被蜀军最后全部消灭,高定战死。
这时孟获军已经向 益州郡 老家撤退,诸葛亮大军立即展开追击。
与此同时,马忠的东路军进展顺利,在 牂柯郡 击败了 朱褒 部队,平定了该地区的叛乱。
李恢军在攻入南中益州郡一带孟获根据地后,遭到了强大部族武装的包围。李恢在孤军深入、又没有诸葛亮大军消息的情况下,利用欺骗手段、麻痹部族武装,而后趁其不备,发起反击,一举将优势的敌军击败,并荡平了益州南部地区,占领了孟获的根据地,切断了孟获军的退路。
225年5月,诸葛亮大军渡过 泸水 ,进入益州郡。在克服了气候、地形、运输等困难后,在 味县 (今云南曲靖)以北地区追上了孟获的部队,经过激战,击败了孟获的部队,生擒孟获。
接着,诸葛亮大军南下到达味县地区与李恢的部队会师。
随后,大军向西挺进,进兵滇池(今云南晋宁东),并分兵平定了四周的部族。这时是225年秋。整个战役胜利结束。 [1-2]
223年,蜀汉皇帝 刘备 夷陵之战 中大败,在 永安 病逝。同年夏天, 益州郡 统帅雍闿听到刘备逝世的消息,心生叛意。不久,雍闿杀死建宁太守 正昂 ,缚走 张裔 到东吴,正式与蜀汉决裂。 越巂 酋长高定响应,杀死郡中将领 焦璜 ,自封为王,率军北上攻打新道县,但被 李严 犍为 的救援军打败,退回南方。
而当时东吴未与蜀汉和好,便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并派 刘阐 到交州边境,准备接管 益州郡 。雍闿率军要入 永昌 城,永昌因此与蜀地断绝联系,功曹 吕凯 、府丞王伉率领吏士死守永昌,敌军虽不断在城中散播谣言,但吕凯仍坚持不降,城中士民亦信任吕凯,令雍闿不能进城。而牂柯太守 朱褒 知道消息后,亦显得十分暴横、放纵。
蜀汉丞相诸葛亮认为国家刚逝去君主,决定先安定国内民众、吏士,蓄积粮食,派 邓芝 陈震 东吴 修好,及遣 越嶲 太守 龚禄 到南中边界安上县作备;从事蜀郡常颀行则直接南行,查清事件。
另一方面,又派 李严 虽写上六封书信给雍闿解释利害,但雍闿却只回一书说:“盖闻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曾听过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现今天下成鼎立局面,自称正朔的都有三个,所以远人(雍闿)感到疑惧,不知该归属那个。)”信中内容显得十分傲慢。
颀行 到达牂柯后,立刻收押郡中 主簿 ,准备查明事实。 朱褒 便乘机杀害颀行发难,加入叛军,龚禄亦被高定所害。当时,有夷人不服从雍闿,雍闿便派为当地人所信服的孟获游说各夷部酋长叟:“官欲得鸟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㪷,断(斲)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官府想要黑狗三百头,而且胸前都要是黑色,还要螨脑三千斤、三丈长的断木( 斲木 )三千根,你们可以拿出来吗?)”黑狗、螨脑本来便难找,而其断木(斲木)因十分坚硬、委曲,不可能高到二丈长,夷人便相信孟获,对蜀汉大感气愤,加入叛军。
影视作品中的诸葛亮
终于在225年3月,蜀军为诸葛亮亲自率领,由成都开始南征,虽然 王连 劝阻,但诸葛亮忧虑其他将领才能不够,所以仍决定亲自率军。参军马谡为诸葛亮送行数十里路,并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大方针,诸葛亮亦接纳此言,他便率军从水路由安上到 越巂 进入南中,又派 马忠 进攻 牂柯郡 、李恢由平夷攻向 建宁郡
李恢军行至昆明,被敌军围攻。当时李恢兵少于敌人一倍,又未得到诸葛亮军消息,便对南人说:“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乡里,乃今得旋,不能复北,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官军粮草将尽,想谋划退还,不过我们曾责骂过守地乡里,就算现在能回军,亦不能回到北方,所以想回来与你们等人一起谋反,所以用诚心相告。)”南人相信他,围困开始松懈。就在此时,蜀军突然出击,大破敌军。李恢率军南至盘江,东接 牂牁郡
马忠 军则顺利在 且兰 打败 朱褒 ,与李恢军会合。另一方面,诸葛亮军在南行途中,雍闿已被高定部曲所杀,大军到达后数战皆胜,斩杀高定。与其他两军声势相连,准备迎战收纳雍闿部众的孟获。
影视作品中的孟获
