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末,三河市户籍人口为776158人。
三河,据《大清一统志》载:“以地近泃、洳、鲍邱之水而名。”1949年,三河属河北省
通县专区
;1958年4月,撤销通县专区,三河隶于
唐山专区
。同年12月,撤销三河县,并入
蓟县
;1960年4月,改隶
天津市
;1962年,恢复三河县建制,仍隶天津专区;
1993年,撤销三河县,设立县级三河市,仍属廊坊市。
三河市主要景点有
梦东方·未来世界景区
、
三河灵山寺
、
明福农林观光园景区
等。
[20-21]
2023年1月3日,三河市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名单”。
2023年1月6日,三河市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
2022年,三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10.4亿元,同比增长2.2%;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3:27.9:6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75亿元,同比下降11.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80元,同比增长3.8%。
早在新石器时代,三河地域已有人类聚居。
上古,尧建幽都,
禹
奠
冀州
。
虞书
肇十有二州,于冀分幽、
并州
,于青分莹,此属幽州之域。
商朝
,有幽、莹而无并,周有幽、并而无莹,职方所司,
吕览
所载,皆属幽州。
春秋战国,属燕地。
西汉,置路县,三河为幽州渔阳郡路县地。王莽新朝,改路县为通路亭。
东汉,改“路县”为“
潞县
”,三河地域均隶之。东汉末,为
袁绍
辖地。
南北朝,初为北朝北魏地。北魏
永熙
三年(534年),
北魏分裂
为东、
西魏
后,属
东魏
渔阳郡潞县地。
北齐
天保
元年(550年),为北齐渔阳郡地。
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幽州置玄州,同时析玄州潞县东部地区置临泃县(以县治濒临
泃河
得名)。贞观元年(627年),废玄州,并入幽州。撤临泃县,复入潞县。开元四年(716年),再析幽州潞县东部置三河县。开元十八年(730年),改隶于
蓟州
。
后梁乾化元年(911年),
刘守光
僭称燕帝,三河属燕国蓟州。
后唐
同光元年(923年),
李存勖
灭后梁和燕,称帝,三河隶于后唐蓟州。
后晋
天福
元年(936年),
石敬瑭
割
燕云十六州
赂契丹,三河随之入契丹,属蓟州尚武军。
辽
开泰
元年(1012年),三河属辽南京道幽都府
蓟州
。后改
幽都府
为
析津府
,三河仍隶于蓟州。
北宋
宣和
四年(1122年),
完颜旻
攻克辽南京(今
北京
),三河属于金。宣和五年(1123年),金以
燕京
(辽称南京,今北京)6州还宋,三河随之归宋。宣和七年(1125年),复为金地。
金天德三年(1151年),升潞县为
通州
,三河隶之。贞元元年(1153年),金改燕京为
中都路
,置大兴府,三河属
大兴府
通州。
元太祖十年(1215年),克中都(今北京),三河始为元属地。中统元年(1260年),隶于
中书省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
大都路
总管府
,三河属直隶中书省大都路
通州
。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大都路为
北平府
,属
山东行省
。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
北平
。洪武十年(1377年),省
平谷
入三河。洪武十三年(1380年),仍设平谷。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升为北京,改北平府为
顺天府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
朱棣
迁都北京,改北京为京师。三河属京师顺天府通州。
清朝,三河属
直隶省
顺天府通州,隶
通永道
。雍正四年(1726年),以通永道专司河务,通州、三河等州县一并改属
霸昌道
。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归通永道。
民国
元年(1912年),三河仍属顺天府。民国三年(1914年),属
京兆
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党中央政府迁都
南京
,改京兆特别区为
河北省
,三河属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25日,
殷汝耕
在
通县
(原通州)成立伪“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辖三河、
唐山
等22个县、2个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冀东抗日
武装起义
爆发后,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逐步建立起联合县的人民政权。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至10月,市域部分村庄隶属于蓟(县)平(谷)密(云)联合县三河特别区,建立蓟(县)宝(坻)三(河)联合县,隶属于晋察冀边区第十三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习称冀东十三专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秋,市域分属平(谷)三(河)密(云)和蓟宝三两个联合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平三蓟(平三密改称)联合县隶属于冀热辽行署第一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三河分属于平三蓟和三(河)通(县)顺(义)、三(河)通(县)香(河)联合县,隶于冀热辽区行署第十四专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各联合县撤销,三河属冀东区行署第十四专署。同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三河,其政区属河北省通县专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冀热辽解放区改称冀察热辽解放区,划为东北解放区的一部分。同年5月,冀东区行政公署正式划归
东北行政委员会
领导,三河仍属冀东区行政公署第十四专署。
1960年4月,撤销唐山专区,所属各县划归
唐山市
,改隶
天津市
。
1961年,天津市所辖蓟县(含三河)
宝坻
等县划归
天津专区
。
三河市
位置境域
三河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廊坊市北部,介于北纬39°48′—40°05′、东经116°45′—117°15′之间,毗邻7个区(县),东与天津市
蓟州区
交界,北与北京市
平谷区
接壤,西北与北京市
顺义区
为邻,西隔
潮白河
与北京市
通州区
相望,西南与
大厂回族自治县
毗邻,南与
香河县
接壤,东南与天津市
宝坻区
相邻,
总面积643平方千米。
三河市
地质
三河市位于华北地层区的燕山分区,平谷—蓟县小区,大地构造位置为
华北地台
的北部,燕山
台褶带
与河淮台向斜的过渡地带。市境内可划分3个地质
构造单元
:孤山隆起区、大厂拗陷区、蒋福山隆起区。
三河市地形图
三河市地处燕山山前平原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倾斜。按
地形地貌
特点,可分为
低山
丘陵,平原和洼地。其中平原面积最大,主要由潮白河、
蓟运河
冲洪积扇
构成,平均
海拔高程
5.9―31.9米(
黄海标高
),地面自然
纵坡
1/1500左右,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蒋福山地区,该区域周缘为海拔335.2―458.5米的龙门山和青龙山,中间为海拔200―212米的蒋福山
盆地
,此外在市区西北部还有一海拔90.4米的孤山挺立于倾斜平原上,洼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引泃入潮与鲍邱河、潮白河两岸、地势低平,多积水洼地。
三河市
气候
