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成熟的柠檬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2 周前    · 
帅气的枕头  ·  Amazon SageMaker ...·  3 月前    · 
鬼畜的绿豆  ·  Welcome - AWS Ground ...·  4 月前    ·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服务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五年来,南宁市服务业稳健前行,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缩影,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吸纳量显著提升、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一、南宁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占经济总量比例大幅提高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构成来看,服务业经济总量占 GDP比重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南宁市作为广西首府城市,是全广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发展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服务业是南宁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2018年南宁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700亿元,比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时增长了近2倍。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5.7%,三次产业之间所占比例为10.4:23.9:65.7,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市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二)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与第二产业比较,第三产业行业分布广,就业门槛低可以容纳各种层次的人员求职。特别是近年来南宁市第三产业不断扩容更为南宁市稳增长、扩就业、安民心做出重要贡献。 2018年南宁市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吸纳从业人员138.87万人,比第二产业多74.68万人,比2013年增长48%,平均每年增加9.07万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

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大幅增长。五年来,南宁市持续深化 “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业市场活力有效激发,企业数大幅增长。2018年末,南宁市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达到7.01万个,较2013年增长259.5%,年均增速为29.2%,服务业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发展。

小微企业发展活跃,成为南宁市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2018年,南宁市服务业小微企业数量达到6.95万个,比2013年增长265.8%,占服务业全部企业的比重达到99.1%。服务业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四)各行业发展迅速,新动能释放活力

五年来,南宁市服务业各行业发展迅速。南宁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服务业企业十个门类中,有七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实现营业收入 27.26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133.5%,增幅最高;教育业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601.8%;卫生和社会工作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340.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90.13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61.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8.51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40.2%。

信息产业高速增长,新动能成长壮大。五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催生了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突破200亿,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5.04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419.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8.96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87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合计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9.2%。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五年来,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密切相关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其中, 2018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合计0.8万个,较2013年增长342.5%;从业人员合计5.58万人,较2013年增长137.4%;营业收入合计81.88亿元,同比增长88.3%。

(五)服务业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到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五年间南宁市服务业企业的发展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涌现出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润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年营业收入超三十亿的知名企业。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南宁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有606家,从业人员达到21.25万人,实现营业收入797.94亿元,营业利润83.06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在其所在行业中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说明南宁市服务业的集中化程度逐渐增强,经营模式趋向于大型化、集团化发展,这样的经济形态非常利于形成行业规模效应,由龙头企业带动整个行业良性发展。2018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行业经济指标详见下表:

二、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南宁市仍以传统服务业发展为主,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慢,占比较低。 2018年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27%,而金融、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占比不够高,科技服务、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高度依赖工业发展,而工业一直是南宁市发展的短板。人才、科技等要素支撑能力不强,也制约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服务行业缺乏创新,研发水平落后于工业。 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第三产业,能够聚集大量的专业化人才。服务业要想长久的快速发展需要科技力量的不断助推。目前,南宁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少,大多还是劳动力出卖型的服务,缺乏科学创新力量。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需要科技手段来提高,没有创新能力的服务行业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南宁市服务业企业研发活动参与率低, 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的企业中,其他行业研发水平、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严重阻碍了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

三、对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南宁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南宁市服务业应作为北部湾城市群发展三产的领头者,树立起以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规划优先发展的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健康文旅产业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服务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激活企业创新机制,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一)从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着手,深化传统行业改造

服务业行业门类众多,要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必须大力调整和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要从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加快传统行业改组改造、升级换代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行业。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企业要改变简单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的方式,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领域,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运用连锁、配送、代理、多联式运输等现代流通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物联网服务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物流行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提升现代物流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北部湾乃至东南亚的区域物流中心。

(二)加强人力资源保障,提升创新能力

改革完善人才管理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复合型人才评价和职业发展通道体系。完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与高职、高校深化合作,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实训基地,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快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领军人物重要作用,加快培养引进中高级经营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建设企业科研梯队,从内部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从而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

(三)提升平台型企业和机构综合服务效能,提高服务业研发水平

坚持包容审慎和规范监管,构建若干以平台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生态圈,发挥其整合资源、集聚企业的优势,促进产销精准连接、高效畅通。鼓励建立创新研发机构,适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需求。加快培育高水平质量技术服务企业和机构,提供优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服务。

(四)充分发挥强首府战略优势,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南宁工业化水平相对薄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根基不牢,本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步伐缓慢。因此,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强首府战略优势,围绕扩大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总体要求,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旅游、文体、娱乐、教育、居民和家庭服务等带动性强、关联度高、影响力大、就业容量大的生活性服务业行业,力争建成布局合理、主体发达、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便捷高效优质的生活性服务业体系。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本文中服务业数据口径仅包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中介及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联系电话:0771-5860705(统计政务服务);0771-5849612 或 5851913(统计新闻发布);
0771-5877132(政府信息公开);0771-5848296 或 5893401(提供数据服务);
0771-5846196(统计职称考评);0771-2637864(统计违法举报);
0771-2637898(节日假日值班) 政府网站标识码:45000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