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

2006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收藏
0 有用+1
0
《设计中的设计》是2006年11月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原研哉 ,翻译是 朱锷 。该书是由 设计大师 原研哉解释并阐述关于设计的思想和原理的 经典之作
中文名
设计中的设计
作    者
原研哉
译    者
朱锷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1日
页    数
311 页
定    价
48 元
开    本
32 开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209041065

图书简介

设计师“主体创作性”的同义,似乎是设计师灵感的延伸,但是原研哉先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一开场就来些设计法则与技巧,他更关注设计师的内层观念在 工业时代 的体现,工业时代的生产线是各式的模型与容器,设计师的观念、思想则是不同的“流质”,通过设计师对“信息”形态的“认知”,使“信息的美”最终得以 “传达”。
这种“ 信息构筑 ”的设计也是广义上的“ 信息设计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与洞察能力”。这句话或可代表作者的“设计观”,设计是我们观察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原研哉对设计的认知中心,一切都是以“建筑”为核心而生发出去的,作者曾说过:“建筑是综合一切的最高水平……平面设计、 工业设计 、纺织品设计等只不过被看成被建筑统一前的低水平的、被切割成片的小房间而已”。正是这种设计观直接决定了作者对“设计” 内部的理解,如果说在 杉浦康平 这里,设计之所以成为设计是最重要的,在“作品”里找到“造型”的源头,在天地人的“形式”里找到共鸣的造物方式;原研哉更关注的是“信息”的形态,他的“设计”是一个 信息流动 的“黑箱”,即设计学是一种潜在的“交流学”。
这种信息不是无机质数据的堆积,而是“人体 五官感觉 所能提供的丰富情趣知觉对象物的 情感体验 ”。这点在原研哉所倡导的 “REDESIGN——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的再设计”中,最能鲜明体现作者设计日常的“交流学”。佐滕雅彦所设计的“出入境章”,出境的是一个向左飞的班机,入境的是向右飞的飞机,飞行的意象以及向左向右的“区分对待”已经包含着一种“关注的体贴”,用原研哉的话,即“感动的萌芽”。在这里,设计品是内在的人际交流,在“日常的惊喜”中完成一种内在“关怀”。设计师面出熏把掉落的 小树枝 做成火柴的样子,其“篝火”意象的联想早已远离工业的机械,而具有理想燃烧的味道。原研哉自身的设计也是把目光放在如何传达更有效的信息上,在作者和阅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心照不宣的交流。
原研哉对“设计意识”的重组和重新反思,是在信息时代的媒介特性的基础之上,看到书籍中“纸早已不是 传播媒介 的主角,我们要做的是将它从担当的实际任务中解放出来,回复到它‘物质’向度充满魅力的本来面目”。作者对书籍的功能性反思中,试图扩大“媒介”自身的信息 表达方式 ,从以往的 “无意识平面”,转化为媒介‘物质特性’也是信息表达的方式。“在 长野 冬奥会上,原研哉建议使用一种 特种纸 ,能够在字的凹陷处有冰一般半透明的效果,这种由”材料特性“生发的”联想空间“进一步扩大了”媒介“ 信息交流 的范围和方式。本书的卓越之处在于建立一个用“ 信息学 ”与“交流学”反思设计学的空间。从以往来看,设计被牢牢捆绑在艺术法则的空间内,如今似乎在原研哉的视角中,都成了“信息”的不同形态。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端口,设计师似乎是站在这个端口的 守望者 。在“设计中的设计”,或者是作者的一个 开放性 的黑箱,它暗示着你,你不要挖空心思去思考黑箱内部的结构,是文化性、 民族性 、时代感、 艺术规律 ,这些 设计元素 通通都在黑箱里面,设计品只是在完成一种信息的交流,设计自身也是“信息之美”绽开的花朵。 [1]