三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11.1℃,历史极端气温分别为40.2℃和-25.8℃,总降雨量为905.1毫米,年蒸发量1681.9毫米,历史平均降水量为617.4毫米;相对温度平均为58%,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870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183天,最大冻土深度77厘米,最大降雪厚度26厘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河市常住人口为965075人。
截至2022年末,三河市户籍人口为776158人,其中城镇人口513166人,乡村人口26299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5.9%和34.1%;总人口中,女性400018人,男性376140人,男女性别比为94.0(以女性为100);年内出生人口4995人,人口出生率为6.47‰;年内死亡人口1380人,人口死亡率为1.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8‰;年内迁入人口11289人,迁出人口7546人;0—17周岁人口181666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3.4%;18—59周岁人口471296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0.7%;60周岁及以上人口123196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9%。
三河市
综述
2022年,三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10.4亿元,同比增长2.2%;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3:27.9:68.8。
2022年,三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75亿元,同比下降1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61亿元,同比下降11%。
2022年,三河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4%。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同比下降46.5%。
2022年,三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180元,同比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4元,同比增长6.2%。
三河市
第一产业
2022年,三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0.3亿元,同比增长0.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
2022年,三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农业产值18亿元,同比下降2.8%;林业产值0.1亿元,同比下降21.7%;牧业产值12.9亿元,同比下降3.9%;渔业产值1.1亿元,同比下降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3.8%;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5%,同比下降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851公顷,比上年增加277公顷;粮食总产量13.6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夏粮产量4.6万吨,同比增长2.1%;秋粮产量9万吨,同比增长2.4%;棉花播种面积0.9公顷,减少1.4公顷,棉花总产量0.8吨,减少1.2吨;油料播种面积20.3公顷,减少14.4公顷,油料总产量87吨,减少48.8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6211公顷,减少269公顷,总产量36.8万吨,减少1.3万吨;猪出栏12.65万头,同比下降2.3%;牛出栏数5.35万头,同比增长0.8%;羊出栏15.12万只,同比下降7.2%;猪、牛、羊存栏数分别为9.2万头、5.01万头、6.9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0.3%、0.8%和下降2%;肉类总产量2.2万吨,同比下降4.9%;禽蛋产量1.1万吨,同比下降0.5%;奶产量4万吨,同比下降7.6%;水产品产量0.6万吨,同比下降3%。
三河市
第二产业
2022年,三河市第二产业增加值170亿元,同比增长4.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9%。
2022年,三河市工业增加值115.1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57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1.5%。规模以上工业入统的22个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贡献较大,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5.7%、8.7%和4.2%,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1%、0.6%、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下拉作用明显,产值同比分别下降9.8%、17.8%和28.4%,下拉规上同比增长0.6%、0.6%、0.5%。
2022年,三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6%,利税总额同比下降34.6%;亏损企业41家,比上年增加17家;亏损企业亏损额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3.1%,同比下降2.7%。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5亿元,同比增长5.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8.2亿元,同比增长10.6%;房屋施工面积18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5%,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3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3.4%。
三河市
第三产业
2022年,三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420.1亿元,同比增长1.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8%。
2022年,三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4亿元,同比下降0.8%。分销售地区看,城镇市场完成198.8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城区零售额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5.7%;乡村市场完成31.6亿元,同比下降14.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0.4亿元,同比下降8.4%。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3亿元,同比增长37.7%;在统的22类商品,仅汽车类、其他未列明商品类2类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类全年实现零售额12.2亿,同比增长15.6%,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5.1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石油制品类下拉作用明显,同比分别下降18.9%、42.3%和29.6%,下拉限上零售额5.2个、2.5个和1.9个百分点。