诸葛亮听到孟获为当地人所信服,便想生擒他。5月,大军渡过 泸水 ,与孟获军战,成功俘虏孟获,诸葛亮带他到营阵观赏,问他觉得蜀军如何,孟获回答他:“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我之前不知你军虚实,所以才战败。现今蒙赐观看营阵,原来只是如此,必定可以胜利了。)”
诸葛亮的心意在北方,又知道南人叛乱问题严重,便用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要孟获心服口服。只是向孟获一笑,将他放走再战。经过七次擒纵,诸葛亮仍继续放走孟获。孟获及其他夷人开始反思,不再离去,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公(诸葛亮),真是天上的神威,南人不再反叛了。)”大军便移到 滇池 ,蜀军成功平定南中,至12月回到成都。
漫画人物马忠
第三:“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又夷人忧怕有废杀的罪名,自怕过失过重,若果留下外人,终不会得到信任,这是第三个不易)”;
最后,诸葛亮平衡各条件,决定达至“不留兵,不运粮”的政策,任李恢为建宁太守、吕凯为云南太守,又收降 爨习 孟琰 等,与孟获一起授予官职,笼络南人。只有马忠是外地人而被任免为牂柯太守,但仍能做到受夷人所敬重。
蜀汉亦移南中万多家劲卒、 青羌 到蜀地,分成为五部,号为“ 无当飞军 ”,非常勇猛。又分开瘦弱,配给大族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设置 五部都尉 ,号为五子,所以南人有四姓五子的说法。而夷人都十分刚毅、斗狠,与大族、富豪关系很差;蜀汉便劝大族捐出金帛,聘请夷人作部曲,聘请越多,便可世袭官位。于是夷人渐渐臣服属于朝廷,建立起夷、汉并列的部曲。
而南人上贡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令蜀汉军费有所供给,国家富裕,为 诸葛亮北伐 提供物资。南人的小规模叛变虽然没有停止,但相较东汉时期,南中却相对的平稳,而多次叛乱亦被马忠、李恢、吕凯等快速平定。
平叛之后,诸葛亮即施“和夷”政策,这是他攻心政策的继续。首先是撤军。叛乱一平定,诸葛亮就从南中撤出军队,不留兵,从而缓和和消除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使“纲纪粗安”,“夷汉粗安”。同时,尽量任用当地有影响的人物做官。如任命李恢、王伉、吕凯为南中诸郡守,孟获为 御史中丞 ,等等,通过他们加强了蜀汉在南中的统治。诸葛亮还注意南中的经济开发,从内地引来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引进牛耕,以改变当地落后的 刀耕火种 的方法,提高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从而吸引了许多原以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走向定居的农业社会。开发南中,也给蜀汉政府增加了大量收入,“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诸葛亮镇抚南中的成功,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并从中得到物力和人力的支持,使他可以专心对付 曹魏 ,开始了北伐曹魏的战争。

诸葛亮平南中战争 形势

蜀国的南中地区包括四郡,即越巂、益州、永昌、 牂牁 ,指今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一带。这里除了住有汉族外,还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彝"。 秦汉 以来,由于汉族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南中地区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经常发生反抗活动。 刘备 占据益州后,为了稳定蜀国的政权,根据诸葛亮在 隆中 提出的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的方针,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但是南中的豪强地主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却利用民族矛盾,为了割据一方,举行武装叛乱。