作品目录

第一章 设计到底是什么?
哀声何来?
设计的产生
设计的整合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
规格化、量化的 生产方式
风格再塑
概念创造品牌
电脑技术的设计
超越现代主义
第二章 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
日常生活的陌生化
艺术与设计
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
坂茂与卫生纸
佐藤雅彦与出入境章
隈研吾与捕蟑盒
面出薰与火柴
津村耕佑与尿不湿
再设计的国际巡展
第三章 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
五感 ”的领域
信息的构筑
长野冬季 奥运会开幕式 的节目册
特种纸的研发
踏雪的记忆
妇产医院的 标识系统
柔化了的 触觉空间
白桌布的信息启示
松屋银座的二次设计
可触摸的媒介
通过 模型确认 “白色”与“触摸感”
具有关联性的触觉设计
发生在银座的事情
作为信息雕刻的书籍
第四章 无中生有
田中一光 的嘱托
无印良品 的起源和使命
这样就好
WORLD MUJI
EMPTINESS
标志:地平线
外景地:寻找地平线
第五章 对消费欲望的引导
设计的方向
综合化了的 企业机能
精准的 市场调研
对消费欲望的引导
日本人的生活现状
丰富日本人的生活概念
俯瞰设计
第六章 在日本的我
日本文化的深层含义
阴翳礼赞 》:日本古典美学的大成
再造成熟文化
大自然的礼物:稚 叙苑 与天空的森林
以国际视点重新审视 日本文化 精粹:小布施堂
探究“无”的意义:无何有
形态是产生吸引力的根本
第七章 有过这样的 世界博览会 吗?
主旨:“自然的睿智”
绿色环保 :日本能做什么?
森林里到底有什么?
设计的衍生
设计对象:身边的自然和生命体
媒介的自我增殖
没有终点的项目
第八章 设计领域的再配置
世界平面设计师大会
设计认知的醒悟
设计与信息
信息之美
清晰
独创
幽默
生命科学与美
与信息和设计有关的三个概念
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
平面设计
VISUALOGUE
后记 原研哉

作品鉴赏

大约九年前,我在筹备“视觉语言从书”的过程中,认识了 原研哉 。当时做这套书的目的,是想向 中国系统 地介绍日本设计师和设计动向。为此,我走访了许多设计师,和他们交谈,进行采访。
之所以选择原研哉,是因为我觉得他的设计既感性又理性。他的设计不是纯粹的平面设计,而是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来思考设计。虽然他做的是平面设计,但在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个部分,所以具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
后来,我经过与他的详细交谈才了解到,原来他进入平面 设计领域 其实是一个偶然。他一直想从事的是建筑设计,而他的母亲是一个书法家。建筑世界的 空间感 与书法世界的文化感,让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对平面设计心存抗拒。
正如他在本书中所提到的,在他刚从事这个行业时,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因为在他看来,仅仅是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并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一概念。
“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环境中,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原研哉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的再配置”这一问题。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 技术层 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这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
“设计到底是什么?”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回顾了 现代设计 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 再设计 ”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 思维方式 ,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作为日本著名品牌“ 无印良品 ”的设计委员,原研哉以“无中生有”的理念为圭臬,凸现了“无”的力量。同时,作为一名非常具有 社会责任感 的设计师,他也把引导 消费欲望 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经济的繁荣给设计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种时候,能够听到原研哉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对设计工作的思考,无疑是正逢其时。这也与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回国以后,我也一直在从事设计工作。设计是什么?当中国的经济发展驶入了 快车道 ,创意时代的到来已成为 无法拒绝 的现实,“设计”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回到开头,回答一下这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原研哉并没有在这本书中给出一个明晰的答案。但他给了我们弥足宝贵的启示。我想这也正是《设计中的设计》一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设计在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穿戴着经过设计的衣、帽;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着设计过的各种日用品、电器等;在经过设计的建筑物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过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想想我们曾经为之赞叹的那些古人留传下来的美丽器物吧,它们的巧夺天工令今人心驰神往,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时代如何会有这样的“设计”。但在当时,这也不过是人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做的努力吧。生活是最残酷的淘洗,只有适合生活的器物,才能代代相传,躲过漫长时日的侵袭。而艺术也好,文明也好,借着这些物质存在,才为我们所感知、认识、欣赏、继承。
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正如原研哉在书中所谈到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他嘱咐日本人应该对此保持平静和 内观 ,再造成熟文化。那么我们呢?仅仅是依仗着青春期般的热情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争取在“这块土地”上做出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设计。当创意成为产业,当设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身为设计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冷静和谨慎呢?
“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说到底,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编辑推荐

当你因为读完读完这本观念设计书而感到越来越不懂设计时,这并不等于你对设计的意识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近了一步。喜欢设计的人,从事设计的人以及了解设计的人希望可以读此书。 [2]

作者简介

原研哉
原研哉 日本设计 中心代表, 武藏野美术大学 教授, 无印良品 咨询委员会委员。
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在《长野冬季奥运》开、闭幕式节目 纪念册 和《2005年爱知万国博览会》的文宣设计中,深根 日本文化 设计理念 的推广。於《松屋银座百货》更新计划中,横跨空间到平面实践整体设计的方向。在《梅田医院》 指示标志 设计中,则表现出「触觉」在 视觉传达 中的可能性。所策划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且深获好评,此展获颁全世界Industrial Design Biennale工业、平面设计两部门大赏。自2001年起担任无印良品谘询委员会委员,其广告宣传设计也获得东京ADC全场大赏。 书籍设计 方面,亦获得 讲谈社 出版文化赏、原弘赏、 龟仓雄策 赏……等等,不论在日本国内外均获颁许多的奖项与肯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