2022年,三河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1亿元,同比下降8.9%;邮政业务总量2440.3万元,包件254.8万件,订销报刊累计509.4万份;本外币各项存款1428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住户存款960.9亿元,同比增长15.2%;各项贷款为1760亿元,同比下降2%。其中,住户贷款1321.4亿元,同比增长0.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33.2亿元,同比下降7.7%。
三河市共建设等级公路1362.979千米。主要包括:高速公路2条(京秦高速公路36.841千米,密涿高速公路21.193千米);国道2条(102国道30.1千米,230国道9.8千米);省道3条(平香线21.8千米,三河南连接线16.4千米,大厂连接线1.1千米);县道5条(分别为李大线、蒋渠线、蒋谭线、侯谭线、马皇线),全长121.169千米;镇村公路1104.645千米,包括乡道352.552千米,村道752.093千米。
截至2022年末,三河市京唐城际铁路燕郊段建设完成并通车,燕郊金谷大街公共交通综合枢纽一期工程建设完工,开通了京冀通勤定制快巴及首条校园“点对点、一站式”定制公交;创建3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2条省级示范路;投资2556万元,采购了50辆6.5米纯电动公交车。
三河市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三河市共有小学67所,比上年增加3所,招生12523人,比上年减少601人,同比下降4.6%,在校小学生78771人,比上年减少3909人,同比下降4.7%,专任教师4427人,减少124人,同比下降2.7%;普通中学30所,招生18202人,比上年增加261人,同比增长1.5%,在校学生51201人,增加2042人,同比增长4.2%,专任教师2973人,减少464人,同比下降13.5%;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2143人,在校学生6235人,专任教师23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7人,在校生101人,专任教师37人。
三河市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三河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新增19家和85家,累计达到190家和1742家;新增省级研发平台2家,累计达到29家;新增廊坊市级研发平台28家,累计达到155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2.2亿元,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累计达到5家;认定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累计达到37家。
三河市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三河市完成主题为“祖国颂家乡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文化惠民演出,线上线下共计350场,“传统文化进校园”戏曲专场演出20场,其它各类主题演出和节日专场演出50余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4740场。开展图书流动服务下基层活动,共服务60余次,服务读者5000余人。
三河市
体育事业
2022年,三河市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第三届冰雪运动会宣传信息先进单位、2021年体育工作最佳县(市、区)和河北省加快冰雪运动发展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廊坊市第五届“市长杯”青少年足球比赛先进单位;组织举办了2022年“贺新春”和“全民健身日”台球、羽毛球、钓鱼、马拉松、滑冰、轮滑等系列群体赛事活动,第四届冰雪运动会轮滑、滑冰、陆地冰壶、滑轮四项比赛;组队参加了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羽毛球比赛;组织举办了第六届“市长杯”青少年足球比赛,三河市中小学生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及“奔跑吧·少年”等体育赛事活动。
三河市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三河市拥有卫生机构768家。其中医院39家,其中三级医院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22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158人,其中执业医师3281人,注册护士3470人,卫生机构床位5910张。
三河市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三河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7%,城镇新增就业6219人;共有城镇低保287户,低保对象351人,月发放低保金27.7万元;农村低保2039户,低保对象3461人,月发放低保金223.8万元;分散特困人员745户、775人,月发放低保金111.6万元;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65人;临时救助50户、12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38.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7万人;企业养老参保人数14.3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0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4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64万人。
三河方言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北京官话—怀承片。北京官话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葫芦岛市建昌县、阜新市部分地区,可分为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石克片四片,使用人口约1500万。
梦东方·未来世界景区
梦东方·未来世界景区
,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的太空主题公园,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累计投资6亿元,集航天科技展览、课外科技教育、科技娱乐于一体,现有30多个高科技互动体验项目。
三河灵山寺
明福农林观光园景区
,位于河北省三河市东北部,占地3000余亩,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已开发完成松林风景区、果蔬采摘区、蓄水垂钓园、绿色种植园、生态养殖园、民俗文化体验、生态餐饮住宿、富氧健身游泳、儿童水上乐园等九大功能园区。
2021年4月25日,三河市入选“畜牧大县和畜禽粪污资源量大县(市、区) ”。
2021年12月22日,三河市入选“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2年1月,三河市入选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2年1月26日,三河市入选“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3年1月,三河市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3年1月3日,三河市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拟命名”。
2023年1月6日,三河市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