后主建兴元年(223年), 益州郡 (今云南晋宁)大姓雍闿,杀太守 正昂 ,又缚送继任太守张裔到东吴,以换取孙权的支持。孙权即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互为声援。雍闿又诱永昌郡人孟获,使之煽动各族群众叛蜀。紧接着,越巂郡(今四川西昌)的叟族首领高定元、 牂牁郡 (今贵州西部)太守(一说 郡丞 朱褒 ,并皆响应,相继叛乱。
南中叛乱是蜀国于夷陵被孙吴打败之后面临的又一严峻局面,其时刘备刚死,后主 刘禅 即位,政权不稳,加上孙吴、曹魏威胁在外,形势十分危急。但辅佐后主的诸葛亮,临事不慌,没有仓促起兵,而是暂时,“抚而不讨”,命令各地闭关严守,息民殖谷。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政治,改革官职,修订法制。诸葛亮还致书雍闿,争取和平解决,但遭拒绝。同时急遣能言善辩的邓芝,两次赴吴,以刘孙联盟共同抗曹的利害关系,说服孙权,重建了联盟,这就减轻了外部压力,孤立了叛乱分子。这样,蜀汉政权获得了喘息机会,通过整顿内政,形势趋于稳定。于此之后,诸葛亮开始了平定南中的征战。

诸葛亮平南中战争 过程

后主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离都城成都南下。临行,参军马谡献策:“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接受了这一正确意见,坚持军事镇压和政治攻心相结合的方针。同时兵分三路:
以门下督马忠为 牂牁 太守,率东路军由僰道(今四川宜宾)攻打据守在牂牁的 朱褒
庲降都督 领交州刺史李恢由中路从平夷进逼益州;
诸葛亮率主力以西路经水道入越靣攻打高定元。
由于战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和训练,蜀军士气高昂,战事顺利展开。诸葛亮的西路大军顺岷江至安上(今四川屏山),旋即西向进入越巂地区。这时高定元已分别在旄牛(今四川 汉源 )、定笮(今四川 盐源 )、卑水(今四川 昭觉 附近)一带部署军队,修筑营垒,对抗蜀军。为了寻歼叛军,诸葛亮在卑水停军等待时机。高定元见蜀军已到,忙把自己的军队从各处调集汇合起来,准备决战。诸葛亮乘叛军尚未完全调集部署之际,迅速进军,突然袭击,一举歼灭了叛军,并杀死高定元,进占越巂郡。
与此同时,东路的马忠也打败了朱褒,攻占了 牂牁郡 。李恢的中路军于进军路上,曾被围困于昆明,时叛军数倍于蜀军,又未得诸葛亮的声息,处境一度险恶。李恢故意扬言因粮尽要退军,叛军闻讯,信以为真,因而麻痹大意,围守怠缓。李恢乘机突然出击,大破叛军,并与东、西路大军相互呼应。诸葛亮随即指挥大军继续南下,直指叛军的最后据点 益州郡
这年五月,蜀军冒着酷暑炎热,穿过人烟稀少的 荒山野岭 ,渡过泸水( 金沙江 ),进入南中腹地,逼近益州郡。这时,叛军的内部已经起了变化,叛乱头目雍闿在内讧中被高定元的部下杀掉了,当地彝族首领孟获继统雍闿余部,率叛军对抗蜀军。
诸葛亮七擒孟获
孟获是一位作战勇敢的人,特别是他在当地少数民族中很有声望和号召力。对于这样的人物,诸葛亮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政策。当蜀军包围了 益州郡 时,孟获也在积极准备,守城应战。
战前,诸葛亮下令只许生擒孟获,不许伤害。双方开仗时,蜀军设置埋伏,生擒了孟获。孟获以中计被俘,心里不服。诸葛亮让他观看了蜀军阵容,然后予以释放,让他整军再战。结果,孟获再次被擒,诸葛亮又放了他。这样再战再擒,前后七次,孟获终于心服,表示不再叛乱。
南中叛乱本是当地豪强大族和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挑起的不义之战,没有群众基础,得不到人民的真正支持,而诸葛亮的平叛措施得当,注意政治影响,因此平乱工作进展顺利,春天出兵,秋天即告胜利,消灭了叛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