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性依恋人格,英文简称:Lith romantic性取向。是指你对某个人产生好感后,当他对你有同样感情后,你就会很讨厌这种情感,甚至不再喜欢他。我们常说“注孤生”就是这种人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种人格根本不是什么性取向,而是由一些情感障碍引起的心理疾病。

回想一下自己,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非常享受追求的阶段,也很享受暧昧的阶段,甚至幻想这个人的一切都是自己苦苦找寻的。但是,当你接近之后,你发现,事实根本不是这样,他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有缺点、优点,甚至也有你不喜欢的样子。有“回避性依恋人格”的人的做法是,拒绝相信这些瑕疵,依然沉浸在“美好幻想”之中,不愿意相信,选择逃避,转而寻找下一个“完美幻想”的人。

这就好像只知道“距离产生美”,不相信“接近才有真知”。

和普通人的区别是,回避性依恋人格极其享受“真知”之前的“美”,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在她的意识中,认定两人不合适,从来不考虑是否是自己的问题。

回避性依恋人格根源来源于“情感障碍”,一种心理疾病。这种人格之所以会处在“幻想”中无法自拔,是因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受过严重的情感创伤,导致他们产生这样一种观念。情感来的时候,就接受它;情感不顺的时候,就放任自流、随它而去,没必要委屈自己。

回避性依恋人格之所以对成功之后的情感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是因为自己长期缺乏安全感、生性多疑且自卑。有网友言简意赅的揭示了这种人格的心理:你优秀,我才喜欢你,但是,这么优秀的你竟然喜欢我,你也不过如此嘛。转而寻找下一个目标。自己的愿望一旦被实现,往往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有人认为这种人格的人都是自己“作”的结果,其实不然,他们既可怜又可悲,往往是知道的病因,但是,没有办法治愈自己,像毒瘾一样。

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分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感也有其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 或者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自信心,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校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南路25号
邮编:030024 电话:0351-6580599 传真:0351-6580599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 05000475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309号
联系我们: